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 A 和女方 B 在一起生活很久了,但是近一年来沟通交流有很大的障碍。下面是一个事件经过简单,但比较典型的例子,请大家花些时间帮忙看看,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洗碗事件还原(由 A 陈述,B 同意没有误差): 晚饭后有几个碗需要洗,但是因为晾碗架满了(洗过的锅碗待干),于是 A 把要洗的几个碗叠到一起,从洗碗池中移出,放到了池边台上,然后告诉卫生间中的 B: “架子满了,都还没有干,我先把碗都放到了洗碗池旁边了,等回头我再洗。” 然后,A 去书房玩电脑游戏,若干时间后,正在玩游戏的 A 听到 B 在厨房洗碗。A 一边玩游戏,一边对 B 说:“你扔在那里吧,一会儿我去洗。”B 说:“放在这儿还不是让我洗吗?”A 生气冲 B 发火:“我怎么就是为了让你洗啦?你再说一遍!... ”
A 想法: 首先,我有考虑到你不喜欢把碗都堆在池子里,影响一会儿你使用水池(发生过类似事件)。所以我才清空了洗碗池,把它们都叠放在水池边的台上。 然后,我又专门跟你说清楚了,碗架满了,我才堆在那里一会洗。而且,听到你去洗碗,就马上再次告诉你,“你不用管,一会儿我去洗。” 事情其实很清晰明了。一开始我就有考虑到你的感受,之后发现你去洗又再一次表示你不用管,一会儿我洗就可以了。包括事后我们回顾整个事件,你依然认为是我的问题。 我认为这是我们之间矛盾的一个典型问题,问题的核心是:“你总是把自己认为的‘我的想法’强加到我的头上,而那些并不是我的想法,即便是我多次解释,很清楚的告诉你,你仍然认为你想的才是我的想法,而不在意我究竟是怎么想的。” 之所以会一下子就发火了,是因为当我听到“放在这儿还不是让我洗”,是你再一次将你的想法强加到我头上,扭曲我的想法。使我觉得很憋屈,压抑,胸口堵着一股子气。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好多次,你只希望我必须按照你的方式来行动,甚至只能使用你的用词方式来回答问题。就像后面沟通的时候,你说我不应该跟你说:“你扔那里吧,一会儿我去洗。”(不认为这是我在关心你)而是应该完全按照你说的行为与语句跟你沟通就不会吵起来了。 其实我很清楚我们之间的矛盾在哪里,但我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屡次和你沟通,也多次告诉你了我的想法。即便是事后我们复盘,和你再三解释,描述事件经过之后,你依然把你认为的‘我的想法’强加到我的头上。 “还不是让我洗吗?”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设计了一个陷阱,在算计你,让你去洗那几个碗。
B 想法: 听到他说晚点洗的时候确实不大高兴,因为大部分的碗之前我已洗好,只留下几个使用中的小碗,洗起来并不费劲;而且他这人很拖拉,记性又不好,经常说要做某事,若不立即行动,很容易就忘了。我的习惯是用完碗即时洗,看见不干净的碗心里不舒服(这点他非常清楚),所以听他说完我没回应,从卫生间出来后直接去洗碗,他在里屋喊我时已经快洗完了,感觉他那么说是在敷衍,就嘟囔了一句 -——“放在这儿还不是让我洗吗?” 他大发脾气后我觉得委屈,默默把事情做了还要挨骂。也许我那句话确实不是他本意,但我的声音不大,态度也不算差,至于那么大声地冲我发火吗? 他说当时没法洗,理由是架子上的碗没有干,所以新的不能放上去,可我说过多次,架子上的一时半会儿不会全干,也许要等到第二天早上,半干的那几个可以先用布擦干,腾出空间后放新洗的碗,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他以前也这样擦过多次。这件事后我还问过他,如果我出来后把架子上的碗收走,他会立即去洗吗?回答“不会”,跟我估计的一样,所以那时我不想等,自己洗了,合情合理。 他提议把这事写出来让第三方评判,我起初较犹豫,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已经在这事上绕了好多圈了,两人都没法说服对方。他觉得我不认可他的付出,不在意他的感受,而他给我的也是这种感觉。请他帮忙做事情,答应了以后总是忘记,得反复强调,还不能催促,不然就抛给我一句“急什么,有什么大不了的”,或者是“那你来做吧”。 他说我把我的想法强加给他,让他很压抑,而我觉得他现在过于“自我”,每当我提出不同意见时,他就很生气,说我没有给他选择,什么都得按照我说的来,可是就洗碗这件事来说,他给我什么选择?我不想争执,也不想看着几个脏碗,自己洗了也不行,还得表现得很开心,我也觉得很累、很压抑。 批注: 1. “就像后面沟通的时候,你说我不应该跟你说:“你扔那里吧,一会儿我去洗。”(不认为这是我在关心你)而是应该完全按照你说的行为与语句跟你沟通就不会吵起来了。”( A 想法原文) 这里他用了”你说”两个字,我觉得会产生歧义,因为我从来没有说过如果怎么样,“就不会吵起来”。我说的是如果当时他走过去跟我说同样的话,我也就不会说那句让他暴怒的话。至于会不会吵起来,是他的脾气决定,我没法控制。我要求他把“你说”去掉,他不愿意,理由是这是他的想法。 2. “‘不就是让我洗吗?’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设计了一个陷阱,在算计你,让你去洗那几个碗。”( A 想法原文) 我澄清过多次,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觉他是在敷衍,但就几个碗而已,哪会扯到什么“算计”。我还反复解释,我说这话不是为了气他,他表示他非常明白这点,但是那句话很伤人。我认为他既然知道我没想气他,还要对我大发脾气,不是更伤人吗?
