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自媒体一年 500 个视频,收入¥2000,我悟了个锤子!

153 天前
 brightguo

大家好,我是个搞软件开发的 Brightguo ,业余时间一头扎进自媒体的坑里快一年了。这一年,我跟打了鸡血一样,吭哧吭哧拍了 500 多个视频,全网粉丝勉强凑够 6 万,结果你猜怎么着?总收入才 2000 来块!平均下来一个视频就值一包辣条钱,还没算我砸进去买设备的本儿呢!

这篇视频算是我的一份“血泪史”总结:

  • 主战场与 KPI:抖音 4.8 万粉主力,油管、快手、TikTok 、百家号等平台雨露均沾,但总体变现能力堪忧。
  • YPP 的执念与破灭:当初雄心壮志主攻油管 YPP (那个创作者收入分成计划),结果 9 个月才 1000 粉,播放量和时长遥遥无期,半年目标黄了,一年目标也黄了,现在彻底躺平。
  • 播放量的玄学:爆款视频可遇不可求,大部分视频播放量就几千,完播率、互动稍差一点就石沉大海,平台推荐机制太迷了。
  • 未来的小目标:痛定思痛,未来核心目标是搞百万播放的爆款短视频!长视频方面,打算发挥老本行优势,分享编程干货,比如最近在琢磨如何用 Cursor 高效撸代码,希望能做个集大成者,利人利己。也希望能把油管做起来,开始赚点刀乐。
  • 给新手的忠告:别问“我能拍吗”、“我该拍啥”,先干起来再说!放下偶像包袱,根据数据反馈不断调整,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如果你也对自媒体感兴趣,或者正在这条路上挣扎,欢迎来看看我的真实经历和瞎琢磨的感悟,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或者让你少走点弯路。

油管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Z7nuLX6m4

982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65 条回复
HTravel
152 天前
@abelmakihara 长相一般的确也能出镜,B 站做穷游 UP 主绝大多数颜值必然不怎么样。但长相一般并不是真的无特色也行,依然是需要有特色,至少也必须让观众看了不难受,或让人感觉亲切、幽默啊等等。这个度的确个人很难把握,只能观众判断。但做了一年了,还靠脸涨不了粉,就应该能明白脸可能起了负价值吧。

而且 UP 主选的还是死亡拍摄角度。奔跑吧有一期,有个小活动就是让成员互拍。本来这些一线艺人对于镜头下意识肯定是亲近的,他们下意识比的就是谁的镜头多。但从下往上大鼻孔、双下巴这个死亡角度拍,号称 360 度无死角的艺人,无论男女下意识都是往后躲,你就能明白这个拍摄角度的杀伤力。还有范丞丞刚来常驻那一期,范丞丞出酒店房间门往录制现场走时,直接就对摄影老师说咱镜头也没必要这么近吧。360 度无死角的一线艺人都扛不住这种铺满全脸的怼脸拍,普通人为什么自信到自己就可以靠这个涨粉?

而且一年了都还是唠叨为主,磕磕绊绊,想到哪说到哪,别想边说,边说边想,信息密度极低。看看 B 站几十万粉的 UP 主,全篇讲话都是语速偏快,全程声音无留白,更不可能讲话说错了也不剪掉直接重来一次。配合话语的视频画面也是快速切换,就是为了一直让声音和画面保持高信息密度来持续吸引用户别离开。合理猜测,UP 本职工作中写程序时把握需求能力应该也不行,这两种职业其实是同一种能力。
brightguo
151 天前
@HTravel 你这个回复有点人身攻击了吧
HTravel
151 天前
@brightguo 自媒体本就属于娱乐圈,只不过是底部罢了。都不放开比,你只比较下 B 站那些,这起码算你同行吧,比如 AK47 、林奕、极客湾。这几个都是男 UP 主,你看看他们早期和现在的视频,就会发现里面打光、布景、发型、面部妆容、服装、用语都一直在进步,这几个都不涉及人身攻击吧,你哪一项和他们一样专业了?你想进去玩,又受不了评价,希望观众瞎着眼看,这不现实。

当然,你不需要在乎我一个人的观点。几年后欢迎你来反驳
brightguo
151 天前
@HTravel 就事论事,你凭啥从一点去猜测别人工作能力也不行。你要是做自媒体有一手或者有好的思路,就给点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只做键盘侠。
你要不拍点视频,看看你做一年能比我好多少。
HTravel
151 天前
@brightguo 工作能力本就是通用的啊。当前工作做的出色的人,做其他工作,只要给他一段时间,必然也做的不差。这在大公司叫之字形发展,是必选的,想升职必须这样走。

我自媒体做不好,我有这自知之明啊,其实你能看懂的话,就能从我前面叙述中看出来。娱乐圈是个人都能进,看起来很赚钱,但那都是头部,普通人赚钱效率反而低于普通行业。原理很简单,因为观众接收到的娱乐圈输出的信息量严重过饱和,压根不可能每个艺人的作品都看一遍,必然会发现还是头部的看起来最好。这就导致大家都选头部,所以头部人的收益远远大于普通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有自知之明不会进去拼。你这一年经历,不就证明了娱乐圈赚钱效率低于送外卖嘛,不就证明了我的观点。

拿奔跑吧为例。他们玩的那些游戏,都是工作人员设计出来的,而且工作人员提前都要玩几遍来确保游戏性可以达到目标要求。那你说这些工作人员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工作成果送给艺人,自己一个月拿几万块,而艺人一期节目就拿几百万甚至更多?他们天天亲眼看着艺人就在自己面前玩自己设计并玩过的游戏赚大钱,他们为什么不自己亲自上镜去赚这个钱?是因为不喜欢钱么?

我前面早给意见了,只是你自己只盯着无法改的颜值。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3415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