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 如果有个 app,能像刷短视频一样探索硬核知识, 你会有兴趣吗?

86 天前
 zmt2023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想在闲暇时间系统性地了解一些东西,比如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产业链的上下游,或者某个前沿技术,但是总会发现:

- 不熟悉的领域,不知道从何下手... 

- 等找到了一些材料,打开几十上百页的 PDF ,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和表格,阅读动力瞬间消失...

- 用 AI 工具搜索总结,需要多轮对话打磨结果,检查参考资料避免幻觉,更重要的是,不知道怎么提问,才能 get 全量信息...(而且打一堆字也很累)

最后,大量碎片时间还是花在了刷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上,既没有充分休息,也没有缓解知识焦虑。


我想创造一个产品来摆脱这种困境,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 「后湖 NorthLake 」

它的核心理念很简单:

下面是两张老版本的知识卡片,分别是关于霸王茶姬供应链和央行购金:

最近的新版本,在卡片的边上,会显示各个数据/论断的出处来源,归纳到最细分的颗粒度,尽可能地保证内容可信,减少用户复查。

跟如今各大平台上的内容相比,NorthLake 的创作不诱导点击,不炒作情绪,也不夹带主观私货,更倾向于展示数据和事实细节,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客观地了解世界。


在推荐系统的设计上,NorthLake不会依赖流量数据进行推荐,而是会不断地完善一张知识地图,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并根据图谱里的关系给用户推送新内容。比如用户点赞"碳化硅芯片"以后,可能被推送"科创版芯片指数",潜移默化地逐渐形成知识体系。


这个产品还在非常早期的阶段,所以想听听 V 友的看法,判断一下这是不是一个有潜力的方向,以及还有什么可以做的点。

无论是批评、建议还是鼓励,都会对我有很大帮助,先谢过大家!


如果对 NorthLake 感兴趣,欢迎添加下方公众号和我交流

(里面也有发过一些旧版本的完整版知识卡片)

204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创造
15 条回复
blackstack
86 天前
碎片化的知识很难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种问题在早期的知乎上也存在。
darkway
86 天前
我觉得我会很感兴趣的
xialaoban
85 天前
以前好像有个 app 用的是 card 形式,左滑右滑。。。叫啥来着,最后死了
woodchen
85 天前
抖音精选版?
sz065vHi2V1c6LKP
85 天前
有个应用叫“简讯”和你这个想法有点像,不过个人感觉这种碎片化内容有个问题就是看多了也会陷入虚无感,用户可能不会沉浸其中太久。
mianlaodie
85 天前
本质上还是短视频。。。。
后期的发展还是惊奇标题
并且碎片化的到底算知识还是常识也是一个问题
zmt2023
85 天前
@blackstack 这其实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

没错,NorthLake 并不能替代看书,上课这些系统化的学习方式。

我的想法是,现代人生活里的重大决策,都很需要知识积累,比如投资理财,买房买车,高考填志愿。。。

但它们背后的知识需求是难以用传统方法满足的,没办法通过上几节课就学会,因为牵扯的知识面太广泛,信息更新的速度也太快。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日积月累地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把这种体系比喻成一个生态系统,那么 NorthLake 的作用,是播撒更多的种子,之后依然需要用户投入更多精力浇灌。最后有的种子会长成大树,有的可能只是花花草草,但是没关系,花花草草也会有自己的贡献,生态系统的繁荣一样需要它们。
zmt2023
85 天前
@gushu 哈哈我也是简讯的用户。确实理念上有一些共同点,但我不能接受它完全是随机推送内容。。。

我能理解它想摆脱信息茧房,不过代价就是用户会很快失去兴趣。

国外之前还有过一个产品 WikiTok -- 就是把维基百科的页面内容提取出来,放在抖音的 ui 里,也是随机阅读。由于维基百科内容的严肃性,我猜用户的留存可能更差。

NorthLake 会有推荐系统,不过主要是基于知识本身之间的联系,可以算一种中间路线吧
sz065vHi2V1c6LKP
85 天前
@zmt2023 #8 之前弃用简讯的原因也是因为随机性太强,久了之后感觉那些碎片化内容也没什么看的必要。如果是可以关联知识,并且可以重复随机出现的,那感觉和闪卡那种类型也有关联了,再加上可以自定义选择和导入浏览内容的话,可能还能吸引一批喜欢记忆卡片的用户。
zmt2023
84 天前
@gushu 很好的建议,NorthLake 会加入卡片的收藏机制,也许可以让用户选择,是否重复推送收藏的卡片。
mcnultytrek
84 天前
我感觉是把内容做出极简 ppt 了,突出了数据的感觉。但是科普这个思路我觉得是可以做下去的,但是不是 ppt ,感觉像工作内容一样。我觉得可以考虑兴趣引导,1 是加多图片,2 是加多观点,3 是来源可查。比如通胀通缩概念,可以通过 1929 金融危机图片吸引大家视觉关注,通过图表展现数据,做成一个小长图,有保守派和激进派观点,最后有观点和内容的来源,通过这样的话会吸引人关注,而且因为内容干货且可查,不会给人小作坊瞎编的感觉。缺点是难坚持下来,而且如果做按月订阅的话可能会因为内容不足或者会员内容流出导致收入不足。
zmt2023
84 天前
@mcnultytrek

很有建设性的意见!

1.我也觉得当前的版本过于强调数据展示,内容里面缺乏一种连贯感,所以正在调整内容生成的逻辑

2.兴趣引导确实非常重要,下一步优化应该就是加入图片,但因为是 AI 写作和排版,有点担心图片风格和卡片内容不匹配之类的问题。。。或许会调用 AI 生图

3.加入不同的观点是我之前没想到的,争议性内容更容易激发阅读兴趣,是个很好的点

4.来源可查现在的版本已经在做了,不光会给出外部链接,还会精细到每个数据的具体原文出处
mcnultytrek
84 天前
@zmt2023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觉得真的还是非常愿意一读的,甚至比一些所谓的科普视频公众号要更有兴趣。这类产品好像真没看到过,如果说有接近的话那就是得到和樊登读书的给你概况图书内容做出一个文章或者语音十分钟精读系列,但是那个基本是吃别人嚼出来的内容,感觉还是不如读书本身带来的感受好。到时候可以整个类别,比如物理,生物,经济学,历史等等方向,给孩子科普和兴趣也好,给成人打发时间也好都是思路。而且就算是这个思路最后变现难,是不是可以考虑打包卖给教育机构之类的?总之我觉得做这个也是有意义的,值得付出精力!
zmt2023
84 天前
@mcnultytrek 增加了一些信心 :)谢谢鼓励!
fun201108
83 天前
既短视频 又硬核知识 是不可能的!

用 AI 一句话概括一本名著,一天读 10 句话,就一天读了 10 本名著?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3888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