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上海、苏州旅行的一些感受

2021-05-10 13:07:33 +08:00
 dynastysea

本人常住深圳,五一期间带家人去了上海,苏州,乌镇,简单说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上海:

1 、上海真大,真有钱。地铁真是多,不少地铁站经过的乡下(周边大块的农田,荒地,暂且称为乡下)都通了地铁。这点上感觉领先深圳十年,深圳还有大片的居民密集区还没地铁,我所在的西乡 107 这边,超级高的人口密度,地铁也还要 2 年以后才通行。玩了几天导航推荐的基本都是地铁,没有地铁的地方只好打车,公交似乎没那么方便(应该是地铁覆盖太强大了)。

2 、城市结构合理很多,方形结构,不像深圳长方形布局,上班地点密集集中在南山( IT 行业),导致通行、租房成本高不少。上海 1 小时地铁通行时间内选择应该非常多。

3 、打车真贵,肉眼可见的比深圳高。

4 、也没怎么听到本地人说话,基本听到周围的人都是普通话,和深圳差不多,这点和预想的有点区别,广州这种本地人较多的城市,粤语还是很容易听到的。

5 、有钱人真多,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满大街的 lv (也有一些山寨品),lv 在上海已经到了随眼可见的地步。在深圳我很少见到背 lv 的,在上海真是见识到了各种款型的 lv 包包,我老婆去了趟上海已经被 lv 迷住了。

6 、天气不错,5 月份不算热,对于我这种爱出汗的真是很舒服,而且也没雾霾。

7 、黄浦江水真黄,我之前以为是会比较清澈的。

8 、适合小孩子玩的地方还比较多,科技馆,自然博物馆都不错,收费也不贵,在深圳只能带小孩每周逛公园,别的好玩的就没了。

9 、迪士尼一点也不好玩,感觉太过敷衍,白雪公主也没什么主题活动,就是楼里面转几分钟,放个动画片,娃很失望。花车巡游和夜间花车也比珠海长隆的差。其他娱乐项目也比不上大阪的环球影城,可能期望值太高。珠海长隆我去过四次,下一次也想去,但迪士尼完全没有再想玩的冲动。

苏州:

1 、去之前一直以为苏州是个小地方,没想到有好几条地铁线,苏州站的规模感觉和深圳北都差不多

2 、拙政园一点也不好玩,感觉就是高配版的深圳园博园(免费)

3 、经过了老城区,不到 10 公里的线路,有 30 个红绿灯,第一次见识到这么夸张的红绿灯设置

乌镇:

1 、西栅个人觉得还不错,但栅开始一直读出 shan

2 、乌村非常坑,门票 100,一点也不值得,实际上就是把农村美化了一下,里面养点兔子,牛羊,别的基本什么都没了,网上的攻略把它吹的很美好。

总的来说,虽然一直在深圳,也算是个一线,但去了上海之后感觉总体上上海很多方面还是比深圳强不少,感觉上海的性价比更高。

另外在上海地铁站遇到一个 bug,我在二号线陆家嘴下地铁的时候,由于拖着两个行李箱,刚好旁边有个无障碍电梯,我就进去了,没想到里面刚好有个工作人员告诉我说这里是出口,到上面就是大马路。提醒我们出去后再回服务中心补票,或者下次乘坐地铁再补。由于嫌麻烦,又原路返回了。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搞个这么个出口,这就是个普通的升降电梯,没有权限,这样不就有人可以逃票了吗?我问这个工作人员,他也不清楚,因为也是刚好路过。如果没遇到,我出去后一定是一脸懵逼,没刷出口就站到大马路了,这个有人清楚么?

