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了半个月的实习生提桶跑路了,怎么适应?

2020-08-12 00:55:33 +08:00
 Shook

半个月前面试了好多人(大三学生,学校认识 CTO,推荐过来面试)。

因为他们基础都挺差的,面试的时候我基本就是问一些问题,再适当引导一下,让他们现场思考,看看脑筋转的快不快,再来就是看看沟通能力怎么样。 最后是给两个初出茅庐的大三学生发了前端实习 offer 。

我收的人,也是我来带,每天我的任务就是轮询他们的状态,然后给他们讲讲基础,讲讲他们任务的思路。 一开始他们学得挺慢的,男同学在学遍历的时候屡次转不过弯来,女同学则是很难理解回调函数的传参是怎么搞的。

带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候,他们也慢慢能够理解一些套路和写法了,毕竟是小公司嘛,会用工具就能胜任大部分工作内容了。 我自己是很开心的,因为带人很好玩,而且带人的时候工作内容会适当少一些。 平时下班我也经常找他们聊些吃饭、养猫的琐事,也跟他们说了:只要有问题,不管上班下班,只管问我。 晚上我也会问问他们有没有在学习。 虽然我在心里觉得他们可能没把我当自己人,但好歹聊得挺热乎,也没有想太多。

上周四、周五的时候,我自己任务有些延迟,所以我把更多时间分给写东西,而指导他们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周五下班的时候,我也发现了他们好像有些不够积极,不过我没多想,下班后带比较亲的同事到威记劈酒去了。

到了周一,女同学突然私聊找我,上来就是叫我昵称,不带说事情的。 我马上感觉到下一句话就是离职,果然如此。 于是周一上午,我在 QQ 上各种询问他们的想法。 女同学说自己不想打码了,想要考教师资格证,去做老师; 男同学则表示自己想要回家再学习几个月。 周一下午,和 CTO 一起把他们拉到会议室里聊天,他们也是这么说的,途中气氛活跃、大家有说有笑的,只有我自己在沉思,基本说不出什么话。

聊到七点钟,他们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我们一起搭地铁回了家。 我说早知道周五的时候叫你们一起去威记吃饭了,他们说:下次一起出来吃饭呀。

我发现我既无法分辨他们的友善是真的友善,还是只是礼貌; 也无法分辨他们说的话究竟是客套话,还是真心话。

想起来走之前,女同学问了我:如果我们走了你会不会不理我们了啊? 现在只觉得更煎熬了。

1968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141 条回复
jilu171990
2020-08-12 12:43:14 +08:00
以后可以带人的时候就主动问问对方对于实习时间及实习结束后的意向。这样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了,最终实现让对方主动选择是主动背叛你还是坦诚相对的局面,这样就舒服多了。
coderQiQin
2020-08-12 12:54:00 +08:00
这女实习生职场 pua 玩的挺好的, 以后估计也写不了啥代码
encro
2020-08-12 12:59:58 +08:00
1, 选人上宁缺毋滥,不要选没有经验的,做程序要有兴趣,早就有做过实际项目了,所以面试写程序的,必须有写代码经验,而且尽量有实际项目经验。(想我当年在学校自学就用 AS+PHP 做了一个那时候流行的 rich app )

2,做管理避免轮询,而是要重结果,再看过程。所以没必要轮询,而是交代任务去完成,哪怕这个任务实际用不上。

3,下班后学习不是去要求,而是告诉他你完成任务需要用的哪个技术,这个技术可以通过那些途径获得,然后还是看结果,培养下属结果导向。


从楼主的话语中:

1,楼主本身不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人,公司让你带人是完成任务的,而不应该是带人的时候任务少点就开心,你带不好还好,你带好了带的人比你努力就替换你位置了;(原文:我自己是很开心的,因为带人很好玩,而且带人的时候工作内容会适当少一些。 )

2,新同事来了,不趁机团建一下?(原文:下班后带比较亲的同事到威记劈酒去了)

3,玻璃心不适合管理,人本来就是有去又来的,坏的不去,好的不来。(原文:到了周一,女同学突然私聊找我,上来就是叫我昵称,不带说事情的。 我马上感觉到下一句话就是离职,果然如此。)

4,好聚好散,不然怎样(原文: 周一下午,和 CTO 一起把他们拉到会议室里聊天,他们也是这么说的,途中气氛活跃、大家有说有笑的,只有我自己在沉思,基本说不出什么话)




选人不对,后面就没法了。。

选人标准:

1,有基础(英语,数学,逻辑。。);

2,爱学习(平时 github,stackover 各类新技术应用场景和原理都有听过以及了解);

