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edhourger 所以考察这些实际上也是对实践派到底写过多少复杂代码的考量。
我确实是那种不愿意使用任何我看不懂的东西的人。我觉得这不算什么坏事,甚至于我会觉得代码里出现某种魔法是一个挺让我不安的事情的。
放在前端里,这种习惯会要求我去了解 async await 的 babel 结果,去了解 react 和 vue 的渲染流程,去了解 vite 的打包流程。
放在后端里,这种习惯会要求我去了解请求是怎么经过 router 再到达 handler 的,response 又是怎么一路传递出去的。
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个挺好的习惯,因为这种积累可以让我在写代码的时候回避很多隐形的坑,并且在遇到麻烦的问题的时候不至于无从下手。后者尤其关键,因为这种了解会赋予一个模糊的“知道哪里可能是故障点”的直觉,在切换框架和语言的时候也很容易上手。
如果说只会写业务才叫实践派,那其实更是和 AI 没什么区别了,Claude 4 目前写出来的业务代码质量已经很高了。但 AI 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运用它可以复述出来的庞大知识去解决复杂故障的能力,这就是需要人介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