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的困难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2023-04-09 14:35:56 +08:00
 hoodzwh

新手爸爸在育儿的路上,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相对正规权威的育儿方法呢?,看书、去医院?或者去哪里交流育儿知识呢,孩子每次感冒发烧或者睡眠习惯不好等等,都会引发一些焦虑,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821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95 条回复
try2giveup
2023-04-10 10:32:28 +08:00
陪伴加学会跟自己和解。至于疾病类的,还是多咨询医生。
Routeros
2023-04-10 10:34:34 +08:00
@gamesbain 不是 38.5 吗?这个好像都是说法不一的。
libook
2023-04-10 10:34:41 +08:00
首先你要了解的一点是,自媒体是一门流量生意,所以经常会夸大一些正面或负面结果来骗转发,而新手父母看到这些信息后,会以为自己做得处处不对,并以为会引发严重后果,进而一定会陷入焦虑;实际上如果你单独去搜正面或负面结果,都能搜到支持或反对的观点。
所以不要拿网红帖、软文帖(引流或卖产品的)当回事。

最权威的还是医院,但实际上你自己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判断,看哪些医生比较符合你的预期。另外去医院的儿科或儿科专科医院的楼里转转,你会发现墙上可能贴着很多实用的儿童保健科普知识。

需要自己学习一些底层生理学原理,比如儿童的免疫系统是如何一步步发育完善的、检验的各项指标究竟代表什么含义、每种药物的作用原理是什么。要知道哪些现象对哪个年龄段是正常的,没必要草木皆兵。

参考一些国家级的权威性的保健标准或指南,注意看原文,不要看二手信息。哪个国家的都可以,但如果参考外国的要注意不同地区人种、生活习惯和饮食差异。

很多社区都会有育儿群,不用关注里面鱼龙混杂的转发信息,只关注家长实际实践的结果,自己进行分析和推演。

最后时刻提醒自己,只有自己冷静才能正确处理孩子的问题。
zenxds
2023-04-10 10:38:12 +08:00
如果是生病一类的问题,我老婆不知道在哪加了一个儿科医生,每次 15 块管一天内回复任何问题,有点小毛病不放心就咨询一下,相当于医院的挂号费了
kiwi95
2023-04-10 10:42:07 +08:00
生病发烧的各人不同不好发言,其它时候很累很烦的时候只能不停提示自己要有耐心要有耐心。
nedqqcc
2023-04-10 10:49:36 +08:00
个人经验就是不要看太多网上的东西,不要关注太多的账号,尤其远离抖音这类视频站,这些平台好东西是有的,但是区分难度太大,尤其当你搜索一次两次之后会推荐大量视频,良莠不齐。推荐几个自用的信息渠道:
1. 三甲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比如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因为从产检就在这家医院,平台的直播,视频和文章解答了很多疑惑,比如孕期,比如新生儿的症状等等。同样,儿科医院一般也会有同样的官方账号,可以关注,有些医院还会有定期免费的课程可以报名
2.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这个能解决大多数的普适性问题,比如婴儿床要哪些,要不要婴儿枕头,安抚奶嘴该用吗,奶粉和母乳怎么混合喂,这本书的缺点是大多数给了你答案和理论,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操,一般我是先看书,然后再去找实操视频(只推荐 youtube ,很多华人博主,不用担心听不懂),比如如何飞机抱宝宝
3. 生病了,先去挂互联网医院(假如有,互联网医院不太清楚能不能跨城市,可以试试),然后再考虑去医院
changepll
2023-04-10 10:58:03 +08:00
最好的办法是走到生活中, 你积极和社区或身边的人聊这一块的.多带孩子跟小区其他孩子一起玩. 你会注意到有些孩子身体素质比较好.有些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比如蛀牙,便秘,口臭,牙齿发育, 身高,头发发黄, 肤色差. 明白好的孩子为什么好, 有健康问题的孩子是如何导致的.
然后你就会知道如何避坑.
总而言之, 就是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与提炼, 并为你所用.
season8
2023-04-10 11:12:08 +08:00
育儿最难的还是性格培养,生病什么的,该看医生看医生,小症状几次以后你都熟悉了。
rrubick
2023-04-10 11:12:18 +08:00
微博上有个〝卤煮疫苗〞,可以私信加微信群,都是循证家长。问诊平台就是知贝怡禾卓正
liyer
2023-04-10 11:13:08 +08:00
前面有老哥提到育儿群,我们确实是有一个 200 多人的奶爸群。

