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评价的两极分化

2023-04-20 12:00:53 +08:00
 leedarmau

最近看一些论坛社区对成都的看法有感。

成都应该是大秦评价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了,这是一个你来旅游就会喜欢上的城市,也是一个当你决定来定居会有超多人劝你别来的城市。

即使是问当地人的看法,有的人会告诉你成都很舒服,房价又“低”,打算把父母也接过来;有的人会告诉你这里卷上天,马斯克来这也会因为没有打够电话推销贷款指标落魄地回老家。

谁说的对?

我觉得根源在于房价。

我们假设有两个人 90 年出生,2012 年开始工作。一个人去了成都,一个去了深圳。

到了 2016 年的时候,在成都的那个可能早就考上公务员(那个时候考公相对来说非常容易),家里赞助二三十万,在成都买了套房。

在深圳的那个,觉得 300 万实在有点高,打算再赚两年钱,去二线“降维打击”。

然后来到 2021 年,成都的房价至少翻了一倍。早年来成都的,当初 80 万买的房现在要 180 万。如果你问他成都怎么样,他大概会告诉你,成都是个宜居的地方。唯一后悔的事是当初应该多买两套。

从一线来到成都的,本想着来换个大房子,但经过了 15 、21 年两次绝户涨价,成都那种还说得过去的房子门槛已经变成了 200 多 300 万。

(我知道肯定有人说成都大把一百万的房子,所以先说一下防杠。很多人逃离一线,就是想换个居住条件更舒适面积更大的房子,如果住老破小,为什么不留在一线,赚的钱还更多?而且这种人年龄也来到三十多,对面积的要求提高了。几年前他们住 30 多平没问题,现在他们需要的是三室两卫。)

如果你问后者成都怎么样,他们会告诉你,成都性价比不高,压力很大。快跑。

归根结底就是房价,就是有没有早出生几年。

之前还在跟朋友聊天说到,在北上广如果没有住房成本(无贷款无房租都可),一个月六千其实可以过的相当惬意了。

高房价的危害不仅是摧毁生育率和信心,还会全面提高你的消费开销。为啥中国 GDP 已经这么高了(相对),压力感觉比那些收入不如中国的国家还要大?为什么三驾马车,两驾散架后,就发现消费那驾其实是黄包车?说到底就是房价。

如果说土木堡之变是明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我有一个猜测,若干年后人们研究历史,谈到大秦帝国由盛转衰的决定性事件,就是涨价去库存。

为了不进水深火热,这个话题我还是不继续展开了。(发个求职都能进水深火热的就问你还有谁)

总之,对成都的看法取决于有没有在 16 年前在成都买房。

如果买了房,或者是那种退休养老的人,他们完全没有生活压力,在成都生活的确很惬意。成都的好评是他们给的。

如果没买房,还需要在成都赚钱买房的,他们对成都只有差评。


大秦:一个实行了两千余年秦制的帝国。特点是榨取、燃烧 human resource 实现帝国的“崛起”

