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用过哪个品牌的手机不发烫

102 天前
 thiiadoewjwe
苹果,一加,小米感觉发烫都挺严重的
626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87 条回复
RanShunliu
101 天前
2 年前,买了台华为荣耀,1300 左右的手机,用了两年没发热过,几乎所有时候都不咋发热,前天换了小米,刚到手的新机,就发热,一天到晚,看个微信都发热。还有以前用过 iphone4, 5, 7 原装的,也是用久了会发热,1 年时间,性能就大幅降低,玩游戏都卡。比如你 1 年内,下了 3 个 2G 以上的手游,5 个 1G 以上的,玩了 1000+ 小时,苹果,小米就顶不住了


你看看华为荣耀 X50i ,ART00x 什么来着,真的好用,1000 出头,本来我还想找个几百的但是好用的手机。。。不过我不追求画质,只要玩游戏不卡顿(一般默认最低画质),充电快,电池耐用,抗造,可以玩十几个几 G 的游戏都没事,就行。反正我知道,苹果不耐造。

如果你不是追求画质,音效,摄影这些虚头八脑的,只是追求抗造,耐用,建议买 1000 元左右的荣耀
RanShunliu
101 天前
你也知道 ”唯一印象中不发烫的就是之前用的千元机荣耀的 play4trpo“,那你换回荣耀的千元机就好了,性价比最高,就算打游戏,1000 的荣耀也够了
RanShunliu
101 天前
反正开王者,1000 的荣耀,从来没发烫过,这次买小米,其实有点后悔,因为它的所谓的各种生态,其实自己不需要。
但是这次贪便宜,同学推荐小米,然后说京东有国补,确实是比美团外卖,便宜了 150 块,但是,没意义。

换句话说,对我来说,1w 元,爱发热的手机,比不上 1000 元的荣耀。用两年都没发热过,今天用小米就发热了,还有以前在被窝里用 iphone ,也会发热。

唯一不发热的电子产品,除了 1000 元的荣耀,就是 10 年买的原装 iPad 了,后面尝试过国产的 iPad ,无一例外,都是会发热的残次品,但是 10 年买的原装 iPad ,到现在,你在被我里玩个游戏,根本不带热的
iyaozhen
101 天前
目前比较耗性能的场景:视频通话、游戏

你不用这两块,不太会发烫,千元机都不会(只要不是火龙)。当然硬件老化是另外一回事,2 年后难说。
letwewell
101 天前
诺基亚功能机,只用来打电话就不烫。智能手机高负载情况下不可能不烫
fredweili
101 天前
高通平台,性能释放差的,三星么?
sean250031
101 天前
我发现大家对手机配置的认知差异真的好大哈哈哈哈
syubo2810
101 天前
微信小程序也是发热大户,还有 cpu 调度积极的手机都会发热
ZeawinL
101 天前
苹果 24h 开省电模式就不发烫了
thiiadoewjwe
101 天前
@RanShunliu 荣耀千元机确实可以,上周还给我爸买了个荣耀 power ,但感觉 power 动画傻快,并且有时候明显会卡下,不知道荣耀其他机型怎么样
iyaozhen
101 天前
@iyaozhen 收回我说的话。16 pro max ,中午公司空调房 摸鱼刷了会儿抖音都发烫了
DzwsGo
101 天前
感觉手机烫还要看卡不卡,如果不卡的话应该是直接把热量导到外壳了,这样散热效率更高。

前段时间给 19mbp 加了导热垫,用起来整个背面就很热,但是 cpu 温度基本稳定在 50 度。
rabt
101 天前
遇到国产 3a 大作流氓,就没有不发热的手机
fenglangjuxu
101 天前
三星 s24u 发热严重 最近刚买的
zhengying
101 天前
870 这个 U 不怎么发烫
declandragon
101 天前
以前的手机,打开 PDD 和 建设银行 滚烫,所以我把这两定位为流氓 APP
yakun4566
101 天前
现在这手机+天气,就在公司外面阳台抽了根烟的功夫手机就烫的不行,应该是高亮度和室外温度高的原因
falsemask
101 天前
@iyaozhen 有没有可能是抖音的问题
falsemask
101 天前
@iyaozhen 我之前试了一下小米 14ultra ,新机没戴壳,没插卡,连的 wifi ,最新版抖音,室内大概 26°,看一会儿也有点烫
duanxianze
101 天前
从原理上就不可能不烫,现阶段科技水平就这样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3644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