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生娃的 v 友,你们都是几岁生的 or 打算几岁生?

110 天前
 McreeWu

我 97 的今年 28 了,老婆 30 ,丈母娘天天催生,还要以一堆理由,不对家庭负责,不对女生负责等缘由来压力我,但是我和我老婆是双方都不想这么早生的,觉得自己还有充足的时间考虑,想问问大家的生育时间大概是什么情况?

839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130 条回复
sdwgyzyxy
109 天前
我 31 ,她 32 ,这个年龄还扛得住,再晚两年,通宵熬夜,我感觉我撑不住
huang86041
109 天前
要么不生,要么早生.
bettesafford24
109 天前
要么不生,要么早生 ,因为越到后面风险越大
Zeroo07
109 天前
过来人提一句,如果确定要生的话,就早生。
cowboy231
109 天前
@solitude1942
不能因为结果不够“完美”,就否定这个选择很赚
从留守儿童家长的角度讲,确实是养了个便宜孩子.尽管这对孩子和老人都很不公平
unco020511
109 天前
28
lefer
109 天前
哎,真的老了。

一看出生年份 1997 年,第一直觉就是“还是小屁孩”,结果竟然已经 28 岁,半只脚踏进 30 岁了。

像我们这种第一批 90 后,现在已经快要 40 岁了。

哎,真的老了。
hinataharuki
109 天前
你可以先去冻份精子,年纪大了精子质量会下滑,小孩有问题的概率也会增加,对母体不好
mandex
109 天前
25 岁生的一胎。28 岁生的二胎。现在 31 岁了。
gjw8u8
109 天前
早生娃利大于弊的多,趁年轻
happinessnch
109 天前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两个点,
1. 需要父母帮忙,65 岁以上带孩子就很吃力了,外一有其中一位生病就更是雪上加霜。
2.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一旦你到 35 孩子还小,就很糟糕。
niboy
109 天前
我当年和你现在情况差不多,我是愿意早生的,我老婆生娃可能 32 岁吧,老人还能帮忙几年
你现在开始备孕吧,争取两年内生下来。
peterswan
109 天前
我的孩子 1 岁多,有相关经历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
首先是身体因素,这个肯定是越年轻越好,尤其是女性,女性应该从 25 岁就开始生育率下降,30 就开始下降的厉害,35 之后会经历断崖式下降,这个有个体差异,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都是按照大多数人的轨迹来的,而且备孕到生孩子其实这个时间成本也很大,备孕一年两年三年的人大有人在。
然后是经济因素,直接的影响是每个月的花费大大增加,奶粉,尿布湿、衣服玩具、儿宝疫苗等等吃喝拉撒,至少要多 4-5000 多块每月,这还不算去个医院请人照看这些成本。在这个大环境下,内卷加班的情况下还有可能收入降低甚至失去工作的情况下,对象怀孕很有可能导致你们现在的收入出现降低,加上花销变大,要看是否能应付过来。
最后是否有人帮你看孩子,看孩子这个事情按照市场价,我们的城市里 8h 的月嫂 7 、8 千、育儿嫂 4500-5000 。家里老人能照顾的很少矛盾少的我感觉比例也是少数,如果你爸妈或者丈母娘说帮你们看,可以先在生之前照顾你老婆一段时间,相处不恰立马换人或者花钱解决,否则两方都不讨好。

这是我总结的三点,很难一刀切说早生好还是晚生好,如果能面对经济的压力和生活水平降低我觉得早生更好,年轻可能性更多,试错成本更低。
idragonet
109 天前
@failed2ban #50 我也希望早点,可是 23 岁时候女朋友没有,而且一个月到手的钱 2K 不到。
make115
109 天前
可以准备了, 而且不是你想生就能生的, 精子活力没那么大
shihao9618
109 天前
能早就早,你 35 生,孩子大学毕业你都快退休了,后续精力完全跟不上
gimp
109 天前
@vcmt 厉害!
ben2ex
109 天前
建议早生,常言道早生贵子。
failed2ban
109 天前
@idragonet 是的。我有几个同学,大学时候谈恋爱,毕业后很快就结婚生娃。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经济能力肯定是没有那么好的,这跟每个人的境遇有关。我当时在外企,上班很轻松,这也是一个有利条件。
xman99
109 天前
28 岁+结婚,30 岁 生小孩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4351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