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国内年入 12 万美元欧洲远程工作四年经验分享(二)

2022-10-30 15:42:45 +08:00
 xy33212123213

前情提要:

先来回答一些上个帖子中的焦点问题:

税怎么交?

不交税。

楼主来好好学习一下 《关于境外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早就学习了,你报警吧。

楼主远程工作都在那里找的啊?

建议问这个问题的人先用搜索引擎把自己能找到的信息浏览一遍再来问。如果你自己连搜索都懒得搜索一下的话,我就算把我公司网站列出来你也是懒得去投的。

我说过我是在网上“闲逛”的时候找到的。“闲逛”的意思是,我有个习惯,每当看到一个公司,尤其是新科技公司的时候,我都会点进去他们的招聘页面看一看。我的感觉是,远程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列几个我现在脑海里能想到的:

注意,这些是我脑子里“现在能够想到的”,远远不是全部,它们的特点是都是比较高冷,除了官网不会在任何地方放招聘广告,因此只能挨个访问过去。它们都比较有名,像我厂一样不知名的小公司支持远程的就更多了,我不负责任的估计是,如果我把过去一年里我闲逛时发现的支持远程的公司都列出来,不会少于一百个。如果你不信,想想你日常使用的所有的工具、软件、框架,挨个访问一下公司的网站,看看它们支持不支持远程。

有关工资、支付、换汇这类问题会在后文中详谈。

下面开始正文。

蜕变

2018 年的整个夏天,我在家就做四件事:

其中前两项上一集已经说过了,有些人问需要坚持多久,在此我给一个准确的时间:三个月。不需要像高三一样起早贪黑,就是把正常的上班时间+晚上的娱乐时间用来学习,三个月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变了一个人。我最早发现自己的一个变化是,可以几乎不用词典读完一本新的技术书籍——这当然不是说书中每个词都认识,而是碰到不认识的词大大减少,就算碰到了也能连猜带蒙或者直接跳过。另外的一个变化是去电影院看原版电影的时候,能敏锐地抓到英文音轨中的一些单词(但是还是不能脱离字幕)。

第三项给开源项目修 bug 说的是,我深知自己的技术水平不足,因此想了一个特殊的提高自己的办法:给开源项目修 bug ,在这个过程中我提高了很多,可以说基本上换了一个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当时在排查一个问题,一路挖到了需要用javap检查一个内部类的字节码,当时我还不知道命令行里的$需要转义,因此被javap -p -v com/xxx/OuterClass$InnerClass.class的奇怪报错卡了很久。这样的零碎的知识积攒起来,就会量变变成质变。

具体说来,就是我了解到我厂当时技术栈中使用了一个比较小众的开源项目(具体是什么我不能说,否则好事者只要翻翻项目 2018 年夏天的 PR 列表就能定位到我),为了提高自己,也为了跟面试官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我开始挨个翻该项目的 issue 列表,积极寻找机会贡献代码。如果你通过努力让自己成为了心仪公司使用的技术框架的维护者(如 committer ),那么你觉得面试通过的把握有几成?

在当时,如果 issue 里面有人给出了复现的代码,我就尽力重现并修复之,然后提 PR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是十分容易,不就卷起来了么?:-)如果报 bug 的人没给出复现代码,我也会追到对方的 GitHub 个人主页,从项目的提交历史里挖出来邮箱然后发邮件过去问。通常对方会非常乐于提供一切必要信息,因为你在帮他解决问题啊!

这样的事情做多了,你会发现,那些高高在上的开源项目其实跟你写的代码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人脑子想出来的能有什么不一样!更何况,你提的代码被大佬 review 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白嫖大佬的劳动力——这么多大佬伺候我一个人,这福气还小哇?

说笑了。回想一下我在这几个月修 bug 的时间里,学到的新东西:

说了这么多,你发现了么,其实一切的一切,总结下来就是两个字——去做。

1805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92 条回复
fire2y
2022-10-31 14:53:34 +08:00
牛的
shierpro
2022-10-31 15:02:10 +08:00
假设一个地区,按照当地的税法,3 个人要交税,每个人每月应交 100 元。

其中 1 个人通过各种原因「避税」了,当地只能收到 200 元的税。

在考虑到,当前税法投入到公共服务的比例不变的情况,那么没有「避税」的人应当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就变少了。


---

不太理解为「避税」叫好的这一行为。
fengjianxinghun
2022-10-31 15:10:36 +08:00
@shierpro 因为有人交了 100 的税得到了 1 块钱公共服务,而有的人什么都不干拿去了 99 ,然后共享这所谓得 1 块钱公共服务。
xy33212123213
2022-10-31 15:16:05 +08:00
@shierpro 你说税法我都觉得有些好笑

不是「避税」,是「逃税」,我逃税了,你报警吧。
zh0n9
2022-10-31 15:24:24 +08:00
感谢楼主的分享
wenbinwu
2022-10-31 15:31:35 +08:00
能这么大张旗鼓说自己逃税的也是服了
shierpro
2022-10-31 15:41:29 +08:00
@xy33212123213

嗯嗯,确实是 逃税。

你提供所有的资料,我立马就去举报。

你不提供,我没得这个时间成本去举报。
shierpro
2022-10-31 15:48:01 +08:00
LZ 这么刚,请你提供下 2021 年度的税收,以及各项收入。

我收到信息后,实名举报,同时保证不间断的报告进度。

如有意愿,请回复确认。
xy33212123213
2022-10-31 15:49:24 +08:00
@shierpro 我叫邱晨,电话 133xxxx2595
shierpro
2022-10-31 15:50:04 +08:00
shierpro
2022-10-31 15:54:49 +08:00
kangmang92
2022-10-31 15:59:26 +08:00
楼主怼的爽
jiafeiblog
2022-10-31 16:12:45 +08:00
后排吃瓜 [doge]
Egfly
2022-10-31 16:15:11 +08:00
吃瓜,看戏

不过还是建议合理纳税
agagega
2022-10-31 16:21:20 +08:00
我之前看过 JetBrains 的招聘要求,虽然他们有些岗位支持远程,但最后一轮面试会要求你到他们 Office 去面对面的。按现在这个情况看,国内要出去也不容易。
hellojl
2022-10-31 16:28:13 +08:00
建议对于明显的违法行为采用“偷着乐”的应对策略,毕竟现在不清算不代表以后不清算,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当下
galaxyy
2022-10-31 16:57:28 +08:00
@zw1one 关于避税的帖子,去电鸭搜索 independent contractor
“若没市场主体的话,个人劳务的税务巨高,取得市场主体后,税务基本从 40% 降到趋近于 0% 了,之前微型企业每月 10 万起征额度,现在微型企业减免 50%,等于一年有 180 万 RMB 的额度。也就是能够由这境外客户与你的公司签订采购服务的额度。”

感谢楼主这样无私分享经验,希望楼里一些人不要拿税的问题说事情,走一些形式就能合法了。期待前辈下个帖子
crysislinux
2022-10-31 17:00:53 +08:00
@galaxyy 这个 180 万还是在企业账户上吧。转回私人账户还是得走个人所得税
galaxyy
2022-10-31 17:09:57 +08:00
“好像不要求额外注冊对公帐户, 至于中间的资金路径,看个人风险偏好了” (此处引用,不是我原话,我的理解是有很多资金流向和换汇途径)
galaxyy
2022-10-31 17:20:26 +08:00
@crysislinux 你这么一说突然想到不税的方式:个人账户 发工资不到起征点,一年吃喝六万完全够了,省下钱放企业账户😂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9116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