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 值、丢包率,哪个影响更大?

2015-11-14 23:40:31 +08:00
 herojaxy
目前看上两个 VPS ,从上海电信 ping 过去大概 200 次
第一个 ping 值在 30~40ms ,丢包率 4%
第二个 ping 值在 70~80ms ,丢包率 0%
这两个指标在实际使用中到底哪个影响更大,我应该选择哪一个?
不玩游戏,对延迟没有那么敏感,关键是那个丢包率不知道 4%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3349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38 条回复
jasontse
2015-11-15 12:44:05 +08:00
丢包后等待重传花的时间是延迟的 N 倍
gamexg
2015-11-15 12:58:02 +08:00
原始的 tcp 实现碰到丢包会直接降低一倍的发包速度
herojaxy
2015-11-15 13:08:08 +08:00
原来如此,感谢大家,还是 v2exer 有爱
spl2015
2015-11-15 13:21:20 +08:00
@herojaxy 求问丢包率是用什么工具测的?
skydiver
2015-11-15 13:29:27 +08:00
@Quaintjade 丢包等到超时要五分钟十分钟……你确定么……
toor00
2015-11-15 15:04:19 +08:00
看来还是延迟好,丢包路上堵死人
IanPeverell
2015-11-15 15:57:48 +08:00
如果是可靠传输协议,那么丢包影响大;如果是不可靠传输协议,那么延迟影响大
Quaintjade
2015-11-15 16:02:43 +08:00
@skydiver
5 到 10 分钟不太准确。

从 TCP 角度来说, Windows 的 SYN_SENT 大约三十秒(网上说 3 秒,但从 netstat 来看不止),默认 FIN_WAIT2 和 TIME_WAIT 是 240 秒。但浏览器一般会在第一次 SYN_SENT 超时之后重发,于是实际其实会等两三分钟(可以试试不翻墙访问 Google 浏览器多长时间会超时)。

实际上网页要加载许多元素,而同时连接数有限制,有几个丢了->等待->重发->丢了->等待->重发->收到,接着加载下一个元素,这种情况页面不会显示超时,但会一直处于加载状态。而且现在浏览器很傻的一点是, css 之类元素不加载完或确认超时是不会显示页面的,于是就会看到一个空白页面转啊转,有时甚至能等几十分钟。
skydiver
2015-11-15 16:15:40 +08:00
@Quaintjade 默认的 TIME_WAIT 是 60s 吧。 Linux 里应该是这样。
Quaintjade
2015-11-15 18:56:47 +08:00
@skydiver
刚查了一下, Windows 截至 server 2003 的默认 TIME_WAIT 是 240s 。不清楚 2008 以后以及桌面版默认设置如何。
https://technet.microsoft.com/en-us/library/cc757512%28v=ws.10%29.aspx
chinaunpay
2015-11-15 20:32:31 +08:00
@matrix67 这本书不错呀。。求书名
matrix67
2015-11-15 20:43:36 +08:00
骚年,前面说了
@chinaunpay
matrix67
2015-11-15 20:44:55 +08:00
是不错,俺作为一个菜鸟学的不少。。虽然只有 200 耶✌不到,但是干货满满,作者良心的。
matrix67
2015-11-15 20:46:14 +08:00
@spl2015 我只会 iperf,这个可以
leavic
2015-11-16 13:01:58 +08:00
ping 的问题,顶多是 effctive 问题,丢包的问题,搞不好就是 exception
bclerdx
2018-07-16 23:50:12 +08:00
@matrix67 形容的很贴切!
javie007
2020-03-16 19:01:29 +08:00
@Quaintjade 谢谢
cy476571989
2020-10-21 15:15:16 +08:00
感谢各位 V 友的解答,受教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23625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