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年轻人的最佳建议不是好好学习知识技能,而是不要买房…… 学好英语防身!

2023-04-14 02:00:40 +08:00
 fengleelogos

我写了一个工业革命相关的公众号,可能对于东亚民族的破局会有一些帮助。 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经济也不增长了。农业,饱和!再怎么折腾,地里的麦子都不增长了。英国人选择了海外贸易和技术升级!这和当时的资本和社会环境是相关的。 你看美帝那边,远远不断的强劲的创造就业!而咱们这边,只要新增的货币不流向消费,消费和市场不成为主流吸纳货币,那这个市场就永远会是一个鸡肋市场。

https://mp.weixin.qq.com/s/V-R7k9wsBbq6Fr1JqWTZiQ

解决方案是有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像 spaceX 和 chatGPT 一样,资本要投入到创造就业的领域里面去,而不是躺在房子里。这问题不解决,没有问题能被解决!

很多问题,观念如果没转变!那全是问题,观念转变了!那就不是问题。

老百姓是没有能力去适配一个变坏的环境的。

所以你无法通过削尖脑袋,内卷指南,挤掉你同时朋友亲戚,互相食的方式,甚至你吃掉了竞争对手也并不见得自己就能得到更多或者有生存空间。

唯一的生存方式是,创造新的价值,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并且在市场上这种新的服务的成果能够被你拿到,其他人也能够拿到这种新的成果,而不需要通过偷抢骗来内卷你的那一份。

广告有什么用?广告都是零和博弈啊!互联网广告模式创造价值了吗?互联网竞价广告只不过是一种零和博弈的装备升级机制而已。

互联网垄断模式违背了亚当斯密的市场合作的机制。他掌控了分配端,但是并不掌控创造端。所以他的失去,也是必然的。

知道了以上逻辑,那么很多的其他企业,新兴行业,其实应该把财力物力头像用户真正买单的,喜欢的,产品型的领域(这又涉及到市场秩序,如果偷抢骗不断,那没人做产品了,无法变现)。但是这种做法毕竟符合人类市场的潮流,他会见效慢,但是价值会回归的。

为其他人做点什么有用的,好玩的! 找一些合作的人来做一点给其他人有用的,好玩的东西! 找一些合作的人来做一点给其他人有用的,好玩的,用户也愿意掏十块钱,一百块钱的东西! ……

你会看到大企业满地打滚什么都吃 小企业互相吃,或者吃自己的胳膊腿。

所以可选的路径就只有海外市场,早几年拜托老婆孩子都要学好英语! 因为国内这个饭,吃一口只一口,没准哪天就没得吃了。

821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60 条回复
fengleelogos
2023-04-14 15:09:35 +08:00
@zhchyu999 怎么就焦虑贩卖上了?我明明白白都说清楚了,研究工业革命的这一段,对个人来讲,十年二十年的跨度上是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站在 zf 的角度,可能是希望找到新的增长点,但是新的增长点来自于人的需求,如果人的生活质量没有提升十倍,那么新的增长点就不会有十倍的增长啊!

而我认为新的增长点就应该来自于我们对待个人的态度。人要重要,人要金贵,人要有人格和尊严(即使我不能强求别人不能这么对我,那我这样对别人,对家里人总是可以的)。

英国工业革命前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来自于人口增长但是工业增长得更快,工业革命创造了远超过人口的就业岗位,再加上海外贸易,制造业,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就业岗位,这些模式,难道不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思路?

如果还不能理解,为什么美国能够创造这么多就业岗位?真的是因为抢遍了全世界吗?是因为抢截才让自己变得强大的吗?答案应该不是的。

工业革命是创造和发明,而不是普遍意义上认为的从原材料地廉价的抢夺资源造成的(虽然有但这个不是主因)。工业革命以后,对于其他落后的文明就是彻底的降维打击了,甚至对比于 1800 年左右的法国和德国,要知道 1800 年前法国的规模是比英国大一倍以上,仅仅从人口上看。

贸易
出口
创新

以上几点哪一点都比你多学几种卷的技术线更重要,而你背上房贷之后,你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韭菜,无论如何你都没有什么机会去搞这些东西了。

就算拿房子来说,不也应该是大城市周边遍地扩大铺别墅,公司开到市郊去,多建 1000 万别墅能带来多少幸福家庭和消费,建材家具,装修的经济滚动呢?办法当然多的是,但是能不能搞啊?我不知道。

