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进行时

2018-12-23 10:03:58 +08:00
 hanshijun

适逢这两天考研,有一点感想,随手记录了下来,本人大四抠脚中,有老哥有其他见解,欢迎交流

——————

图 JUN0620

考研,一个在大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

甚至在学校里不是很熟的俩人碰面,无话可讲,只得用一句“你考研吗?”相互寒暄,缓解尴尬。可见,“考研吗?”和“吃了吗?”一样,已经渗入大学生活的里层。

考不考研,很多同学对于此很是纠结,究其根源来自于一个问题:值不值?

关于“值不值”,和价值观有关,每个人的希冀不一样,所以对于收获的理解也不一样,这里就不引申开去。只从世俗的角度谈一谈大多数人最关心的:在经济上,它值不值?

读研这件事,在不同层次的学校,热度相对有所差异。对于非 985/211 的学生,夸张点说,等同于一次鱼跃龙门的机会,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很讲究身份的国度里,不在一个圈子,人家不一定愿意带你玩儿。

如果说考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保研就称得上是独步阳关道了。在档次较低一点的学校,保研其实没有那么的难。关键在于,觉悟要早,最好大一就制定好规划;其次,要有策略,不要靠蛮力,多理解吃透学校保研政策。毕竟,在我这样的学校,大部分人是不会努力的,所以能和你竞争保研机会的人,少之又少。这些道理,也是我现在临近毕业才明白的,算得上一大遗憾。

大部分人,难以成为保研的幸运儿,那么真枪实弹地通过应试,也是一条坦途。相较于高考,我认为它的难度降低了,此难度非局限于卷面难度,更在于下面几点。

首先,你有了选择的机会,去挑选你所感兴趣的,擅长的专业;其二,你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与休息时间,这让你能够拥有自己的节奏,不再像高中那样被老师使用同一条缰绳驱赶在同一条赛道上;其三,竞争者相较于高考少了很多,因为在大学放养状态下,约束自己变得更难。即使有大量应届生选择考研,其中很多都是佛系选手。

所以,如果诸君确定了读研,无论是想保送还是考取,务必趁早。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如果你在犹豫,不妨接着往下读,我的一些自身感受。

利益相关:我非 985/211,没有读研。

对于高考失利的学生,亲朋好友必以读研安慰之。当我来到这所学校,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我大一就自己决定不读研。

原因有两点,第一,我觉得我的心理产生了问题,变得惧怕考试与做题,虽然我不厌倦学习,但是我厌恶学校。第二,我那时幼稚地信奉能力至上的理论,可能也是应激后心理产生的自我保护措施吧(笑

由于我那时决定不读研,又比较自我,所以大一就挂科了。日后,我对学院学校渐渐熟悉,产生了保研的想法,但挂科直接成为了我的命门。但是那时我也仅觉得是遗憾,现在想起来,其实是硬伤。后来,实习工作后,身边的同伴几乎都是名校的硕士,还有海归,相处比较融洽和愉快。那时,会由衷地产生一种淡淡的自卑感,有一种硬件跟不上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很难描述的,打个比方,就像是 CPU 和 GPU 的差异。

曾为坚定的不考研簇拥着的我动摇了,那时暗暗决定,如果我实习不能转正,我就回去准备考研。不过最后拿到了校招 offer,所以我不会再回去准备考研。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短期来看,这是一个好事,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不知道。

这件事让我反省了一段时间,我在想,那些鼓吹学历无用论的人,到底是什么居心。是目力所及有限,真的这么觉得;还是主张无为而治,寡欲清心;难道说,其实还是另有阴谋?

当然,我也不是非此即彼,鼓吹学历至上。空有学历,自我拓展不够,这样的人,着实也不少。对于他们,起步固然有优势,但是后面的路,可能越走越窄。一家之言,具体怎么看待,看各人理解了。

前段日子回学校,和俩朋友吃饭,他们正在准备考研,但是虽然上了这条船,还是比较茫然,我给他们讲了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他们顿时信心大增,干劲满满,直接把单就给买了(笑

回到文章开头关于“值不值”的讨论。

如果你本科不错,大学也没有混日子,想接触社会;如果你本科不太行,但是客观上讲,很有自己的规划和执行力(重点:客观)这些同学,我觉得可以早些进入社会,将更多的精力去用于发展。毕竟早晚都要进入社会,不如取得先机,积累经验。

