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还能正常行事的,是拥有一流智慧的人

2020-07-11 17:10:05 +08:00
 KunMinX

种种迹象表明,孔子的意识层次 其实在尊重层以上。“道德” 是他为皇帝出谋划策重塑社会的工具。

现在回想起中学读过的《论语》:

马槽着火了,孔子先问的不是马有没事,而是人有没事;

提到学生颜回的时候,说颜回不迁怒;

遇到三季人在门口争辩,就立即承认对方的正确,把精神胜利让给对方 ...

这些可都是有 人格平等的意识 兜底才会说的话、做的事。

而我最觉得遗憾的就是,孔子未曾将 对人与世界的高维度认知 体系化地输出,甚至连《论语》本身都是后来的弟子东拼西凑的。

而他留给后人的,却是 “三纲五常” 之类的糟粕。

道德是存在感层的东西,是不以尊重人为前提的、将人给物化、工具化的东西。

一个普遍有人格平等意识兜底的群体,是不需要 “道德” 的,他们富有同理心,知道生而为人的本质,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边界,知道保持尊重而不越界,知道主观的言论十分越界和冒犯因而懂得克制自己,不为服务自己的私欲而去物化并消费他人 —— 这些可不是什么 “道德”,这些可都是 实打实的对高维真相的确知,确知自己和他人都是人,这一最基本的事实

那么我们这个社会需不需要道德呢?

毫不客气地说,其实不需要。

鲍 x 明事件、苟晶事件,各种事件中权益受到侵犯的人,他们的权益有因社会各界的道德谴责而得到保护吗?

其实没有,或者说,收效甚微。

与此同时,道德恰恰成了低层次的人满足私欲、伤害他人的工具,这些人基于道德观念无意识地将人设强加到他人身上,从而理所当然地对他人实施越界侵犯。

“你是开发者,你就应该 xxxx”

“你是女朋友,你就应该 xxx”,你就应该是处女,你就应该是保姆,你就应该 xxxx

“总之你不是人,不把你当人,不承认 你身为人 这一最基本事实。把 社会价值标签 /人设 /身份 强加给你,你就是这个,从而你就该是这个东西该有的样子来表现,来服务于我”。

文末再次借王垠的那句话,“人们不是不能知道,而只是不知道”,人格平等和尊重,这一最最基本的、兜底的认知和意识,2020 年了,不知道的人仍然大有人在,这确实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现状,也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现状。

2000 多年前,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具备这样的意识,孔子明明是知道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呀,而苏格拉底更是直言不讳 —— “认识你自己”。

阳光底下无新鲜事,世界上的每个角落无不如此。

只要人们不认识自己是谁,人们的精神世界便永远得不到开发,取而代之的是陷在低层次的精神活动中,大玩身份认同、精神胜利的游戏,相互斗争、心态失衡,乃至只能做些不用动脑子的体力活、做待宰的羔羊。

614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59 条回复
imdong
2020-07-11 17:14:45 +08:00
也有可能是墙头草或左右逢源的“聪明人”,正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当然,“聪明人”也是有智慧的人。
Devilker
2020-07-11 17:16:50 +08:00
相信 2020 还是影响了有一部分人,更加认识了自己。
GreenDam
2020-07-11 18:59:59 +08:00
拿王垠来谈人格平等和尊重就有点迷惑
lv2016
2020-07-11 19:13:29 +08:00
“而“三纲、五常”的说法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根据“天尊地卑”思想,明辨了三纲五常,称“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又循“阴阳五行”说,确立了“纲常”理论,孔子曰:“天数右阳而不右阴”。又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后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定“三纲”之说。”--摘自维基百科。

我觉得“而他留给后人的,却是 “三纲五常” 之类的糟粕”这句有些问题。在我的认知中,大部分这些对他言论的解读都是从解读者各自的利益的出发的,很难说这就是孔子本身的想法。
KunMinX
2020-07-11 19:19:13 +08:00
@lv2016

感谢你的分享和补充。如果是这样,那其实就更遗憾了,因为就《论语》中记载的这些迹象不难看出,他是历史上具备人格平等意识的一个名人。
rayhy
2020-07-11 19:22:06 +08:00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微博上日娃爆出的果子狸...,在微博上说怀孕怀的是寄生物,建议打掉,大人最重要。在其它平台上又分享自己安胎时的紧张心情,特别担心孩子生不了。。。
ys0290
2020-07-11 19:37:11 +08:00
@rayhy 一个网管知道个什么🤔
newtype0092
2020-07-11 20:12:33 +08:00
感觉你在偷换概念,把道德等同于道德绑架。。。。
Laforet
2020-07-11 20:29:31 +08:00
@rayhy A 是工作,B 是生活。能够不加思考完成命令是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必须技能。
KunMinX
2020-07-11 20:43:11 +08:00
@newtype0092