这几年奶爸在群里问各种问题,大家都会积极耐心解答,并结合自家经验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也有少部分群友觉得不专业,与预期不符,上午加下午退,我觉得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你来群里问孩子发烧了怎么办?孩子烧到 39 度了怎么办?类似这类问题,群里没有人会给到你专业的答复,大家基本上是建议医院。换句话说,孩子烧到 39 度,不去医院还等什么?所以我一般称这类问题为无效提问,得不到答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徒增焦虑。

那如果换个角度提问会怎样。比如:你们家娃打了 XX 疫苗后发烧了吗?你们家孩子 3 个月左右有发烧吗?大家会说:是的是的,有的有的,跟我家一样,我家去医院了,怎么怎么解决的。听到这些答案,你会觉得如何?哦,原来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情况。是不是至少在心理层面减轻了一些焦虑,不会觉得孩子是疑难杂症。类似这类提问,我称之为有效的提问和互动。也是建群的初衷。企望在群里解决专业的医学问题,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至于聊奶。更正一下,我们聊各种奶以及各种奶的正确打开方式。我们还聊一些其他话题。

育儿本已艰辛,在群里找寻一些乐趣。

仅此而已。
ql562482472
2023-04-10 11:18:16 +08:00
@liyer 奶爸群加我一个可以吗 ,我现在加了很多妈妈群 很多时候不合适插话
kuaner
2023-04-10 11:26:15 +08:00
很多人说发烧观察只说了前半段,如果持续发烧,一定要去医院,持续=3 到 4 天,很可能就是肺炎了,靠吃药好不了
evan9527
2023-04-10 11:29:16 +08:00
家有三岁宝宝,回想想自己小时候,不也是生病发烧,摔跤骨折一路过来的吗。生病的过程也是抵抗能力建立的过程。
相信家长是能一眼就发现孩子异常的,发烧时跑跑跳跳状态看起来正常的话就先观察,我们 39.5 以上药物退烧,如果 38.5 度已经无精打采也可以吃。
等孩子上幼儿园环境复杂会三天两头生病,如果一直这么焦虑很影响工作和心情的。
人其实没有这么脆弱的。
Mqzo
2023-04-10 11:50:18 +08:00
悲惨的是,奶爸们注定悲惨。我的经历告诉我,一般常见情况,100 份辛苦,里面大概 7 分是 physical 的辛苦,13 分是一开始的自己的过于小心和焦虑,还有 80 分辛苦是耗在应对应付傻 x 长辈和妈妈的瞎出主意和焦虑了。这东西无解。可叹带娃一件不难的事情,被弄的非常苦难。娃没有那么娇嫩。我家的现在发烧,根本不处理。38-39 之间,ta 还活蹦乱跳的话,就随 ta 去。精神不好了,不舒服了,或者上 39 了,给点冷水喝和 ta 喜欢的冰淇淋,然后口服一份儿童泰诺什么的。照此办理 2-3 天,也就好了。小的时候,如果 ta39 以上,拿个宜家大一点的塑料储物盒,装满 35-36 度的水,放浴缸里面,给点浴室玩具,让 ta 坐盒子里面,水没到胸口,你在浴缸里面陪着,泡个 20 分钟,就这么处理。去医院又麻烦折腾大人小孩,还说不定传点新细菌病毒回来。我这么处理,事后和我 80 岁当了一辈子儿科重症监护主任的老娘一说,她说完全正确。但是这样的建议,对你无意义,因为你会被长辈,妈妈和周围动动嘴皮的人的口水喷一身。
lakehylia
2023-04-10 11:52:47 +08:00
关注一下最近的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优先去儿童医院,医生比较多。综合医院儿科医生少。一般小孩就是发烧咳嗽,发烧就看 38.5 度,超过了就赶紧去发热门诊。咳嗽基本都是去医院雾化。家里的尖锐物品都包起来,碎小的物品都收起来,不停的告诉小孩不能吃,别拿来吃。
liyer
2023-04-10 12:06:51 +08:00
@ql562482472

微 RzM5NzI3 (base64) 如果加不上请等晚 8 点后
imydou
2023-04-10 12:09:35 +08:00
发热,手脚热没事,手脚冰凉一会就要升温了。所以手脚冰凉就要给搓热或者暖水袋。然后其他部位还要物理降温。
谨防热性惊厥
iRiven
2023-04-10 12:12:12 +08:00
发烧的确很艰难孩子又不会说话,大多数时候都是去社区旁边诊所开退烧药,只能说平时多注意不要着凉
Mqzo
2023-04-10 12:14:38 +08:00
@hoodzwh 那群很正经。为什么谈奶就不正经?名字就叫奶爸,偶尔放点奶没问题。
hoodzwh
2023-04-10 12:54:59 +08:00
@liyer 我也要加一个,哈哈哈哈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3098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