附:A 为 B 考虑,认为 V 站男性居多,可能会偏向男方,但 B 认为目前气氛良好的论坛不多,V 站的发言较文明,所以决定还是发到这里。为了避免无休止的争辩,帖子发出后不做更多的解释,请网友们尽量给出客观的评论。🙏
B 做饭,A 洗碗?这样分工的吧。 其实不是大事就是 B 说话的时候心里有气,阴阳怪气的,A 就爆炸了,其实就是沟通方式存在问题,明明是为对方分摊家务、嘴上却带把刀。 开头,A 我觉得可以换个处理方式, 1.洗完碗放在水槽里,跟 B 说洗完了但是沥水篮满了,等干了我在换上去。 2.先打游戏后洗,但是跟 B 说的时候以开玩笑的方式决绝一些, “架子满了,都还没有干,我先把碗都放到了洗碗池旁边了,你要敢给我洗了,以后碗都你洗哦。” 3.B 说“放在这儿还不是让我洗吗?” 之后,第一时间放下游戏,假模假样的过去接手洗碗的事情(B 应该不会让给 A 的),最里边说哎呦呦(贱一点)、怎么能让您洗哪,看把您类的又做饭又洗碗的(主打一个阴阳怪气),但是手如果没接过洗碗的活,就去把沥水篮清空了把新洗的放上去。 洗个水果再接着去玩游戏
我感觉下次 A 做晚饭主动把碗洗了,下次 B 帮 A 洗碗的时候就不会这样阴阳了,家务嘛两人互相帮助,帮对方分摊更能卷起来。一起干
lswlray
2 天前
谈恋爱,谈的是感情,不是谈道理。 你什么时候能明白这个了,就能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
JionLee
2 天前
a 的问题比较大,游戏瘾大(重点,不知道一把游戏要打多久,但是洗个碗几分钟的事情),说的多做的少,容易破防
b 的问题 带情绪沟通
avrillavigne
2 天前
看了头大,你丢去 AI ,他们是机器人更理性。
anubu
2 天前
- 对架子满了,稍后再洗的说法存疑。一般来说,玩一会游戏一两个小时可能不足以晾干释放空间。倒不是不相信 A 的说法,而是说有没有可能是一种潜意识的拖延借口,当事人自己也没感知到,可以尝试自我探索一下。 - B 的回复是非常典型的不会好好说话。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有很多人说话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仅仅只是为了发泄情绪。这应该是个沟通习惯养成问题,原生家庭是个烂梗,但这个可能和原生家庭真的脱不开关系。重点是要自知,如果不自知是很难有改善的。一般不会好好说话的人都伴随着或轻或重的应激自我防卫,讨论问题往往会被转化为攻击而触发防卫,从而阻断了问题改善的可能。 - A 缺乏包容。鸡汤里的爱是包容显得泛泛之谈,那么这个场景就是它的具象化。因为对方的误解冤枉而委屈,但没有立即愤怒的发泄情绪,升级冲突,这就是包容的实操了。本质上要理解人可能都有性格、习惯、人格上的缺陷,当对方攻击你时,你可以把他当成一个临时病人看待,尝试一些引导和治疗。 - 认真谈恋爱。谈恋爱就是磨合的过程,不代表肯定能磨合成功。人生很短暂,一方面要避免被所谓的“成年人只筛选不教育”毒害,做基本的筛选再进行日常的磨合,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放弃,因为在大的方面匹配的对象其实并不多见。另一方面也不要在明显分歧上强行撮合,没人是天生消耗自己,供养他人的,鸡毛蒜皮如果磨合不好,那就是很大的事情。
dwelling
1 天前
双标狗路过,表示听起来问题不大,好搞的。因为你是 A ,所以给你表演下马后炮啊。
原则上,建议向训犬师 🐕 学习,树立规则,给出清晰、明了的指令,不要留下模糊想象的空间。所以:
1. 晾碗架满了(洗过的锅碗待干):A 自己或者让 B 拿厨房纸来,擦干晾碗架上的餐具,腾挪出空间。
重点:是否召唤 B 取决于 A 对 B 性格的了解。如果 B 是双标狗、自己干活的时候见不得 A 闲着但是 A 干活的时候自己闲的心安理得,建议别召唤,最多水池、台面、地面都清洗完了,召唤 B 过来套新垃圾袋。
2. 实在没空间放/临时要打游戏没空洗碗:告诉 B 原因、给个明确期限比如 15 分钟、嘱咐 B 千万别洗或者让她去做手膜/面膜/护肤/看剧/看小说,给切好水果、备好零食饮料/茶水。自己设下闹钟,到点自觉滚过去洗碗。
重点:控制好 B 的预期,转移她注意力,提高她任务切换的成本。
3. 有 B 可能会插手的、理应是 A 的待完成任务时,打游戏时一心二用,门别关,耳听八方,厨房但凡有水龙头放水动静,尽快过去看看是不是 B 忍不住动手了。是的话,抢过来,让她忙别的去、别操心了。
4. 闹钟响了或者提前结束游戏了,第一时间去洗碗,洗碗把墙面、台面、水池、地面等各个位置都清理、检查下,该归位的归位,该收纳、清空的收纳、清空,垃圾袋满了就收好、拿出去、套上新垃圾袋。不要给 B 找茬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