610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旅行
65 条回复
litesoar
2021-05-11 10:34:47 +08:00
地铁能通到乡下,真不错
dynastysea
2021-05-11 10:36:49 +08:00
@duhb 我 8 号走那天上海也差不多 30 读,不过上海的热和深圳不一样,深圳是闷热、湿热那种,温度不高,但是杀伤力极大
gtanyin
2021-05-11 10:37:14 +08:00
苏州园林是不好 “玩” ,有的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shayuvpn0001
2021-05-11 11:20:09 +08:00
如果是长期住的话,上海还有几项是秒杀深圳的:一是医疗资源;二是教育资源。
Vnaner
2021-05-11 11:30:16 +08:00
在上海刚好五一去了深圳三天,说下感受
- 朋友带去了老街那边,哇靠这么多人人人和小吃地摊 有烟火气。
- 天气真暖和 🐶,上海前一阵子还有点凉
- 有好多郊野公园,我挺喜欢逛的,甚至去 hk 的公园也很方便。
- 比起上海菜更喜欢吃粤菜
- 好像没有听到当当当当当
总体上深圳给我的感觉比上海要野,老街那像是加大号的三线城市的那种商场。。
kev1nzh
2021-05-11 11:44:27 +08:00
96 年生人,上海土著,基本上都在说普通话。除了碰到优先说方言的人才会说,回家吃饭也是说方言。。我甚至怀疑我这个年龄的下一代人连听上海话都不会听了。
dynastysea
2021-05-11 13:45:26 +08:00
@Vnaner 哈哈,大胆点,老街三线都不如,已经好久不去了。深圳还没有可以对标南京路、春熙路、观音桥之类的步行街。公园确实是多,而且不收费,上海的世纪公园还要收 10 块钱(虽然在推进免费),这个去了感觉还是不太好,去看了下也就是深圳普通公园的水平。
dynastysea
2021-05-11 13:47:04 +08:00
@shayuvpn0001 交通秒杀、房价秒杀,深圳硬要说的话现在我也只能找出气候比较好了(冬天暖和,但是夏天也热)。反正现在要来深圳的年轻人,一律劝退,没有任何性价比。
cheny95
2021-05-11 15:53:04 +08:00
我也去了乌镇和苏州,相比而言比较喜欢东栅,更原生。
苏州我是从狮子林门口直接平江路一条路走到十全街。大约两公里多吧,会路过老宅子。然后打车去的虎丘,大约七八公里。除了堵车之外,红绿灯还好。

我的帖子 /t/775679
jiangbingo
2021-05-11 17:16:27 +08:00
有没有对比下杭州?
shayuvpn0001
2021-05-11 20:32:40 +08:00
@dynastysea 然而我个人还是对深圳很有好感的,主要是一下飞机都能感受到有点燥热的年轻的气息。。。

可能是每次接机的都是酒店年轻小哥吧。。。

魔都随便一个小区都是一群老太太。。。
shayuvpn0001
2021-05-11 20:41:45 +08:00
而且魔都基本上看不到那种堕落街,卖小吃的,卖衣服的,唱歌的,溜冰的,各种小摊小贩杂七杂八一条街,虽然看起来脏乱差,但是感觉有烟火气。我每次出去逛街都会买那种帮你切好的一片的西瓜,刚刚好。魔都只有满大街的连锁便利店,东西又贵,也没啥意思。
dynastysea
2021-05-12 10:10:26 +08:00
@jiangbingo 杭州出差短暂的呆过几天,不是很喜欢杭州,主要是因为连绵不断的下雨,我去的后面几天,天天下雨,雨也不大,但就是很烦人。这点深圳就很好,出去玩什么的基本都不用考虑下雨,除非台风可能下大半天雨(极少),否则多数时间的雨也就半小时,下完就天晴,哪怕早上是暴雨,但下午马上大太阳晒干干,不会连续几天阴着下雨。

但杭州也有优点
1 、有自行车道,因为有自行车道,电动车这些都很守规矩,我骑了十多公里的自行车,每个路口大家都老老实实的等红绿灯,这点很赞。深圳完全没有自行车道,电动车这些经常闯红灯,每年都不知道要撞死多少骑电动车的
2 、政务据说只用跑一次(哪怕忘记带一些材料),深圳还做不到,虽然深圳政务还是算好的,但我有次去办证,忘记带某个材料,我觉得其他已经足够证明了,但还是不行,又让跑回去。同事也有类似遭遇。主要是预约的时候还不提醒要带什么,全靠猜。
dynastysea
2021-05-12 10:15:46 +08:00
@shayuvpn0001 我个人也觉得深圳不错,只是房价真的劝退,综合性价比我觉得还是上海好一些。现在年轻人要来深圳我基本都劝退,上海是更好的选择。
dynastysea
2021-05-12 10:17:14 +08:00
@cheny95 羡慕老哥自驾,东栅以为和西栅一样就没去了,结果踩坑乌村。。
TomasKozey
2021-05-12 10:21:33 +08:00
总结的很好,另外一点是上海好吃的真多,深圳是美食荒漠,我打算从深圳搬去上海了
mauve
2021-05-12 10:25:42 +08:00
我住在上海,五一去深圳和广州玩了一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广深两地的骑自行车的体验太差了,行人基本上没有守规矩的……感受来自某一天下午 78 点 在广东海珠万达
在深圳第一次见到了 电动车推上天桥过街的奇异现象
dj9399
2021-05-12 11:20:50 +08:00
上海呆过二年,全国不少城市都呆过,中国唯一的国际都市就是上海,深圳北京和上海比,就如农村,二十年前是这样、二十年后也是这样
york6666
2021-05-12 11:27:46 +08:00
@TomasKozey ,说深圳是美食荒漠,实在不敢苟同
dynastysea
2021-05-12 11:58:55 +08:00
@mauve 哈哈,过天桥是常规操作,你还没见识过电动车闯红灯的,每年不知道撞死多少。上次杭州的同事来深圳,很震惊深圳的电动车在机动车道跑的呼呼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77599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