3,会动手(有成果,毕竟还是有些理论派动手能力不行的,培养起来比较麻烦,毕竟还要干活不是)

如果你选的人符合上面要求,自己带轻松,干活轻松。因为对方比较适合做程序员,也不会出现跑去其他行业的问题。


另外实习跑了很正常,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公司加班多、单休、甚至对方只是来混个实习证明。
storypanda
2020-08-12 13:01:24 +08:00
希望我能遇到这样的师傅😭
ty89
2020-08-12 13:08:36 +08:00
我公司 i 的一个实习生,做前端开发的,基础知识特别差,专门给他买了某网的前端开发视频课程,让他业余时间看,结果半个月就看了一节课不到;他住的远,就让他早上推迟半小时到公司,结果好几次直接干到 12 点半才来,问他就是闹钟没响;然后让他做项目里的基础组件封装,做了 2 个简单的,跟我说太简单了,没意思,于是给他说了几个优化的地方,比如:如何防止重复点击表单提交按钮重复发送请求给服务器的问题,结果写了 2 天没做出来。问题周末一般干啥,告诉我打游戏。
ligiggy
2020-08-12 13:10:26 +08:00
如果我能遇到这样的好师傅就好了
Codelike
2020-08-12 13:12:49 +08:00
心理期待落差。 相信对于正常人来说,内心的温度是可以传达的。你对他们好,他们也会感受到。即使他们选择了离开也并不是因为对你没有感谢。现实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不是感情能够阻止的。煎熬,大可不必,你已经把自己的善意传递出去了,以后他们回想起来也会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即使最坏的情况,他们真的是对你的所作所为感到不适,甚至厌恶,那也只是他们自身的问题,你已经完成了身为前辈的责任。
建议:以后没必要一开始就把所有的热情都抛出来,先尽本分,后自然而行。 他们真实内心如何并不重要。
winglight2016
2020-08-12 13:27:31 +08:00
小公司就别招实习生了。招两个跑两个那不是正常概率吗?想留下人,至少招十个起步吧,招的多了总有想不开或者不得不进这行的,所以大部分小公司都要求有两三年经验的,因为这种人已经有了投入时间的沉没成本,再考虑转行的机会小很多。
JellyBeanX
2020-08-12 13:46:03 +08:00
我当年要是能遇到楼主这样的师傅该多好
JamesR
2020-08-12 13:48:39 +08:00
浪费人时间,早知道要这么快提桶跑路,还不如不教。
Cielsky
2020-08-12 13:57:11 +08:00
晚上问问有没有学习挺有家长的既视感的哈哈,没太熟还是少关心别人的私事吧,楼主别的都挺棒的
dblpx
2020-08-12 13:58:11 +08:00
我实习的时候经理让一个高工带我,基本上对我不闻不问,都是我主动找他,QQ 上他除了回复问题也不讲任何别的,即使我打算和他讲。后来他去了武汉,疫情开始的时候我还在 QQ 上问候了他,结果也没有回复。
dswyzx
2020-08-12 14:00:21 +08:00
忌:好为人师
其实工作就是工作.楼上好多人仔细点评都很在理,而我是想劝楼主,但行好事,保持初心.
多认识点小年轻,朋友圈也能降低一下平均年龄不是么(互相屏蔽那就算鸟)
Issacx
2020-08-12 14:00:44 +08:00
今时今日学校之外还有这样愿意耐心教人的可真是不多了,我觉得很棒啊。我实习的时候也希望有这样的人带。
Cielsky
2020-08-12 14:02:22 +08:00
@k9982874 有点不同意你的看法,平起平坐和谦虚学习请教并不矛盾。
为公司加班就必须得到新员工的尊重这就有问题,尊重是相互的,这是老板需要的人才。
新人还挺烦加班主义者呢,自己不下班导致别人也下不了班,以后真的共事了难免会这样想。
CoderGeek
2020-08-12 14:02:35 +08:00
职场上正常 不要钻牛角尖
beingbin
2020-08-12 14:06:23 +08:00
能遇到楼主这样的师傅,是他们人生中的机遇,可能以后会后悔当时没有珍惜。
jielong
2020-08-12 14:19:35 +08:00
楼主好人,一生平安
chihuo
2020-08-12 14:32:18 +08:00
我来总结:
这就像失恋,多几次就有免疫力了。
iovekkk
2020-08-12 14:43:08 +08:00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像楼主这样的导师我几乎就没见过一个
当初我刚毕业在第一家公司的时候
有一次被派到外地出差,有个问题搞不定打电话问我老大
结果我老大居然说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要他帮忙的话就要把我的工资给他
往后的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种奇葩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9753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