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一下背景:我是一个产品经理,下面有一个产品助理和一个 UI 设计师。我司规模还算不大不小,但是软件研发的团队人数比较小,只有十几个。
我的工作说起来就是,正常产品经理要做的比如:产品规划、不同产品的迭代计划、具体功能的产品需求文档、画原型这些,是都在负责并且持续做的。 同时我也要做售前的工作,比如对接我司销售给方案评估、硬件配置评估、报价、偶尔写一些方案。 还要做培训和运营,因为我们软件产品还挺多的,所以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一套资料体系(产品介绍 PPT 、一指禅、白皮书、用户手册等等)。比如今年就做了好几场大的培训,面向不同群体的培训,PPT 的材料都会根据培训对象做各种调整。
最近领导提出要我们每个月的绩效都要有量化指标,比如,研发是一个月内提交多少次代码、代码行数等。 领导的思路是所有量化指标,都要用研发内部自己写各种小工具(开发中),来统计这些量化数字,从像 git 、禅道等拉数据作为量化依据。
但是我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用同等类型的思路来定义产品和 UI 的量化标准。产品我还能努力编一编,比如我一个月写了几条需求(但我觉得挺扯的)、我要在多少时间内响应销售售前的问题(我觉得更扯了)。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到产品还有什么可以用类似的数字来量化。
主要是 UI ,在每个产品我都已经定好了设计风格并且都不是新产品的情况下,很难说让 UI 一个月画多少张设计稿,我们也没有那种需要做海报之类的这种工作需求。 最近他最多的是帮我把各个 PPT 做一些风格优化,但是撑死也就七八个 PPT ,优化完了就算结束了。也很难说要用什么数量上的标准。
所以真心向各位求教,产品经理和 UI 各位都是怎么做绩效量化呢。感谢各位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