1315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134 条回复
crazyMan233
2023-04-20 19:43:01 +08:00
网上吵得凶的,无畏是刚需还没没上车。买房了的还会嫌房价涨的慢。早有房的,享受了发展的红利。多房的,随便出手一套爽歪歪,这辈子不用工作了。偷着笑的人是不会告诉你的
HanMeiM
2023-04-20 19:59:17 +08:00
其实关键也不是这个,关键还是说跟成都自己的营销宣传出入太大
已经在成都的和想去成都的人之间,对成都的认知相差太大,所以评论两级分化严重
还有就是我感觉成都其实没那么宜居,毕竟大部分时间都是雾蒙蒙的,上海就舒服很多了
除了一线,也还有云南这边天湛蓝湛蓝的地方
最后成都其实旅游也没啥好玩的,成都周边的城市更能体验到四川的山山水水,和各种还没那么大众化的美食
Rwq8xlHrBAi0ct2w
2023-04-20 20:08:31 +08:00
断贷的不少,看到亲戚杠杆都拉满了,我都有点后怕
leedarmau
2023-04-20 20:11:36 +08:00
@agagega 除了就一个应激的,其他还好吧,观点不同很正常
Martinez
2023-04-20 21:05:10 +08:00
其实是对经济的看好吧。我觉得现在的房价还好,但这长长的几十年贷款日子需要的是稳定的收入,看病和小孩教育的保障,这些在未来看是上升、平稳还是下降趋势,众位心里最清楚了。幸好,看病有了中药,小孩教育早早分流、禁止补课以及就近上学,稳定的收入也变成了接力贷,感谢解了我的忧患。
tmdbbr
2023-04-20 21:28:55 +08:00
认同 OP ,所有有钱还是去一线要好一点,至少房子保值率要比成都高。
zushi000
2023-04-20 21:38:33 +08:00
同意 82 楼,其实还主要是成都的宣传的原因.成都宣传给人的感觉就是安逸,清闲,舒适.骗了很多无辜的青年来,结果发现自己是来给成都发展做燃料的.像很多北漂啊,沪漂啊,大家去的时候有心理预期,而且那儿工作多,工资也好,大不了苦逼攒几年回老家也有一笔存款.成都就不一样了,工资低,工作机会种类相对一线少得多.而且最开始来,可能就是冲着舒适的生活来的,自然也不想勒裤腰带买房,现在房价相对工资来说,还是算高的.本来是想来安逸生活,结果发现不仅跟宣传不符,还被当作了燃料,自然是有种被骗的感觉.觉得成都好的人,可能是踩对了节奏,在正确时间买了房.成都旅游资源丰富,美食多,道路公共交通也还可以.医疗也有华西这样的大医院.消费不算高,如果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除了冬天雾霾多点,阳光少.其他方面来说确实还是可以的.网上很多人说地震多,其实这对于成都市民来说不是什么问题,成都是个大平原,就算地震,也不会是主震区,就是摇一摇而已,大家也就习惯了.512 那样的大地震,成都倒塌的房屋其实还是很少的.
JustSong
2023-04-20 23:24:54 +08:00
@livid #17 人身攻击
charlie21
2023-04-20 23:49:56 +08:00
如果你拿今天的情况跟十年前比,得出 “今人之所以有某种认知 / 吃某种大亏(在车外叫唤),是因为他十年前没做什么;那些不持有这种认知的人是因为十年前做了什么(成功上车)。
这就是两个人关于某个话题有认知差异的原因,
因为两个人的时代背景不同,因为两个人的个人背景不同,
具体归结为时代背景哪里不同 / 个人背景哪里不同”

,那么你肯定没错,你肯定无懈可击,你的理论肯定严丝合缝。
因为你说的东西是所有人都已经知道的事,
而你把人们已经知道的东西( 2015 之前的房价比 2023 房价低)再重新 “发现” 一遍(低房价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趁早上车的都说好,没上车的都说惨)。

btw
“时日曷丧 予与汝皆亡” 并非当代人独特想法

这想法的人在 2015 年也有啊,因为 2015 年比 2010 年房价高,有的人觉得 “掏空六个钱包啃老买房” 十分可鄙, 此世道可以皆亡了。在社会舆论心理游戏之下,成功掏空六个钱包的买房者也都带着深深的愧疚,而非带着 “我看着我撒泼打滚要钱买房的样子,我背负啃老骂名,我可真有远见啊” 的欣慰。
然后呢?
早就没人宣传对 “掏空六个钱包啃老买房” 的鄙视了。
反而是,该掏空的时候不出手则后面想掏空六十个钱包买房都没得买了嘛,没买房的无法娶妻嘛,无法娶妻的则遭到社会鄙视嘛 --- 之前鄙视 “掏空六个钱包啃老买房” 的人早就泯灭在时代背景里了
dxgfalcongbit
2023-04-20 23:50:57 +08:00
要不是当年三线建设,成都不可能有今天这种规模,对成都来说评价能两极分化已经是很好的运气了,本来地震就多发,冬天见不到太阳,夏天又热,这几年气候异常,夏天开始有缺水缺电的问题,这地方如果算得上“很舒服” ,那某些地方真的可以算是天堂了。
nyxsonsleep
2023-04-21 00:47:43 +08:00
@zhuifengwunian 观点肤浅到了一种境界。连 gov 都知道内需不足,还在吹土地经济。
按照你这个逻辑,那得回到大锅饭的年代,gov 直接从人民手里收割货币不是比你这套 kfs 中间商赚差价的路子高效多了。

