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打字速度多快?

2016-06-13 16:29:59 +08:00
 PeterPanX
作为互联网从业人员,打字速度其实极大的反应了一个人的工作效率,那么大家的水平怎样,我在线测试了一下,大概 60 个汉字 /min 吧,主要是浪费在错别字的删选上了。请回复大家自己每分钟的汉字输入量作为参考
968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79 条回复
Tinet
2016-06-13 18:16:22 +08:00
60/min ,正确率 97%
jydeng
2016-06-13 18:17:43 +08:00
@ouqihang 以前上学的时候,用金山打字通学的盲打,慢慢就习惯了,能够记住整个键盘的布局,包括功能键。
xspoco
2016-06-13 18:18:57 +08:00
现在输入法太智能。。词老是会选错。
zhujinliang
2016-06-13 18:23:04 +08:00
@ahillgian 唉,几乎所有的键盘都只支持 USB full-speed , 12Mb/s 的速度太卡了
misaka15
2016-06-13 18:52:29 +08:00
英文以前最快的时候是 400/min ,中文是 110/min
ncisoft
2016-06-13 19:09:35 +08:00
码农打中文溜有什么用, naive
xuwenmang
2016-06-13 19:20:35 +08:00
要打什么都不知道,打再快有何用
zooandzoo
2016-06-13 19:23:44 +08:00
打字的速度快慢要看灯是开的还是关的。
Lucups
2016-06-13 19:33:30 +08:00
@zhujinliang 太狠!

@ncisoft Yep !我中文速度要比字母慢一大截,也许是 Mac 下的拼音输入法不够好用。。。
BOHO
2016-06-13 22:01:56 +08:00
打字必须看键盘
tabris17
2016-06-13 22:06:22 +08:00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这样子
expkzb
2016-06-13 22:10:34 +08:00
初中有打字课,拿打字机练的,导致现在打字(英语)飞快
但中文打得不是很快,网上测试一分钟也 60 个字的样子
loading
2016-06-13 22:12:29 +08:00
我不是编辑,对打字要求不高,谢谢。

我主要时间用在思考上。
ncisoft
2016-06-13 22:38:45 +08:00
@Lucups 我在网吧见过神人盲打智能 ABC ,输入法不好不算是很好的理由
openroc
2016-06-13 23:54:59 +08:00
Hello1995
2016-06-14 00:37:10 +08:00


绝无 PS!
YYYeung
2016-06-14 00:53:27 +08:00
这让我想起一则关于大学某位老师的自述:“我这人说话就是比较直,你们不要见怪。我有个亲戚是当 XXX (这里我忘记了,但主要工作是打字的),他知道我是做计算机这行,要经常对着电脑打字。有天,他问我打字有多快。这亲戚知道我打字比他慢之后,得意地笑了,我就很不爽,于是我就直接说:'所以你就当一辈子的打字员。'然后我们都不说话了。”
msg7086
2016-06-14 02:03:40 +08:00
聊天的话打字比较快,快的时候大概能打到 100+/min 吧。其他时候打字都需要思考,不可能打那么快啦。
jsq2627
2016-06-14 04:36:14 +08:00
好久没刻意测试过打字速度,今天测了下破了个人纪录

英文 92 WPM


中午 132 WPM
jsq2627
2016-06-14 04:47:18 +08:00
学盲打关键得靠自己下决心去练习指法。十指每个指头都有对应的键位,包括左手小指按 shift 还是右手小指按 shift 都有讲究。两年前开始练习标准指法的,大概三四天时间基本就能回到甚至超过原来的打字速度了。
后来又练习了 dvorak 键盘,从一开始 8WPM 到现在 90 多 WPM ,花了一年半时间。
中途顺便练了双拼,双拼非常容易掌握,又能大大提高汉字输入速度(特别是在移动端),非常值得去学的。我用的微软双拼方案。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28538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