为婚姻与生育,算一笔经济账

138 天前
 xkme404
最近的山西大同案和小明剑魔的感情纠纷事件,迫使我思考:婚姻与家庭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又要求我们付出什么?

单从经济角度上看,无论是结婚还是生育,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划不来的”投资。

首先是结婚。结婚本身并不会增加家庭的生产力和收入,反而伴随着大量额外的消费支出。例如,从恋爱到婚姻,包括约会、订婚、彩礼、婚宴、买房等,都是沉没成本,这些支出无法带来任何的经济回报。

其次是生育。在中国,生育常常意味着女性退出职场,成为全职主妇。

生育前,是两个人赚钱、两个人花;生育后,则变成了一个人赚钱、一整个家庭花,家庭的生产与支出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便男人降薪失业,工资会断,但房贷不能断,孩子的奶粉钱、学费不能断。

即便女性在生育后重回职场,也面临晋升受限、机会减少、就业歧视的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孩子的抚养成本很高。据统计,一个孩子从出生养到大学毕业,平均需要花费 62.7 万元人民币。对普通收入的家庭来说,一个孩子就相当于十几年的经济积蓄。

然而,父母付出那么多,“回报”却十分有限。孩子长大后,多数的大学生都是普通人,若想结婚,又会面临一轮新的经济压力:父母通常需要为子女承担买房首付、彩礼、举办婚礼等。这些再次加剧了家庭的财务负担。

以上只涉及金钱的计算,如果还算入父母多年照顾孩子的时间、精力、情绪等付出,我认为远远超过了他们最终从孩子身上获得的回报。

现实中存在大量不幸的婚姻和家庭:夫妻争吵、冷暴力、家暴、出轨;孩子成绩差、叛逆、与父母矛盾等。
家庭提供的情绪价值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但需要指出的是:结婚与生育带来的并非必然是正面的情绪价值,我不否认存在幸福美满的家庭,它可能是一场博弈,在责任、现实与感情之间反复拉扯,结局未必如人所愿。

从这个角度看,结婚和生育在经济账面上亏本的。

**这引发了我的进一步思考,如果大多数婚姻和生育注定是亏钱的,那么亏的钱去了哪呢?**

从宏观层面上看,亏的钱并没有凭空消失,而是转移到了社会系统中的其他部分。比如:

- 教育、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获取了家庭的消费支出;
- 通过税、社保体系获得了未来劳动力的支持、通过卖地获得财政收入;
- 向企业供应了稳定且廉价的劳动力;
- 整个社会依赖人口规模产生的消费维持增长。

之所以鼓励生育,是因为家庭承担了生育的成本,而经济收益归属于整个社会系统。这种“亏本”,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的资源转移,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单位,为整个社会系统“输血”。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是在享受着社会中其他家庭带来的收益,而舍弃了自己对社会的隐性付出,实际上这是一种趋利避害——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个体越来越难以承受系统性的压力,而系统又未能给予足够的补偿。

本文初心是希望做到理性与客观的分析,但写完后,我对婚姻的态度又消极了许多😥
927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117 条回复
me1onsoda
138 天前
很多人说不能算经济帐,我觉得应该算。说不算情绪价值的,那这边的时间精力的投入算了吗?
没人指望靠生育挣钱,基本是亏得,但是不能是血亏。好的正反馈机制才能保证游戏能一直玩下去。道德绑架父母用爱发电,一定是不可持续的。
yagamil
138 天前
楼主分析的挺不错的,用数据说话。

生了小孩,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很多不是你能管控的了。比如成绩,读哪个学校,接送,孩子学校惹事,或者被人欺负,被老师投诉等等;

