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到底是不是公司企业正常现象?

2012-08-06 20:43:29 +08:00
 iqav
我非常讨厌加班,换我是老板的话我也不会轻易让员工加班。
----------

我假设把加班现象划为公司的健康状况来看。
健康的:公司极少加班,偶然加班也按国家规定发放加班费
良好的:公司很少加班,但加班费不一定按国家规定,只少不多
亚健康:公司经常加班,并宰割加班费,在加班时间上动手脚

病态的:加班已成常态,上司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上动手脚,员工超负荷工作,加班费很少
肿瘤变态的:上司以不正常手段干预,或没有合格管理能力,导致公司企业不能正常运作,员工超负荷工作,加班费很少甚至乎没有。
--------------

为什么很多事情一到了中国就会畸形,我觉得中国的环境很适合肿瘤的生长。
一家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公司,应该很少有加班现象才是,正常上班时间可以让公司正常运转。这样的环境对大家都好。可是咱身边太多公司是使出挤奶的劲,就差把祖宗的灵魂都使出来了。
---------------

可是我一个打工的,有什么能耐。如果社会有一些工会组织之类,且成得了事的就好了。起码可以规范下工作时间。加班太烦了,厌恶加班。
295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6 条回复
wenhuacn
2012-08-06 22:05:33 +08:00
加班的情况也分很多种:

有的是创业的热情和焦虑
有管理水平的低下造成
有交通错峰的
有扮演忠诚
有蹭空调和晚间打的费的

对于IT 行业,有时候大家习惯了加班,我认为比较好的办法是,平时允许适量加班,但一周4天工作制,给出一天时间让程序员放松,休息或学习

另外,对于平时延长时间的加班,我觉得还是不给加班费为好
hzlzh
2012-08-06 22:17:33 +08:00
不管你是如何划分的,我们公司不鼓励加班,但有时没做完我回家继续敲,一边听歌,一边code,自己调节吧。
楼上说的也不错
myang
2012-08-06 22:20:19 +08:00
好多制造业的工厂不加班还会遭抱怨
soolby
2012-08-06 22:26:55 +08:00
现在公司都培养主人翁概念,我下班5:30 按时走,几乎很少多留,但是回家以后吃完饭,邮件继续处理、各种文档各种需要的东西继续做,也是一样,也没有一句怨言,之前在follow5 半夜还会借到“你懂的”的各种来电。。。

把握好心态就行,还有你可以搜集公司要求加班不给加班费的证据、比如打卡记录、比如加班邮件等,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诉,一般会赔偿,胜诉率很高。

我很建议你这么做,因为你既然发了这个帖就证明你不适合....你得到了你想得到的,公司解雇了他们不需要的员工,双方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chairo
2012-08-06 22:34:56 +08:00
@soolby 加班时候都是主人翁,其他时候只是员工……
iqav
2012-08-07 00:46:32 +08:00
@wenhuacn 创业热情 激情和交通错峰,和一些自愿加班的,可以理解,不过我想更多公司是“强制”加班,潜规则要你加班。公司打的是擦边球,规定多少点以后才开始算加班费,报销交通费用,而在下班与这点数之间时间也不多,不足你往家来回跑,这段时间很尴尬,留在公司也不是,回家也不是,多半也会被无奈留在公司。

而且吧,很多公司,公司也仅是工作的地方,没有生活之类的设施(浴室 睡觉休息),所以留在公司也干不了什么,只能工作。

我之前上班,只要一下班我就总想回家,哪怕把工作带回家做我也乐意,我有这种情结,如果下班了继续呆在公司,心里会很不舒服,一点心思也没有。当时拿的工资也很微薄,什么动力也没有。

http://www.cfi.net.cn/p20120513000082.html
我看了这篇文章,在这样大环境下,加班的确是挺无奈的事。但如果公司合理对待加班这事,我想对大家都好,员工也有家庭,也有私人生活,也需要休息。那些刻薄的加班制度,通宵达旦地干,休息不足,长久这样下去,员工的生产能力会下降很多。加上城市的交通压力,坐一趟公车地铁也是挤到要命,回到出租屋也是昏昏暗暗。让人辛酸,我觉得低阶层的打工族根本没有什么生活可谈,他们使命就是拼命赚钱,然后给家里,自己命项支出,一切都是为了工作,谈不上正常的生活。熬得三五年,不残也废。

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但是加班并不代表美德。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4442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