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给我科普一下 h.265?

2016-07-30 22:12:44 +08:00
 Tony1ee
Google 一大顿没找到看得懂的全面讲解
H.265 性能如何?有何利弊?对设备有何要求?解码消耗资源多吗?有哪些成熟的实际应用?对日常生活有何帮助?
363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7 条回复
realpg
2016-07-31 09:50:10 +08:00
不用专门去说 H.265
除非人类的数学突然技术爆炸前进了一大步,各种压缩算法都是小改革
套用视频上来说,能维持高画质的同时码率很低,算法复杂度大抵是更大的

H.264 就是,想在低功耗或者低性能设备上完成解码,主要靠专门的硬解芯片,或者 GPU 内集成硬解能力
seki
2016-07-31 09:55:31 +08:00
性能好,效率相较 h.264 高,但是编解码消耗资源也更多
目前还处于普及阶段,在成为下一代的主流编码格式方面,还有竞争者 vp10
一个视频编码器对日常生活有啥帮助?
msg7086
2016-07-31 09:57:08 +08:00
H.265 性能如何?
> 什么性能

有何利弊?
> 采用更多技术,压缩速度更慢,信号保真更好。

对设备有何要求?
> 需要支持 H.265 。

解码消耗资源多吗?
> 多。

有哪些成熟的实际应用?
> 压片算吗?

对日常生活有何帮助?
> 让你下载的小电影更清晰。
SeanChense
2016-07-31 10:01:31 +08:00
楼主这即将迈入大学,很多东西不用着急着去理解明白而是先打好背后的基本功。
你想知道 H.265 就先学好高数,学好傅里叶变换,到了数字信号处理学好离散余弦变换你的所有疑问都能迎刃而解。而现在就算你能懂你问的这些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也许我是说也许,等到你真正学到这些的时候又心浮气躁觉得自己比身边的人什么都懂知道个一知半解不好好学,这才是最亏的。
zhujinliang
2016-07-31 10:06:31 +08:00
记得 iphone6 开始 Facetime 就支持 H.265 编码了,可以用一半的带宽获得和之前差不多的视频质量,在按流量计费的网络使用很有意义
还有使用 H.265 编码,可以用可接受的带宽实现 4K 视频直播
zpole
2016-07-31 10:14:16 +08:00
相同画质压缩率高,压缩,解码消耗资源多,目前支持硬解的芯片较少
lbp0200
2016-07-31 10:24:22 +08:00
联发科比较新的芯片已经支持硬解码 h265 了
ryahcs
2016-07-31 10:54:23 +08:00
简单来说就是压缩率高 体积小,与 H.264 相同体积下可以获得更高的画质。
ivmm
2016-07-31 11:12:53 +08:00
据说 TMD 要授权费用
xiao201261
2016-07-31 12:18:01 +08:00
授权费用永不封顶的一个玩意

其他的话 dalao 已经解释了
hjc4869
2016-07-31 12:24:17 +08:00
HEVC 授权费确实永不封顶但是各厂商已经交了你不用白不用啊……
xmoiduts
2016-07-31 12:39:43 +08:00
码率折半,压片慢 5 倍。
Valyrian
2016-07-31 14:20:25 +08:00
<amp-youtube data-videoid="hRIesyNuxkg" layout="responsive" width="480" height="270"></amp-youtube>
msg7086
2016-07-31 15:40:05 +08:00
@Valyrian 没提编码器和参数就比画质,感觉在耍流氓啊……
Valyrian
2016-07-31 16:08:00 +08:00
@msg7086 比的是标准。。不要在意细节。。
msg7086
2016-07-31 16:19:50 +08:00
@Valyrian 比标准的话其实应该比 PPT 。
实际画质完全看编码器的调教和发挥,还有压制者自己的参数调教。
高手和新手拿同样的编码器都能跑出明显的差异来。
Tony1ee
2016-07-31 16:31:29 +08:00
@Valyrian 这个真的很有用!感谢!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29605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