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这么讨厌 Electron?

2022-12-03 11:54:34 +08:00
 hongchaodeng

小弟最近搞了个新项目:https://he3.app

然后来 V2 发了一个贴: https://www.v2ex.com/t/899531#reply79

然后发现下面好多人非常讨厌 Electron ,说要换 Tauri 。

我在开发前也是了解 Tauri 的,而且自己也用 Tauri 写过项目。觉得 Tauri 挺好的,对 Tauri 也没有特别爱。觉得 Electron 也挺好的,技术成熟,跨平台兼容性好。但是发现好多人特别反感 Electron 。

这是为什么呀?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弥补下自己认知的缺陷。

2139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64 条回复
liuw666
2022-12-03 14:37:27 +08:00
前端代码打包后也就几 M 吧。装了 electron 暴涨 200M ,甚至更多。 不能只看安装包大小,安装解压后更大
liuw666
2022-12-03 14:45:30 +08:00
是不是可以考虑做成插件放在 vscode 、idea 里。说实在工具类软件这么大,我都没有多少下载的兴趣
MrKrabs
2022-12-03 14:50:42 +08:00
存储 0.5G ,内存 1G 起步
一个临时用用还好,要是好几个一起开呢?
rpman
2022-12-03 15:00:27 +08:00
要别人写原生
轮到自己写 Electron
ccchigh
2022-12-03 15:11:08 +08:00
吐槽性能问题的大概在用古董电脑吧。Discord ,Zoom 等等都是用 Electron ,还有很多大牌应用,就不一一列举了。早些年我确实用 Sublime ,这玩意确实比 VSCode 快很多,但这都啥年代了,M2 Max 都要出了,DDR5 已经有单条 512G 的了,你还在因为那一点点性能问题去选择一个开发效率非常低,兼容性又没有保障的东西,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性能问题确实存在,单那是 Electron 团队的问题,作为用户来说,哪个效率高,哪个生态完善就用哪个。Sublime 的没落就是力证,性能不是一切。
CodeCodeStudy
2022-12-03 15:29:14 +08:00
@rekulas #8 有道云笔记是吧?我还在坚持老版本,v6.10.1.0 ,新版本 7.0 以上的就是 electron 的,渣渣一样
jiang42
2022-12-03 15:54:21 +08:00
Electron 能流行还得怪硅工太拼命。。。Free Lunch 快要结束了
zbn
2022-12-03 16:01:39 +08:00
tauri 有应用市场吗
jeesk
2022-12-03 16:04:42 +08:00
@rpman 哈哈哈哈
amber0317
2022-12-03 16:05:05 +08:00
我说一个问题:一致性。
Edge 的引擎是有点大病的,我这种菜鸡新手前端光是在学习过程中就遇到两次严重问题:
一次是 Border 和 Content 之间有一个像素宽无法消除的缝隙,而且只在缩放浏览器窗口后会出现,Chrome 就不会;
另一次是学 JS 的时候使用 element.prepend()插入元素,Dev Tools 检视 HTML 能看到元素插入,但页面上不会显示出来,Layout 选项卡中盒模型 Content 长宽显示为 0x0 ,同样换 Chrome 也没问题。
Tauri 在 Windows 下默认是用 Edge 的 Runtime 的,所以很可能会继承这些 bug ,造成界面或者体验不一致。

说个实例吧,之前做学校的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求跨平台,用过一次 Tauri ,后端甚至是本地拉起的 http 服务器,不是 Rust 写的,只是用 Tauri 包个壳子。
前端界面异常简单,没有使用任何前端界面框架或者组件,只挂了个 Vue 实例处理一下状态。
就算这么简单的玩具项目...Windows 和 Arch Linux 下界面长得都不太一样,有一栏的高度对不上。因为不影响答辩就没有改,但是如果是更复杂的商业项目,很难说不会出更大的问题——而且这种分平台的问题会更难修复。
这不是 Tauri 的问题,但却是 Tauri 没法解决的问题。
icy37785
2022-12-03 16:14:54 +08:00
底下讨论了半天真的鸡同鸭讲,这边说 electron 使用起来多讨厌,一边说多么喜欢用 electron 开发。
本来就是一个开发喜欢用 electron ,用户不喜欢用 electron 的问题。
我自己也是开发愿意用 electron ,用软件能用不是 electron 开发的就尽量用 electron ,真不是那么些人说的姥爷家才卡的问题,是 electron 的软件很多呀,不能限制用户只能同时运行一个程序吧,多几个 electron 同时运行,没个 128g 内存起步谁能保证不被吃完呀。
HiCode
2022-12-03 16:16:57 +08:00
不说讨厌,只是基于 Electron 的软件基本不会尝试。

开发者可以选择方便自己,使用者也可以选择避开,双赢。
Phishion
2022-12-03 16:20:52 +08:00
![screen]( )
zhixuans
2022-12-03 16:31:21 +08:00
为了开发方便而牺牲性能和体验
ChrisFreeMan
2022-12-03 16:31:59 +08:00
看大家都喜欢原生,其实 macOS 的原生开发体验真的一言难尽,我写了半年 swiftUI ,前百分之 60 开发进度很爽,然后功能复杂后越来越难写,写到吐。Xcode 也超级难用,我真的恨死 Xcode 了。
edwinxe2v
2022-12-03 16:54:36 +08:00
lazarus-ide.org 把, 原生编译, 跨平台. 库是少点, 但贵在运行速度和编译速度超快啊!
2PoL
2022-12-03 16:56:33 +08:00
@hongchaodeng #56 比如说网页形式的,您可以参考另一个类似的项目[codegencc]( https://codegen.cc/)。
royzxq
2022-12-03 17:08:04 +08:00
之前 mac 版 QQ 是原生吧,有多拉胯用过的都知道吧。 现在 mac qq 是 electron 的,除了扫码登录之外体验比之前好太多了。

这都 2202 年了,m2 pro 和 ultra 都要来了,还把那内存和硬盘空间当大宝贝是否有点...

作为 mac 用户,本来应用就比 win 阵营少,有 electron 提供的跨端应用至少能先用上。 确实在 intel 上跨端应用确实拉(当然这其中 intel 本身也拉),但是在切到 arm 之后明显的体验好多了,自然也不在意多吃的那点资源了。

用 windows 的内存和硬盘就更不缺了,2202 年了 win 标配总归是 16+512 了, 更别说 95%+win 设备的内存和硬盘是可以扩容的。
blankmiss
2022-12-03 17:13:02 +08:00
我的电脑已经存在了 64 个 chromium 环境
blankmiss
2022-12-03 17:19:18 +08:00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9977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