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 infoQ 一篇文章,观点是 AI 编程从定量的角度去衡量,实际是降低了研发效率(可能不是针对所有人和所有场景)
这个观点对于作为一个工作十多年的服务端开发来说,和我预想的比较一致。vibe coding 距离媒体宣传中预期的目标差距很远。曾经有一位大佬说过:每天新增的代码对于企业来说是每日新增的成本。如果是按照这样去思考,一个差评冲 0 到 1 到后续的持续迭代都是通过 vibe coding 去进行项目开发交付,会受到 context length 问题导致无法完全理解整个项目的内容(持续迭代的历史、系统链路关系、业务流程迭代等),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谁来维护整个系统的工程代码,比如业务模式需要升级,vibe coding 是否能够比较低成本的帮助我们做系统的重构?又比如,系统链路要做性能优化或者产品交互层面的优化,vibe coding 是否可以通过全局分析去进行问题发现和最佳的修复?经验丰富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些重构和优化,可能需要结合业务策略的配合,这部分 AI 并不感知,要做到它感知,成本是极大的。
我觉得 vibe coding 可能加快了想法的验证,降低胶水代码、工具代码的开发成本。但是当想法要去演变成一个体系化的商业模式,需要一系列的业务系统去支撑时,可能 vibe coding 就失效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