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歪个楼,发一个看来的 java 相关的小说
写在 2025 年对未来 10 年的预言
截取最后几段,哈哈
人们开始尝试 Quarkus 、Micronaut 、GraalVM——希望通过 Ahead-of-Time 编译拯救这只老牛,但是在和 Go 、Node.js 、Rust 竞争时已经力不从心。
年轻人正在学 Python 写数据处理、用 JavaScript 做前端、用 Go 写微服务。
Java 虽未衰亡,但已老态龙钟。
2023 年,转折点到来了,一个叫做 ChatGPT 的弱智 AI 的出现,彻底敲响了 Java 的丧钟。
AI 编程助手全面普及,软件开发正式进入“提示驱动开发”时代。
无论是资深程序员,还是新手程序员,都开始用提示词驱动 AI 来输出代码。
面对 AI 生成的一坨坨代码,Java 那冗长的语法,强结构化的特性,即使实现一个简单功能就得需要写出完整得类,方法签名,类型声明、异常处理......
程序员不喜欢,因为无论阅读还是修改,都非常麻烦。
AI 似乎也不喜欢 Java ,似乎生成代码的难度和 token 的成本都很高。
同样的任务,AI 更愿意用 Python 、Go 、TypeScript 等语言实现。
但实际上,无论任何编程语言,都和提示驱动开发格格不入,因为提示词还是自然语言,编程语言再怎么高级,它都是计算机语言,两者之间存在的天然鸿沟,让程序员在进行提示驱动开发的时候非常别扭。
因为简单的任务还行,对于复杂的任务,提示词很难准确到位,生成的代码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得反复修改,改着改着 AI 就懵了,最后,程序员不得不自己亲自动手去改那一坨坨代码。
2030 年,一个叫 CloseAI 的公司推出了 X 语言。
这是一门天生为提示词驱动而生的语言:结构灵活、容错能力强、语义抽象极佳。
它总能非常精确地反映程序员的意图,简洁高效地实现,从而迅速风靡全世界。
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核心系统重写为 X 语言,或者部署在兼容 X 的服务平台。
相比 X 语言,Java 就像当年的汇编一样,没有人愿意使用了。
用 Java 编写的那些至关重要的系统都成为了遗留系统。
考古发现,这一阶段程序员最常说的几个词就是:35 岁,裁员。
考古界无法解释为什么程序员正处于年富力强的时候,就被公司抛弃了。
企业招聘的时候也要求 35 岁以下,让大龄程序员不得不考虑转行。
如果从 25 岁硕士毕业算起,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只有区区 10 年!
真是匪夷所思!
============================================================
五、尾声
2033 年,Oracle 宣布终止对 JDK 的 LTS 版本支持。
2035 年,最后一所大学宣布将“编程导论”从 Java 改为 X 语言。
考古界发现了最后一个询问 Java 情况的帖子,它的内容是:
“Java 死了吗?”
无人回复。
最后,考古委员会给 Java 写了一个墓志铭: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zMjYzNjkzNw==&mid=2247632277&idx=1&sn=53ca5edd0151e6af18253a5f226f4895&poc_token=HLLalmijj0-YnVvvzke7TCBZAFvq1DO-VXaKXR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