夫妻 2 人,生的小孩,谁来照顾呢?如果一方不全职。

希望老人来照顾的话,感觉他们累了一辈子,还要帮忙带娃,挺苦逼的。(别说享儿孙福,没有人愿意操劳睡不好觉买菜做饭照顾小孩),换位思考,你辛苦一辈子,退休了,你会帮你儿子带娃,每天去接送吗?
treblex
138 天前
现在这几千块的工资没啥存款,我只能坚定的走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路线
除非中彩票收入上升几个数量级,否则没可能结婚的
不过有钱也不一定结婚,回农村种菜种花打铁做木工,好玩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stickchen
138 天前
生存繁衍,生育后代也是一种生命延续
GK100
138 天前
哇,字好多
GK100
138 天前
@linshuizhaoying 是的,最大意义就是有人记得曾经存在过这么一个人,继承了他给的名,而不是这个人现身得到了什么回报
alading11
137 天前
@SunOfHomeBoy #51 普个法,按民法典婚姻篇规定,彩礼和嫁妆属于女方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不作为家庭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按照目前既往判例,房子加名即赠与,无论是婚前婚后加名,都是无偿赠与房产的 50%(别说什么大陆法系海洋法系,既往案例证明了一切)
Eagleyes
137 天前
@Donaldo #3 经济账必须算,如果无脑生,管生不管养,散养,放养,那是对后代的不负责(从小困难的生活不想让下一代在经历一次)

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多数不生的人并不自私,相反十分负责,因为认为付不起这个责任,给不了下一代还算不错的生活。

如果国家全包,我愿意相应号召生十个八个,毕竟生命需要传承。
asen1987
137 天前
毫无疑问,算经济账是一定不会“划算”的。

可有些人说精神价值情绪价值。。我的天,在这个牛马环境下,你们生了孩子的难道不知道,养孩子会带来的焦虑有多沉重吗?那可是你的软肋啊,一不小心甚至会成为你最可怕的噩梦,让你此生再无感到幸福的可能。

清醒一点吧。连植物都知道,土壤不合适就不要开花不要结果,自己的根都未必保得住就别挣扎作死了。
piaooo
137 天前
普通人太穷了,活不起。真想问问钱都到哪去了?
newshbb
137 天前
> 在中国,生育常常意味着女性退出职场,成为全职主妇

是什么给你这样的误解,至少北上广不是
RipperJack666
137 天前
很多没结婚就是穷,包括我自己。已经 37 还单身,其实一个人也挺好,没事骑行,周末睡到自然醒,没人管想干嘛就干嘛。保持好心态最主要,能够直面孤独。
4UyQY0ETgHMs77X8
137 天前
@letwewell #5 如果算算不生还是个好结果,他们有更多的钱生活,我也不用遭罪来这世上走一遭。父母给生命是不假,但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之前就要孩子就是个极其不负责任的现象,特别中国有养儿防老的概念流传。现在我是要算账的,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出生做别人或者某一阶级的奴隶
520discuz
137 天前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是在享受着社会中其他家庭带来的收益”

你说这话就很搞笑了,我不婚不育得到别人的服务难道不花钱吗?又不是免费服务我.

我现在花的钱难道不是我之前在社会上赚的吗?我在社会上赚钱的时候难道就没付出了吗?

你可能会说未来如果人少了服务费就不会这么便宜了,但是我之前赚的钱也是通过我自己付出我的廉价劳动力获得的.
wegbjwjm
137 天前
@fredweili 然后呢,不满意塞回去还是你怎么不去重开?站着说话就是有底气。
wegbjwjm
137 天前
@weenhall5 有道理哦,但是光给责任不给利益呢?
xkme404
137 天前
@520discuz 你确实为服务付了钱,也确实付出了劳动,但你忽略的是:这些服务背后的劳动力,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其他家庭多年来承担养育成本、教育成本的结果。你付的只是市场价格,但并没有承担这些人成长背后的投入。
这不是道德指责,而是一种结构性的资源转移:个体在退出巨大经济成本的生育系统的同时,仍享受系统提供的人力红利。这本身没有错,但确实存在代价与收益的不对等。
xiamy1314
137 天前
都给你们懂完了。
520discuz
137 天前
@xkme404 你一直说资源转移,那我请问你,转移到了谁身上?是不是别人身上?你是人,别人也是人,为什么能转移到别人身上而转移不到你身上?别人难道就不是父母生的?别人也是父母生的养的,那为什么别人就获得到了转移后的资源?那你还能说生育会亏吗?
520discuz
137 天前
其实你全文的核心就是资源被转移,资源分配不均,因为你不是既得利益者,有可能是因为你运气不好,也有可能因为你懒,总之你不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有这样的感慨,但是你要说不婚不育者未来享受享受人力红利,我是坚决不认同的.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生孩子和养孩子本来就有很大不确定性,以前的人随便生五六七八个,散养,稍微有一个一成功就等于赌赢了,可以活的很潇洒,生孩子也不是百分百亏,就是有几率让全家改命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2800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