本质上应该像美帝那样扩大物资消耗,经济才会好起来,别老捂在五环六环七环的鸽子笼啦!政策随便换一换,你就是新韭菜,房子可不长腿的,你能挪着动吗?
fengleelogos
2023-04-14 15:19:57 +08:00
@Xianmua 就你说的第一句话我给个回复,十几亿人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分发资源。粮食够不够?够。医疗呢?也是可以够的。至于住宿嘛!我认为应该减小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要把人摆开一点,这经济不就上来了吗。你扔到房子里面的钱需要真实的性价比买到了幸福,那这个市场他至少会平衡宽松一些(国贸高端随便炒这个可以不限制),然后地方摆开了,资源生产力本身没有问题,不管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生产是过剩的,这个毋庸置疑。但是服务是稀缺的,医生教师养老服务这些,需要有市场化的方式组织起来,遵守劳动法,放开服务的价格,该涨的涨上去,越放开,越不容易产生堰塞湖和自由落体。

多谢你的回复!希望有更多的探讨。我瞎侃你们也别当成不容置疑啊!但是我希望得到有内容的反馈和有逻辑的分析。这不是建政,这是真实的生活,而且关系到我怎么培育下一代。
daimubai
2023-04-14 17:41:28 +08:00
@ydpro 偶像张定边是吧?
ggmood
2023-04-14 18:37:47 +08:00
@jadewant 所谓的 run ,就是去国外躺平呗。这都是没体验过下一代在学校里被歧视的
CHIF
2023-04-14 23:05:37 +08:00
@fengleelogos 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反驳。给出你通过哪些途径学习欧洲历史的吧,这个帖子我只看到了你阐述自己的结论,论证的过程又很单一。
fengleelogos
2023-04-14 23:43:12 +08:00
@CHIF
B 站的极简欧洲史系列: https://bilibili.com/video/BV13V411C75x
麦克法兰的《现代世界的诞生》
《极简欧洲史》以上微信读书有免费电子版
麦克法兰的《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豆瓣书评: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158094/
贴一篇我的读书笔记: https://api.hetao.net/data/images/get/g5lQvv7YvIVbe3HqsKdVX.htm 里面也列了参考资料
还有一些研究英国史的文章(其中有一部分是学术论文): https://api.hetao.net/data/images/get/vuq92x28txjUflJZ8fD_d.htm

这个话题涉及的资料和推理过程太过庞大!导致工业革命的原因通常也是各大专业院校的热门研究课题。
最典型的对比是,法国晚于英国 60 年开始工业化,要知道法国和英国只隔一个海峡,并不是信息不通。而是社会结构的问题。
荷兰和英国同样有贸易,但是荷兰尽管社会发展比英国更快,却没有进化出工业革命(这一点跟地理位置和战争有很大关系,因为在欧陆边陲,尽管一直很发达,但是本土一直遭遇战争,英国没这个事。麦克法兰在《现代世界的诞生》里也说了)
本质上,工业革命这个事,是纯粹的被英国发明的,欧陆法国和德国都是抄作业,就像今天中国抄欧洲的作业一个样。德法都不是原创,在历史进程上,德法也犯了非常严重的失误,我认为跟他们并不原创的,自下而上的私有经济主导工业革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话说了这么多,也不展开了!我的想法是,如果社会失衡了,个人是要保持定力,不能被社会带偏了,尊重原创的成果,动机和出发点,才能真的 get 到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CHIF
2023-04-14 23:47:20 +08:00
@CHIF 公众号的文章确定是你认真写的?《三分钟读懂英国历史》这篇文章,哈哈哈。这篇文章和英国历史有关系吗?你想直接输出你的观点,有什么意思。唯一的一张图这么用?
图中的英国是统计哪些部分地区的、每个年代统计的地区是不是一致的。你这个英国指的是哪个英国?英格兰?英第一帝国?英第二帝国?还是英联邦?还有德国什么时候出现的,这张图表明的德国统计的事哪部分地区?
行文随心所欲,只为输出观点,好歹写一写编一编英国历史的事吧。夹带私货、灌水,也不是你这样的做法。
fengleelogos
2023-04-14 23:48:09 +08:00
我的结论是,我们的教育里对于工业革命是轻描淡写的,不够重视。
但是我认为工业革命是过去一千年里最重要的一个过程,等于是人类开了天眼发明了一种可以养活一百亿人的方法。
我们值得花一整年的时间来研究工业革命 ( 已经非常了解工业革命的朋友就多我啰嗦吧 )
fengleelogos
2023-04-14 23:56:50 +08:00
这篇文章只讲了一个话题,600 年的纺织品贸易,是利益线,是这条利益线,把英国和欧陆拉开了距离,直接拉到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在英国就是一个故事,棉纺织工业在完全不占优势的英国,打赢了传统的垄断地位的手工业纺织品大国印度。英国没有棉花,只有羊毛,有船,有海外贸易。但是英国这个策略,是解决穿衣的问题。通过卖纺织品,海外贸易,从欧陆调度粮食调节供需。卖衣服比卖粮食利润高得多。所以英国在 1300-1900 年之间,经济线都被这个路径主宰。
写完整英国史的书籍多如牛毛,你可以自己去看,我重复一遍有什么意义呢?
CHIF
2023-04-15 00:05:53 +08:00
@fengleelogos 正因为看了单调的通史,对于你直接抛出的观点不认可。你说是这条利益线拉开距离,那我说是英国政体更替平滑而导致的工业革命,可不可以呢,清教引起社会氛围变化导致工业革命可不可呢。如此错中复杂的话题,得出你这样简单的结论,不够,没有说服力。详细展开可好?
germain
2023-04-15 00:12:01 +08:00
楼主今年高寿?
fengleelogos
2023-04-15 00:16:58 +08:00
@CHIF 政体更替平滑是一种结果,当然他也是一个必要路径 ……
清教(我认为叫非天主教更合适)在英国的影响是深远的,英国和欧陆的绝大部分冲突,都是宗教冲突。英国长期对抗西班牙罗马和法国的天主教,这也是一条主线。因为天主教会是要去英国分钱的,不仅仅是一个信仰。
而同样的,荷兰和低地德国北海区域也最早进行宗教改革,汉萨同盟也运行了非常多的时间。最终还是被反扑,因为天主教在欧陆的势力太强大,影响太深远了。这也是英国人坚决和天主教会干到底的原因,老百姓甚至随便你信什么,但是国家不能以天主教这个敌对势力为正宗(在英国上层看来)。

