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两天树莓派,感觉做硬件编程成本太高,什么器件都得买,做软件有个电脑就行了

2014-12-03 23:10:01 +08:00
 fullstack0xyz
EE专业,没太大兴趣,自学web方面,快到期末考试了,想通过玩玩已经落灰了的树莓派复习下电路方面的知识。。

淘宝买了些led,lcd,蜂鸣器,光照传感器....,做了点基本的小实验,想再玩点别的又得买器件,虽然淘宝都不贵,感觉真是麻烦啊

玩硬件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可以写点C语言代码,平常想学下C不知道写点什么
2227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51 条回复
caixiexin
2014-12-04 19:51:57 +08:00
是啊。。当初买树莓派的时候也像耍耍硬件,搞个带摄像头的智能遥控小车啥的。。后来觉得麻烦就没搞了。现在树莓派挂在家里变成一个私人的nas和翻墙路由= =
ps:搞树莓派后,开始学python了,感觉还不错。
aiguozhedaodan
2014-12-04 21:20:54 +08:00
真要学硬件的话就去找学校啊。。学校肯定有类似针对EE专业的学生组织的
比如我这电工基地之类的,基本上就是altera,xilinx之类的公司赞助开发板,赞助比赛奖品,每年赞助10W左右的经费,还有深圳那几家单片机厂商赞助…每周的模拟赛前三的队每个人都有几千的奖金,比赛的话就管饭,芯片的话几百的那种需要打报告,几块十几块的还是可以在芯片室直接拿的。里面也有印刷电路板的设备,还有钻头啥的。基本上就是,只要你想学,什么都给你。后来忙不开再加上本来是学强电的就退出了,把免费给的altera DE2还了,几个51的开发板说是不值钱就给我留作纪念了…
NCE
2014-12-04 22:35:59 +08:00
好吧,说句不好听的,那是因为你的各种软件开发环境都是盗版的。。。
akagi
2014-12-04 22:40:20 +08:00
@aiguozhedaodan 如此土豪的学校……
HowardMei
2014-12-04 22:43:12 +08:00
@jkneedout 差远了,软件的特点是,机器不会出错,出错都是人犯错,但是硬件这玩意儿,它本身就会出各种毛病,就算模拟百分百通过,也只是一种参考,实际会怎样,不做出来测过不算数。
HowardMei
2014-12-04 22:57:18 +08:00
@NCE 比开发环境,EDA比IDE价格高几个数量级,按软件业界开发实力来讲,能做出商业化IDE的如果有1000人,能做出商业化EDA或者CAD的,只会有1~2人。

EDA底层的各种器件模型库、电路及信号分析与综合算法库,都是各种测试、用时间和银子慢慢堆出来的,需要开发者具备非常深厚的软硬件与数学知识,国内软件业能搞EDA和CAD原创开发的更是凤毛麟角,比能搞OS内核开发的都要少得多。
Longinus
2014-12-05 00:02:57 +08:00
@deben 这个创意不错啊 最近几年国内硬件的圈子得益于创客运动和开源硬件的发展相对扩大了很多 支持下你
mikemikemike
2014-12-05 09:28:49 +08:00
怎么没人写个虚拟机,成本立马下降为“零”。
mikemikemike
2014-12-05 09:32:14 +08:00
在学校的时候做电路实验,隔壁班某大神用java写了一个虚拟机完全模拟实验设备给老师用直接让期末不用参加考试打99分。。。
bugeye
2014-12-05 18:16:13 +08:00
@mikemikemike 电路模拟。。。。还随便用java写一个。。。数字逻辑电路模拟,几个与非门模拟?

就算是几个与非门,想模拟“竞争与险象”这些非标准状态也不是随便就能写出来的。

到电路层面,工程师看到的不是0和1 。而是电压,电流,自激震荡,栅级寄生电容之类的玩意。

硬件这东西,有时候连厂商提供的datasheet都是错的。如果这么好模拟,Intel早就给国内低成本人海搞倒闭了。

事实上,我宁愿一句句调汇编,也不想再面对硬件层次的很多问题。很多电路上的问题,不是靠调试,而是靠猜猜出来的。

当然了,国内现在的EE教育情况我也不清楚,反正我们当年verilog vhdl课都是不给用计算机综合的。听说现在要求低的很,学生出来不像电子工程师,倒像是软件工程师。

另外,再好的EDA也就是模拟些典型电路还比较准,模拟一些奇怪的电路,那一般是绝准不了的,因为现实世界的物理不是那么好模拟的。如果那么好模拟,一台计算机,设定基本的物理原理,就可以模拟出整个宇宙。真到了能够模拟的那一天,我们也可以怀疑我们的存在是不是真实的了。
HowardMei
2014-12-05 18:44:25 +08:00
@bugeye 哈哈,曾经被TSMC的栅极电容击穿坑了几个月,设计明明没任何问题,
测起来老是有片子通不过,而且是人来疯的Intermittent Error,突然给你来一下,
抓都抓不到,什么办法都用尽了,结果才发现尼玛台积电工艺问题,造成有些CMOS栅极
在制造过程中被部分击穿,控制开关间歇性地短路失效。

TSMC算工艺质量一流的大厂了,都这样,只能说硬件世界,或者说现实世界就是这么坑。
在工程界,软件开发者,由于职业关系,世界观和搞科研的、搞理论的差不多,相对比较文艺、比较理想化,以为什么都能模拟,什么都那么完美。

经历过现实世界考验,才能知道什么叫“上帝是个蹩脚设计师” xD

EDA对数字电路逻辑层辅助设计作用最大,对物理层和模拟射频电路,辅助作用就大打折扣,尽管一个精度高点的微电感EM设计软件License,每年就要百万美金,但最后还是靠经验,积累不到,产品就是做不出来。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5133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