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硬件行业,好奇问一下,既然题不是 OP 出的,那 OP 是根据什么做出的判断,以至于可以“负责任地”笃定这些内容不是 AI 生成的?
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现在 AI 太像人类了,即使在我熟悉的领域(十年前端经验),我也无法断定某个内容一定是或者不是 AI 生成的。最多是通过某些细节进行猜测。但是熟练的开发者、包括我自己,可以熟练地模仿所谓“AI 风格”,写出“一眼 AI”的代码、设计或者文案;同理,也可以诱导 AI 做出“更像人类”的表达,甚至能够逼真地复刻某个特定人类的作风(比如我之前让 AI 重构实习生的代码,让它符合我自己的代码风格,结果堪称完美,甚至犯的错都是我常犯的)。
我擦嘞!楼上说是 AI 出题的可能不太了解这个细分方向,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这些应用场景中的真实会遇到的。我不是纯做电子的,我做的是 MES 相关的,但是一直都在接触这类细分行业。因为我们主要就是采集机器数据和通过指令控制机器行为。图像识别,行为识别和指令控制这些技术点都太细化了。老实说,我们真正开发的过程中就要求这些参数必须匹配的。而且我发现这些已经把采购成本和落地方案完全细化了。我知道这个落地方案的风险,不多讲,实施过程中的坑很多。但是我们实际中确实就要这么干,要不没有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