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现在的视频网站,电商网站的推荐算法是越做越烂了,到底是技术限制,还是产品力不行?

116 天前
 songyoucai

先说电商网站,比如买个我买个冰箱,无法根据已买(手动或者自动),结束同类型的推荐。一直给我推荐冰箱, 直到我下次搜索新的东西,问题是我已经买了,不可能再买一个啊,一直推荐,属是无效推荐。如果我买了冰箱, 推荐的应该是冰箱周边的东西,比如清洁抹布,冰箱贴,制冰工具等等。 买个电饭锅,应该推荐我试试东北大米,而不是一直推荐电饭锅。

再说视频网站,如果我给某个博主的视频点了赞,就会一直在首页推荐这个博主的视频。好怕你错过了这个博主的任何视频,我给这个视频点赞,只代表我喜欢这一个视频,不代表我喜欢这个博主的所有视频, 如果我怕错过,我会自己点击关注, 而且现在很多 up 主,只要有一个视频爆了,就会一直产出同类的视频,导致同质化严重,然后取消关注

再说一下音乐,我的需求是不听情歌,不听 DJ ,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制推荐。比如这段时间喜欢听民谣,只能自己关注歌单,在歌单中选,而很多时候,喜好都是会变得。

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如果是自己做推荐系统,会怎么去做,解决哪些痛点,程序员也可以分享一下, 有哪些难点?

277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创造
29 条回复
NoOneNoBody
116 天前
我买完冰箱送我 300 元冰箱券,^&^()+)+_+##%_)*_)+^%#$@@@$
akakidz
116 天前
说一下电商平台,现在的刷单已经涉及到干扰你算法分析的程度了,用户的操作行为都有一整套的流程要求,录屏了才给返现...
zhumengyang
116 天前
药店给你推销的药品都是利润高的
KaliZ
116 天前
op 描述的这个问题在推荐领域有个专门的方向叫“互补商品推荐”。

我觉得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面也提到了一些
1 、考核指标:#9 电商场景里推荐是以点击、成单、GMV 为考核目标,推荐权重更高的往往是高客单价的商品
2 、个体差异:#2 购买手机之后该推配件,购买衣服之后还是衣服
3 、场景局限:推荐场景的用户需求是不明的,所以会根据用户过往的行为来进行推荐
就算法层面上,增加一个“互补商品”召回源肯定是可行的,但是后续还要经过排序、规则等环节干预。尤其是排序往往会根据用户历史行为提取个性化兴趣,“千人千面”嘛,这对从来没看过的商品类型就很不友好。当然肯定也有很多办法保送到曝光。只是从目前的现状推测,这个方向可能是“理论很美,但现实很凄惨”。

搜广推会有严谨的 AB 环节来验证技术改进能不能带来订单的提升。可能对于大多数情况来讲,即使是已经买过手机的用户,继续看几眼手机也会有比较好的点击、成单表现。
Youko
116 天前
我觉得是被刷单商家数据污染了,重复买同一类型商品的人只有刷单吧
Jinnrry
116 天前
推荐系统研发路过

哎、、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你这种 case 太多了,就比如楼上说的,你觉得不合理,但是你的冰箱如果换成化妆品、鞋、衣服之类的呢?什么,你说区分品类,这个星球上这么多品类,不能每个品类都单独配置一套推荐逻辑吧。

其实我有无数个日夜都在思考,我写这一堆傻逼推荐逻辑,处理浪费服务器资源浪费电,还有什么 jb 用吗,每年述职,我都 copy 前一年的述职,改改数字,跟领导汇报我们转化率又提升了 xxx ,成单量又提升 xxx ,又创造了 xxx GMV 。 但是扪心自问,这跟我写的算法有勾八关系吗,好像没有呀,之所以转化率数据变高了,那特么是因为满屏幕都是我推荐的数据,只要是还有个缝的地方,都给用户塞了个推荐进去,这特么转化能不高吗?

实在转化还上不去怎么办?大胸大屁股的再多点,转化要多少有多少,控制这些精确操纵 KPI 数据。其实我无数次在思考,我写的这些勾八算法,明天全部下线了,似乎用户体验还能好点,似乎也完全不影响用户使用。

哎,我也没啥办法,还靠着这个混口饭吃
wudaye
116 天前
同感,目前推荐算法让我满意 的只有抖音和小红书,但是不能一直刷,不然推荐质量也是越来越差
songyoucai
115 天前
@KaliZ #24 学习到了
songyoucai
115 天前
@Jinnrry #26 其实很多开发都遇到这个问题。 当开发的东西是 kpi 完成的,最后做出来的,一定不好意思对别人说,那个东西是我做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3213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