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讨论一下美团和饿了么 APP 监听用户录音吗

2019-03-19 09:35:48 +08:00
 eternaldzw
日前 IT 时报报道称他们记者耗时 3 个月模拟用户场景,发现美团、饿了么等外卖 APP 疑似偷听用户对话,以此进行外卖信息推送,准确率高达 60-70%。不过美团、饿了么随后回应称偷听用户录音之事不存在,没必要也没技术条件。

是否真的如他们回应说的打不到技术条件?
916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64 条回复
morethansean
2019-03-19 12:26:23 +08:00
至于楼上说语音识别精准还拿 OK Google 之类做例子的,楼上也说了,先不说亲儿子上 OK Google 的识别率了,怎么降功耗的心里没点儿数吗?根本不是一个可复用的所以扩展关键词的能力。那些口口声声说语音识别精准这个就随便做的,要么就是完全不懂技术的圈外人,要么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键盘侠。
Alexander321
2019-03-19 12:28:10 +08:00
监听录音来分析推荐就算了……这费力不讨好的推广还不如无门槛优惠券实在
lyminghao
2019-03-19 12:28:35 +08:00
饿了么这几天一直给我推荐南京大排档,然而我并没有订或者搜或者聊过这家店,这种情况太正常了吧,甚至都不会有人注意到。

不过如果我这几天刚好要去这个店吃饭了,那好,饿了么石锤监控我的生活了。

是这个道理吧。。。
phy25
2019-03-19 12:33:49 +08:00
随手贴一个报道链接,不能助长这种复制粘贴新闻不给链接的风气: http://www.it-times.com.cn/a/hulianwang/2019/0318/26700.html
marsgt
2019-03-19 13:54:10 +08:00
@icyalala
嗯,我只是简单的从录音技术上论证下,实际上应该还有更多方面都存在问题。。

另外有一点没说的,如果平时注意扩充下自己的认知领域,大概能想到是哪方面是可以发力的。
经济学上有“路径依赖”这个概念,说白了是贝叶斯概率里的一个东西,简单来说就是以“没有信息”为基础,通过累积获得的信息一点点预估未来状态的一种技术(非学霸,欢迎纠正补充),现实生活中经济学和情报学都有在用,我觉得推荐系统如果以它作为技术基础,也完全不奇怪(前端,这块具体没研究过,欢迎指正😛)。

再者,我在另一个话题里,说过隐私是另外一个话题,目前这个只要证明(录音)在技术上并不划算就够了(当然,如果怎么说都非得归结为阴谋的话,那就真没得聊了🤷‍♂)。公众隐私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某个公司,而是 zf 对于民众的“数字监督”:一方面是公众信息的数字化联网,比如国外选举里数字化投票系统频繁被攻击的问题,还有 zf 数据库遭攻击导致数据泄露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 zf 越来越强的审计 /监管需求,要求公司必须对数据进行备案,还有就是允许安全部门可随时访问,这些都是问题,并且也是全球性的问题。当然我不否认公司对于隐私也是会收集的(因为本来就会收集数据),但我想说的点,数字时代,信息的收集本身会成为常态化,隐私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的非法获得和泄露,关键是怎样确保知情权(简化告知),以及怎么防,这才是关键。
marsgt
2019-03-19 13:59:21 +08:00
歪个楼,准备看《脱欧·无理之战》
(知乎相关讨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8945100/answer/619799811

要说阴谋,新型政治形态,意识操控,这才是阴谋啊。
xiaomimei
2019-03-19 14:03:02 +08:00
没 root,没给麦克风权限。而且这么多用户全都监听,那数据量谁能顶得住啊
xiaomimei
2019-03-19 14:03:53 +08:00
自我感觉智能音箱这种才最恐怖。。明明白白的 24h 监听
marsgt
2019-03-19 15:37:40 +08:00
@xiaomimei
上次看老外众酬一个项目特别好玩,在智能音箱上装个“蘑菇”,相当于给它的麦克风加个隔音的锁,使用特定的口令开锁然后智能音箱才会开始接收指令。
NeonCyberpunk
2019-03-19 15:52:09 +08:00
虽然这么多人信誓旦旦说技术上绝对不可能实现,但实际上这种监听的事在不断发生

而且最迷的是你明明把麦克风权限全关了外卖购物一类的应用仍然可以极大概率给你推送你口中提到的东西

对了我用的是 8p
kuhung
2019-03-19 16:10:45 +08:00
这里面有个东西要搞清楚:是因为你说了,系统才推了;还是因为这个东西早被系统捕捉了,同时该物品再到你意识里,再到你说出来... 这里面有强因果吗?我想是没有的。除非能保证这人被隔绝,不接受一丁点外界资讯。
dragon11
2019-03-19 16:14:30 +08:00
权限给禁了的表示:为什么要讨论?
JohnChu
2019-03-19 16:20:42 +08:00
@helionzzz 饿了么有 pwa 版本了解一下
eternaldzw
2019-03-19 16:25:03 +08:00
新闻最后测试的结果其实挺玄学的,按照之前的说法都是推荐算法的结果,那新闻最后的描述:“也正是今年 1 月之后,饿了么上再没有同类现象在测试中被发现。 ”
这个说法应该那什么来解释一下咧。
其实这个新闻一出来我就检查了下权限,该取消的都取消了。。。
abenx
2019-03-19 16:33:58 +08:00
我是 android 研发, 自从做了这个,就把手机换苹果了, 国内安卓环境太恶心了.我们需求里有很多灰色需求,甚至触红线了,没办法.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拿到了用户的一些隐私信息(包括照片通讯录),一般 2 个工作日内就分析完
YenvY
2019-03-19 16:55:58 +08:00
建议楼上自爆一下公司
g22k
2019-03-20 04:39:14 +08:00
他们 2 个可能是没有技术条件,可是大厂有啊。
可以说国内厂商在某一方面可是一家人。

这几天我在购买收纳用品,每个 app 都在给我推相关商品、视频、文章
sysdzw
2019-03-20 09:44:24 +08:00
这根本不奇怪,技术越来越先进了,要做到真的不难
taby
2019-03-20 10:10:23 +08:00
@morethansean 你说的是幸存者偏差吧。可是再热门的商品,在淘宝按门类和品牌,也有几千几万个,为什么能第一时间恰好推送过来的是它呢?
morethansean
2019-03-20 12:14:22 +08:00
我的意思是,推荐算法都是基于各种人群标签啦等等来的,他能推荐给你的东西本身就是和你同类高度契合的东西,这些东西经常出现在你的身边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54602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