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站一个介绍 IPv6 的视频火了,但是问题也很多

2022-10-28 15:49:41 +08:00
 LnTrx

最近在 b 站看到了视频《电子监听、全国断网,棱镜门背后,中国如何从末路狂奔到世界之巅》,到现在播放量已经 65 万了,在介绍网络的视频中算是高的了。

视频中指出 IPv6 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介绍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做出的贡献,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中提到的很多点是有疑问的,而且涉及的方面还挺全,试集中分析:

1. CERNET2 同时期 “欧盟、美国、日本才刚刚进入 IPv6 的论证”

从当年的论文可以看出,当时国际上已经有 Internet2 、GEANT 、APAN 这些 IPv6 学术网络,很难说是“刚刚进入论证”。

2. 私网和 NAT 的关系

“为了帮助 NAT 技术发展,IANA 预留了 3 个私有地址网段”
这还是第一次听说

3. DNS 的递归解析顺序

“南京板鸭.中国.南京中山北路”
“顶级域:.中国”
“二级域:.南京中山北路”
有从中间开始解析的?

4. 所有的访问请求都会经过美国

即使只考虑 DNS 请求,在还没有镜像根的年代,请求也不一定经过美国(顶级域的解析缓存)
“所有的访问请求”就更不用说了

5. 每个镜像根的数据仅有一小时有效,拒绝授权就会被踢出去

比较好奇这个精确的“一小时”是从哪儿来的( TTL ?)
有篇文章《美国如果把根域名服务器封了,中国会从网络上消失?》分析过这个问题。根区文件本来就是公开的,没有办法阻止特定组织获得。如果把 cn 顶级域开除,也只影响这个顶级域,镜像根可以拒绝同步。
至于 DNSSEC 这些,也不至于导致断网。

6. 吕述望自诩是“互联网的掘墓人”

CERNET 文章《与吕述望先生商榷:何以图强》指出:
希望吕述望先生多些专业精神,少喊些口号,正确地把握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方向,要成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贡献者,而非高喊空洞口号的“掘墓人”。

7. 伊拉克域名.IQ 被美国删除

把没了顶级域说成是“整个伊拉克从互联网消失”有一定误导性。
而且 CERNET 文章《伊拉克域名 IQ 被删背后的故事》有过分析:
所谓“伊拉克顶级域名.iq 的申请和解析工作”,因为没有开始过,所以“被终止”也就无从谈起。

8. “2004 年利比亚与美国发生冲突”,顶级域名瘫痪

ICANN 北京合作中心文章《利比亚国家顶级域名(.LY )中止服务始末》有过分析:
当时也有人推测这是美国进行政治干预造成的,但随后不久人们就发现,这是参与运营.LY 的两方人马内斗的结果。
2004 年正是利比亚大幅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时候,美国放宽对利制裁、恢复两国外交关系都发生在这一年。

9. 2014 年 1 月 21 日中国互联网根域名服务器 (DNS) 故障事件

为什么根服务器遭攻击却只有中国中招,以及为什么问题的表现是 DNS 污染等疑点,还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当时知乎博客流行的一些猜想反而没有被提及(虽然可以理解)。

10. 历史的车轮就是在这个下午转向的

这个视频中有多处把特定事件作为转折关键的论述(比如“互联网未来基础技术发展研讨会”),但都没看到相关依据。
IPv6 为什么会“起了大早,赶了晚集”,邬贺铨就做过解释

1859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37 条回复
viberconnection
2022-10-28 21:32:41 +08:00
@aphorism 看來您還是未瞭解漢語的精深之處 XD
Dragonphy
2022-10-28 21:54:44 +08:00
真实,看其他领域的图一乐,遇到自己懂的瞎说就很难受了,我为此取关了不少 up
smallthing
2022-10-28 22:02:00 +08:00
平台推的垃圾视频
LnTrx
2022-10-28 22:03:06 +08:00
@Dragonphy 是的。但出于兴趣了解自己不熟悉领域的知识,不可能事事都去翻论文,从自媒体接触是难以避免的。这时,对于比较热门的文章或视频,如果有更专业的人来解析点评就会更好。
DeactivatedOcean
2022-10-28 22:09:43 +08:00
低端人口自愚自乐
Peek
2022-10-28 22:16:00 +08:00
@smallboy19991231 楼主这种发言,在如今很多平台会直接定义为引战而被删除,根本不需要逻辑,不舔就是敌人
Jooooooooo
2022-10-28 22:16:32 +08:00
看到标题你就知道....肯定不会对.

你感觉一个正经介绍视频写这些内容吗?
d7101120120
2022-10-28 22:25:35 +08:00
其实我想到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作为程序员自然觉得他错的离谱,但是 V2 其实很多时候会有程序员因为医学之类的并非自己专业的而吵架的帖子,这些在帖子里面争论的人在医学或者其他专业的人看来是不是也如此可笑呢?
pperlee
2022-10-28 22:28:20 +08:00
慎用 yeti ,不是说它不好,而是用了它一堆 v4 地址访问不了,电脑默认情况下,第二 DNS 就是摆设从不工作。
kernelpanic
2022-10-28 22:29:30 +08:00
目测不少人看了视频,兴奋的打开了 ipv6 ,然后把全屋设备暴露在公网上。。。
minzzz0
2022-10-28 22:31:20 +08:00
水贴胡扯和专门靠这个收爱国税还是有些区别的
LnTrx
2022-10-28 22:45:34 +08:00
@kernelpanic 很多厂商的路由默认禁止 IPv6 入站。而且如果是 SLAAC 分配的 IPv6 ,即使路由防火墙全放通,对现代操作系统的风险也不是很大。
morize
2022-10-28 22:51:02 +08:00
OP 记录下来的习惯真的很不错,这样才能帮助到更多人。

做给大众的东西,在专业性上有所欠缺我觉得无可厚非。像是学了大学数学,高中里的某些知识就不一定对。
Aloento
2022-10-28 22:56:10 +08:00
建议结合 BV1i14y157YV 与 t/890535 观看
darksword21
2022-10-28 23:25:03 +08:00
上一个说讲好中国故事的已经变成表情包了,评论区还在持续高潮
DIO
2022-10-29 00:33:11 +08:00
煽动的东西占据主要部分,但是 ipv6 普及确实会是好事,我也不多说啥了
mingl0280
2022-10-29 01:08:01 +08:00
全是事实错误的视频没有价值
taoshaoz1
2022-10-29 01:13:46 +08:00
@xidianlz 是的,同感,别的不太懂,但是一些地方确实不够准确,包括博主自己人为定义了什么转折点,还有什么把域名从网络上删除啥的。但是总体来说,确实起到了科普作用,只是他吹的太过了。
heganyuliang
2022-10-29 01:17:18 +08:00
@d7101120120 是的(我不是医学)。也不能说是可笑,就只是看很多人拿着略有道理但其实问题很大(和这个视频非常相似)的观点互相攻击感觉很无奈,想要一条条回复但是又没有这种精力。部分事实永远是最容易产生、伤害也最大的东西
cassyfar
2022-10-29 01:34:36 +08:00
工作就是做网络的,同事就在弄 IPv6

只想说:能不能少发些这种降智内容?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9073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