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钉钉向两位造谣者分别索赔 1000 万元

2016-04-16 14:33:48 +08:00
 daodao

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MwMTA2Ng==&mid=2650316681&idx=1&sn=9cd6d544ccf47f4c894bf92cc8ce716e&scene=1&srcid=0416ZaLkGrE0xIBs48Lxr0eC&key=b28b03434249256b69f3eda895726a4586046388248cf09e79027cdfb28a983565089049d0782d3380986d224b59785b&ascene=0&uin=MTAwNjg0&devicetype=iMac+MacBookPro11%2C2+OSX+OSX+10.11.4+build(15E65)&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2GwW%2FE8juHZMr7fQeIdYQ1Q7X8wZDLxQUex%2FAcuYwvE%3D

深表同情啊 @DIYgod 现在可好~

https://www.v2ex.com/t/270752

2120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互联网
114 条回复
Zzzzzzzzz
2016-04-16 16:23:57 +08:00
觉得"疑似"不涉及造谣或者诽谤的, 找个居民区入口贴张大字报, 写上《旁边某某饭店疑似用死猪肉》留下联系方式试试? 也就 BAT 这种体量的公司在网上能发出声了, 换家小企业或者初创公司摊上这种核心业务的黑料搞不好就死得无声无息了。
tSQghkfhTtQt9mtd
2016-04-16 16:27:15 +08:00
@VmuTargh 已经给你发信息了٩(๑òωó๑)۶

另外,
如何看待阿里钉钉向两位造谣者分别索赔 1000 万元?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3423825 (分享自知乎网)
似乎知乎上这类问题全都搜索不到啊。。还是从群里看到的,难不成自动公关。。
plqws
2016-04-16 16:33:36 +08:00
@liwanglin12 同样的问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21459

一样搜不到…某乎药丸
paradoxs
2016-04-16 16:41:20 +08:00
阿里钉钉这样是敲诈。
Daddy
2016-04-16 16:44:44 +08:00
之前看到过的科普,美帝就是做得好,美帝为了防止这类大公司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有证据没证据事都先把普通人告了再说。反正大公司有钱有律师有时间,官司打不打得赢没所谓,告了,再告,反复告,都不求打赢官司就求折腾死你,普通人哪耗得起如此折腾?
美帝需要大公司先充分举证,被接受了才能,否则连立案都不行。
ilikekindle
2016-04-16 16:51:20 +08:00
@Daddy 以前就有人评论说,以“造谣”的罪名抓人、关人,目的不在于打击谣言,而在于形成寒蝉效应。

看到那些为阿 x 洗地的,想起来有人说:很多在国外看起来不正常的现象,我朝人民都认为是正常的,其实归根到底,是我们人人都不正常。
Felldeadbird
2016-04-16 16:55:36 +08:00
一下子身价涨到 1000 万,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但是这件事不感觉对 阿里造成什么影响啊。
1.该用你的产品的人,肯定会用。
2.不会用你的产品就是不会用。
3.即使你的加密方式全宇宙最牛逼,总有公司的老板患有妄想迫害者,数据不放在自己公司的电脑,就是不安全。

所以我论证,这是炒作。
frittle
2016-04-16 16:56:51 +08:00
个人不偏向任何一方,也不肯定真相是否如阿里员工事后所做的澄清一样。只是想说如果加上“疑似”就能把自己撇清事后不用负责,那么以后敌对方甚至路人要恶意造谣中伤某公司 /产品 /人是不是加上“疑似”就可以完全免责?消息在网络上传播的速度很快,发言应当谨慎,尤其是涉及比较严重的事情。
int64ago
2016-04-16 16:59:49 +08:00
这。。目测会留下阴影,一辈子不敢说话了

哈哈
binux
2016-04-16 17:02:29 +08:00
让他起诉去呗,只要愿意付诉讼费的话。
说好的法制呢?你要言论的自由,就不让别人有起诉你的权利了啊。
sox
2016-04-16 17:03:26 +08:00
擦,@DIYgod 说好的给我寄明星片呢!
plqws
2016-04-16 17:04:52 +08:00
@frittle 「网络上传播的速度很快」、「涉及比较严重的事情」、网民喜欢无脑跟风、可能会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难道就要压抑曝光行为吗?棱镜门的影响那么大,难道要斯诺登在意识到这点后保持沉默?…就是说人们应该主动放弃怀疑和讨论的权利?细思恐极。
Biwood
2016-04-16 17:07:04 +08:00
即使有人“造谣”了,阿里能证明他们的损失数据么,真是逗,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喜欢以“造谣”为借口来封口了,好像法律程序都不存在一样
windfarer
2016-04-16 17:11:24 +08:00
正面刚,不要怂!
ipeony
2016-04-16 17:16:59 +08:00
群主好几天没露头~@DIYgod
debiann
2016-04-16 17:34:53 +08:00
@plqws 曝光也要按照基本法,不能听得风就是雨。斯诺登手握足够的证据,当然可以曝光。最近很火的 paper ,那些记者也是拿到手后又调查了一年再曝光。拥有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的精神虽好,但也要拿出专业的水准来。
Kirscheis
2016-04-16 17:48:05 +08:00
哈哈哈,“我们就此已向警方报案”,感觉 @DIYgod 才是需要报警的那一边啊
另外我就说怎么一直感觉这种风格浮夸的诉讼有点眼熟,谷歌了一下

老太称被灯砸索赔 1000 亿 - 北京晚报 - 京报网
http://bjwb.bjd.com.cn/html/2015-09/22/content_313766.htm

等法院宣判看结果吧,我觉得撑死赔个 10 万 2333
frittle
2016-04-16 18:20:11 +08:00
@plqws 所谓谨慎,不是指怕承担后果而沉默,而是指应该持有经过谨慎验证的证据。斯诺登公布的是确实的证据,而不是“疑似”的证据。
plqws
2016-04-16 18:24:58 +08:00
@frittle 没有「绝对可靠」的证据,例如当事人 @DIYgod 他的截图,本质上也可以当做证据,只能说他和斯诺登的证据「被证实」的程度不同而已。

**然而我只是想要把鸵鸟心态批判一番而已,不想扯到什么证据的可信度上。**
blackimpl
2016-04-16 18:31:50 +08:00
这下哈哈了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27155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