这个系统的循环是建立在出口获得的资源利差,而不是所谓的上车的人。你以为建设国家的石油和铁矿从哪来的?靠人民币买吗?
whileFalse
2023-04-21 01:48:49 +08:00
@socketpeng 先把蛋糕切下来再说。中国的人力对于现在的生产力来说是过剩的,过剩不止一个亿。

你说的对,GDP 增速会慢慢放缓,但我觉得尽人事听天命吧。我们努力卷,至于啥时候能卷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甚至不是中国所有人能决定的。
charlie21
2023-04-21 07:54:59 +08:00
这是一个 2012 年帖子反映了人们对房价的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方法和当今是很不同的:

结合社会各阶层谈谈我对<<<高房价>>>的看法
v2ex.com/t/49276
socketpeng
2023-04-21 07:56:32 +08:00
@whileFalse 切蛋糕这件事情我是非常认同的,我们目前确实有能力切下来蛋糕,正因为切蛋糕影响了其他国的利益,我们才被打压、被排挤,这是无可避免的。

但关于生产力的问题,目前真的就没有办法解决么? 996 为何屡"禁"不止(它真的禁了么?),996 造成的劣币驱逐良币还不够多么?多次强调房住不炒,它真的有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么(房产税为何迟迟不落地?)?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解放人民,内需自然就会提高,而不是靠喊口号,这才是我厌恶的
Narcissu5
2023-04-21 08:49:33 +08:00
其实成都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支柱产业,过于依赖土地财政,成都最大的民企是新希望。实际上北京上海这样的真正经济强市反而不太依赖土地,所以未来一个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是成都房价接近甚至超过一线。
495127903
2023-04-21 09:13:35 +08:00
把成都换成长沙,完全可以套用。
bruce0
2023-04-21 09:22:08 +08:00
@leedarmau 这种人在哪都安逸啊,我们打工人也从来不会跟他们去对比。

我说的是那些在 15 年买房的普通人,他们也够安逸。

都是打工人,你不就比我早生两年,水平还不如我,凭啥现在我俩差距这么大。

就是这种心理。
--------------------
就是这种感觉, 就觉得很不舒服, 为什么大家原本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甚至他的能力还不如, 就因为他早买房,就能安逸的生活, 而我因为晚生几年, 晚买房 就要 掏空父母的钱包 累死累活的还一辈子房贷
horizon
2023-04-21 09:26:21 +08:00
@whileFalse
"我觉得在中国,人民是有充分的选择权的。"
别搞笑了好吗,如果房子不绑定教育、医疗、甚至人权(参考疫情期间租客不当人的操作),大部分人不会买房的。
lvtuyukuai
2023-04-21 09:42:49 +08:00
我在成都生活了 5 年,有一套贷款的房子,简单的把是否宜居归于房价有点不妥,成都对与我自己而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物价、生活成本不比一线低,但收入、就业可选择的机会(上招聘软件看下成都的岗位数量就知道了)都少好多。
328174749
2023-04-21 10:14:04 +08:00
对成都评价极差的朋友是认为中国有一个城市又安逸,又轻松,房价还低,工资又高,而这个城市就是成都?来了之后发现失望了?每个城市都有留下的人,也有离开的人,有自己独有的美丽风景,也有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暗角落,你想去哪里都行,但我觉得还是不能幻想换个城市解决自己的问题,当然换个国家行不行,我不知道。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3399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