你主观感觉是你主观感觉,不关我事,也没有讨论的前提。。。。
across
2020-07-11 20:48:20 +08:00
emm,也许孔子没系统化输出。
但你好歹也系统化了解下伦理道德在说什么。而不是想到什么就去网上搜只言片语凑文章。
KunMinX
2020-07-11 20:53:53 +08:00
@across

你有什么观点可以自己提出来,作为补充,而不是指望我去修正,“我是作者,我就应该?”
geniussoft
2020-07-11 22:03:02 +08:00
很有道理。
道德无非是法律的延伸,统治的便利工具而已。
dcj1112
2020-07-11 22:08:57 +08:00
作者你好,在打字的时候,我脑海里其实有很多想法,我列举如下:
1 、我认同你的标题,但标题跟文章有啥关系呢,我还以为是拥有自我辩证观点的人属于智慧之流呢,但是内容居然是谈道德、尊重与层次的问题,额,我被标题党骗了,又是搞推广的,可恨!
2 、作者只是在传播自己的思想并不是来求认同的,我只需试图了解与理解即可,我没必要先入为主的点评,还是不评论了吧,不然我也是在求认同,根本没法交流。其实,我是理解同层次交流的内涵的,但是并不能强调或者要求别人都跟我同层次,我更注重的是传播或者传达我所要表达的信息,而且是对方能够理解的,能尽可能接受的信息。
3 、道德不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无形规范嘛,既然是不成文的约定,那只有都是遵守约定的人才能达成共识,才能用一样的思维逻辑分析、观察和理解现象与问题啦,那么不尊重约定的自然就有些“异类”无法做出一致的约定啦,就好像公司培训员工同意学习“4M'分析法一样,员工之间形成一种”4M“思维,然后处理工作问题,道德也是如此咯,不知作者搞这么复杂干嘛。
4 、算了我还是不”炫耀“我的思想了,明哲保身,看看就好,毕竟是网络,何必太认真。

我想作为一个普通人都会从不同的而角度产生不同的看法吧,世上不存在那种看问题思考只有一个角度一种看法的”死脑筋“吧,既然有很多中看法,最终被表露出来的应该是主体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的结果啊,这也是我个人看法啦,一家之见,不能以偏概全啦
reus
2020-07-11 22:13:52 +08:00
不知所谓
jfdnet
2020-07-11 22:15:30 +08:00
律他的叫法律;律己的叫道德。

所以,楼主,道德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

非要给别人传授道德的人,非奸即盗。
newtype0092
2020-07-11 22:33:23 +08:00
感觉你连正常跟人交流都不会,还想输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真的无聊。。。

声明:这是我主观感觉,不关你事,也不想和你讨论。
KunMinX
2020-07-11 23:07:25 +08:00
@dcj1112

是的,谢谢你,以特别的方式分享内心的独白,是个很有趣的分享。

对我来说并不能说是复杂,而是睁开眼就能看的到的,一整个立体的东西。我顶多多出来了我分享一下,而不指望人人皆懂,更不在意他人的认同。

主观感受是每个人自己界限内的东西,搬出来放到公共领域来讨论的,务必是有一致公认的背景来做前提,否则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界定各自在谈论的是什么,也就失去了讨论的前提。
KunMinX
2020-07-11 23:16:02 +08:00
@jfdnet

我不是很明白。就像 “勉强”、“大丈夫”,在中文和日文中分别是不同的含义。

文中谈到的道德,即将具体的人视为抽象化的功能、工具,例如 司机、服务员,这本身是社会高效分工所需,

而如今我看到的现象是,人们错把身份看做是自己,或是在他人强加身份的情况下,迷失了真正的自己,从而自我认知紊乱,处于风雨飘摇的内心状态,无法主宰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今天发表的这篇,我自认为是比较满意的,只不过它其实是有上一篇来作为前置知识铺垫的。上一篇我没有在 v 站公开,所以如果有造成不理解的地方,我很遗憾。
Nerv
2020-07-12 00:00:48 +08:00
单独谈谈苟晶,楼主是没关注后续事件的进展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8919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