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lllIIIIllll google 关键词:image forgery detection
其实是有很多针对照片内容是否人为篡改的研究的,比如光照条件,边缘颜色等之类的信息
但实现一个目标的途径是多样的
作为证据的话完全可以定一个量化标准: 存在相机内现场取证出来的样本,权重 70%,公安监控权重 90%,录音权重 50%,找不到源文件的数字照片 20% 等等
你的想象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现实流程:所有的图片修改流程都会抛弃原来的文件。这样会导致基于文件本身 hash 的方法在你想象的场景中不适用: 我把几张图片放 PPT 里,PPT 却不能当证据。而数字水印在想象场景下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我去案发现场查监控,用执法记录仪拍下了监控室屏幕的画面,却由于拍摄内容丢失了监控嵌进去的数字水印,不能当做证据。
以上的场景显然都是不合理的。
另外,照片有没有被处理过根本不重要,任何一个摄影作品都有后期流程。摄影是美术创作,不是机械物理实验。我们欣赏的是构图和效果,不是机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