麦克法兰在《英国个人主义起源》里面最大的线索就是,教会租册里面,寡妇可以拥有地产,父亲的地产可以不给儿子,儿女未成年就会离家打工,从此和家庭的经济关系近似脱离,等等,通过证明,表征英国在 1300 年附近就已经有立法保护私有产权,有了法治和陪审团制度。这些对于后来的事情都是只挂重要的。

英国议会在 1300 年附近就可以否决国王的征税,克伦威尔时候,查理一世停了十年的议会,为了筹集战争款,重开议会,但是没谈妥又解散,结果英国内战爆发。

说到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点,克伦威尔 1640 年附近说,他要移民美国,为了孩子的教育,他认为当时的英国的社会环境已经不适合小孩的成长了。B 站有这个电影,可以搜一下。
sleeppingblue
2023-04-15 00:57:50 +08:00
我甚至觉得 op 就是移民中介,只不过刚入行,叙事能力一般,遣词造句还差点,加油哦
alalida
2023-04-15 01:06:11 +08:00
顺着你这话题继续走偏。深究起来还真是农耕民族的问题。传统导致了不喜欢协商喜欢强权。

西方文明自古就有协商的传统,不说希腊罗马那些奴隶时代。看黑暗的中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在东罗马还在的时候已经出现民选长官,更别说后来的荷兰共和国。而看东亚这边,蒙古和满清前期均是贵族投票产生皇帝,直到汉化才慢慢变中国帝制。至于我朝,这出大戏才刚到高潮。

从历史看,这里也一直是这个样子。不是谁谁胁迫了这里的人,而是这里的人潜意识就不喜欢协商。
@fengleelogos
feikaras
2023-04-15 01:44:39 +08:00
建议多读点书。另外现在去一线城市和强二线买一套房比这些弯弯绕绕有用的多。
你看到了科技进步的飞跃,贩卖效率焦虑,却看不到天量的钱源源不断的印。
Euthpic
2023-04-15 19:05:29 +08:00
你想好了吗?就给我建议
dxk611
2023-04-15 19:59:59 +08:00
还是玩贩卖焦虑那一套呢?建议你学点新的传销技术。另外啊,别瞎几把给年轻人建议
fkthiswordw
2023-04-15 22:04:52 +08:00
从回复来看,你让某些人急了
RuLaiFo
2023-04-17 08:48:36 +08:00
对你说的这些不感兴趣,加油挣钱,过好我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打工人,个人的力量对社会发展毫无影响力。还有就是不要以为你看到的局部就是全部。
diveIntoWork
2023-04-17 17:14:58 +08:00
多的不说;谨慎买房 和 好好学英语 是没错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3238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