如果你本科不太行,比较迷茫,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那么不妨将考研设定为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有所收获。想通了,如果觉得读研是你想要的,那么顺势下去,不至于之前的时间被完全浪费;如果觉得读研不适合你,那么中途放弃也无伤大雅,去追求其他你所想要的。总而言之,尝试一下,可能赚,可能不赚,但不会亏。

此刻,考研正在进行时,考场内外仿佛两个时空,虽然现在考研本身于我毫无波澜,但是还是写下了这篇,希望提供给后进者另一个迷茫时参考的维度。

此外,祝此刻正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同学取得佳绩,尤其是请我吃过饭的那两位朋友。

252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31 条回复
d3vil
2018-12-23 10:10:03 +08:00
本科 211 双一流,大二下和大三整一年混日子,本来今年二三月份犹豫考不考研,但是想了想自己的状态,也考不到什么好学校,遂放弃考研,出来工作。
d3vil
2018-12-23 10:10:44 +08:00
犹豫到七月份才出来工作的
didilong
2018-12-23 10:26:24 +08:00
今年考研人数增长了 20%多。
rayhy
2018-12-23 10:48:21 +08:00
我感觉 V 站目前倒是没几个人鼓吹学历无用论,V 站普遍观点是国内大部分研究生无用,最好出国读。

另外,保研真的简单吗。。
p2pCoder
2018-12-23 11:00:53 +08:00
国考岗位数一下减了一半,省考及其他体制内的岗位考试也会跟上
考研竞争应该会越来越大
d3vil
2018-12-23 11:04:44 +08:00
@rayhy 保研没你想的那么难,如果你身边经历过这样的事你就会知道,我是有看过经历过才这样说的。
wsyzzz
2018-12-23 11:07:23 +08:00
@rayhy 保研资格这个事就跟学历(原话是女人的胸,有物化女性之嫌,匿了匿了)一样,你有了才有资格说没用或者简单
rayhy
2018-12-23 11:17:34 +08:00
@d3vil ,
@wsyzzz 我是最后一名保研的,保研前还准备考研 2,3 个月。。反正尽管我们学校 20%保研,但是我感觉保研还是很难的。加权得 85+,3 年不敢懈怠呀。
stellar
2018-12-23 11:20:30 +08:00
所以很多人认为国外一年两年的水硕比国内好吗,我个人觉得还不如
laike9m
2018-12-23 11:21:03 +08:00
很多人考研无非是推迟就业压力罢了。看到一个数据说今年考研人数大幅增长,很明显是因为就业环境不好了。
coderluan
2018-12-23 11:50:03 +08:00
能考虑值不值,那样读不读都可以,但是很多人读研其实是因为什么都没考虑,这种我是坚决反对的。
sadscv
2018-12-23 11:58:53 +08:00
@laike9m #10 还有原因是这两年开始搞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将以前想读在职硕士的目标人群纳入研究生入学考试范畴,导致统计口径产生了变化.
SeaRecluse
2018-12-23 12:01:04 +08:00
@d3vil 保研看学校的,鄙人野鸡本,计算机不是强势学院,保研名额只有 2%,结果我刚好因为种种原因(fu*king 学生会)成为了 2% + 1 XD,想了想家里没矿就出来工作了。
HBpencil
2018-12-23 12:05:59 +08:00
是的,我校本科一般。保研反而不难,当然。我没读研
cwcauc
2018-12-23 12:21:42 +08:00
啊下午专业课跨考计算机很慌
w353825
2018-12-23 12:26:59 +08:00
上午数学考崩了....
laike9m
2018-12-23 12:49:46 +08:00
@sadscv 你说的也是原因之一,不过非全日制从 2017 年开始实行,并不能完全解释今年的“激增”:

>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9 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 290 万,较 2018 年 238 万,激增 52 万,增幅达到 21.8%,成为近 10 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

所以我个人人为主要原因还是就业形势。
XOXO360
2018-12-23 12:51:54 +08:00
@laike9m 明明是只招研究生或者 985211,本科不是 985211 的只有这一条路走……
laike9m
2018-12-23 12:55:10 +08:00
@XOXO360 考到 985/211 的又有多少呢?话又说回来,就业单位对学校要求越来越高,本身就说明形式越来越不好了,这才是本质原因。
XOXO360
2018-12-23 12:57:13 +08:00
@laike9m 本质原因是高学历员工抵税,拉投资。如果野鸡本就能有好工作,谁还去考研?在职研究生和就业关系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52012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