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发者应该多关注海外市场

2023-05-04 17:55:08 +08:00
 hlwjia

来 V2EX 刷个存在感,发一篇 2020 年写的旧文。

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一下为什么我认为作为国内的开发者,应该多关注海外市场、做面向海外用户的产品。


早在 2000 年(点 com 泡沫那阵),国外就有了 indie hacker / indie maker 这个名词来称呼做“独立”产品的人。这里的 indie 是 independent 的意思,意在独立(解脱)于各种束缚,比如: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固定的办公室、领导、或者是投资人。

而国内在最近几年也涌现了一拨独立开发者,多数以工程师为主,当然做的产品也是面向国内的市场。有做地不错的,像 Baye 的熊猫吃短信、vulgur 的极简时钟、Kenshin 的简阅等;但综合我这两年来对海外一些独立产品的研究,海外市场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做国内市场面临的四个问题:

第一、不存在足够的空间给个人 /小团队做独立产品存活。

Slack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美国已经上市了,市值 200 亿刀。Slack 一直是被 qiang 的,但是为什么国内没有出现 Slack 这样的产品作为一个信息中心来连接各个办公工具?

其实有,还不少,但都没活太久。一部分原因是腾讯阿里都非常重视这个“商业流量入口”,不想有可能被对方占有了。另外是国内互联网生态,从 BAT TMD 巨头到小软件公司,都太封闭;不仅不开放,还相互制约,都想把自己流量的守住,所以就同时出现了三个 Slack:

在这种巨头虎视眈眈且相互对抗的格局里,作为三缺(缺钱、缺资源、缺核心门槛)的个人或者团队是无法存活的。或许在 2010 年至 2016 年间还有草根产品团队依靠“热钱”注入有爆发的可能性,时至今日,特别是这个蜜汁 2020 的局势,是不太可能的了。

即使,你找到了一个空白的利基市场( niche ),你接下来面对三个问题:需求验证(试错)、推广、和商业化。

第二点、需求验证或者叫“试错”成本高。

由于国情不同,咱们需要经过一些不可避免的审核流程来保证互联网的干净。这个没话说,在哪做事就守哪的规矩。但这“需求验证”的门槛可就提高了不少。

比如要做个网站吧,备案最快也两周。做游戏?有没有版号?做 app ?有没有软著?小程序(从用户端来讲)是个不错的创新,但是你最烦看到的是不是“审核不通过,类目不符合”?稍微做点有用户互动的功能都需要公司主体。公司注册、银行开户、做帐、以及各种实名制等;这些虽然都不是不可达到的门槛,但是去完成这些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对于本身就单打独斗的开发者来说 - 太累了。

再看看海外,简直不要太爽。做 app 还是需要经过苹果和谷歌的审核,但几乎不会对程序本身以外的东西设置门槛。网站注册个域名,30 秒改个 DNS 指到你的 IP ,Netlify 或 Vercel 代码一推,就自动构建、部署、上线了。哪怕你不会写代码或者会写代码但是想先验证一下需求,看看潜在用户的响应如何,国外有不少非常值得一样的 no code 或 low code 平台。这个以后可以单独写一篇。

OK ,国内你也通过重重难关项目终于上线了,你面临剩下的两个问题:推广和商业化。

第三点、推广渠道少 && 门槛高。

海外市场的推广渠道更多元,比如 ProductHunt, IndieHackers, BetaList 等。这些平台不仅国内没有,我想表达的更重要一点是,这些平台用户都比较真诚和热心会实在地给你提建议,给你写反馈。国内也有几个论坛 /平台,但是用户氛围和友好度就和上述几个没法比了。

在付费推广方面,国内门槛(资质、资金)都挺高,感觉只有大品牌才能投得起广告,这对于缺资金的团队来讲,又是闭门羹。而国外,facebook 和 google 拿个 50 、100 刀去做个推广计划都没问题。

行吧,推广也做得不错,得到了批种子用户并且涨势还不错;就最后一步了,商业化。

第四点、商业化选择少。

说商业化选择少可能说过了。国内是由于巨头间的竞争太激烈,出现各种补贴手段,导致互联网用户习惯于免费的互联网产品,甚至觉得应该倒贴给他来使用;伸手党、白 piao 党挺多;付费以及版权意识都还有改善空间。

想想你都给哪些浏览器插件付费过?“插件还需要付钱?!”

而海外用户的付费意愿足够强烈,在以后的案例分享中就能体会到。一个小小的浏览器插件,做得精美,触碰到了用户的购买欲望,解决了他一个痛点,他就愿意购买。

顺便再说一个「免费 vs 付费」的问题,这个不针对哪个国家,全世界都一样。免费(不愿意付费)的用户是最难伺候的,因为他们不 value 你的产品,觉得免费的就是创造者轻易做出来的、廉价的。如果依着这部分不愿意付费的客户来做需求,产品只会越做越难盈利。关于定价的问题又单独写一篇。


1881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96 条回复
hlwjia
2023-05-05 15:13:32 +08:00
@newshbb 哈哈哈,看来大家都有过深刻教训
hlwjia
2023-05-05 15:14:18 +08:00
@kulove 这是经典的 80/20 定律啊,20% 的用户给你贡献 80% 的收入
hlwjia
2023-05-05 15:15:14 +08:00
@nexmoe 其实内容之前已经写过了,只是没发到 v 站,调整一下过几天就发出来。
hlwjia
2023-05-05 15:16:14 +08:00
@zhengkk 人家字节其实就是敏捷、快速迭代
hlwjia
2023-05-05 15:17:50 +08:00
@Xianmua 是的,漏斗下来,总能转化出足够的付费用户
morri
2023-05-05 15:36:56 +08:00
这个方向也许不错,很多创作者想要做自己的站点或应用。 https://www.patreon.com/
hlwjia
2023-05-05 15:46:04 +08:00
@morri 是的,patreon, substack, gumroad, buy me a coffee 等,海外这类平台还挺多的。

当然还有 YYDS 的 only fans
DjvuLee
2023-05-05 15:51:04 +08:00
@hopingtop 注销是因为要报税吗?
zhangtest
2023-05-05 16:09:00 +08:00
很多时候开发者只是觉得好玩,抱着试试的态度想搞个项目看有没有人用,结果去执行的时候发现要各种复杂的备案,提交资料申请乱七八糟的东西,算了,懒得折腾。
把 xx 扼杀到萌芽是我党拿手的活。
testFor
2023-05-05 17:11:26 +08:00
当你被 google play 个位数的下载量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残酷
Peven
2023-05-05 17:13:17 +08:00
slack 被 qiang 了?
joefuzhou198x
2023-05-05 17:38:15 +08:00
@kulove 哈哈,你做啥产品的,能透露一下吗。
8355
2023-05-05 17:48:31 +08:00
我有深刻的理解就是你说的 facebook 和 google 拿个 50 、100 刀去做个推广计划这个事
前司做跨境电商,我以为营销买量费用会十分昂贵,结果并没有,经理级负责的海外流量每周也不过就是几万刀这种级别,都能带来海量的拉新,在国内是不可想象,随便投个有流量的广告可能都要 6 位数起步,转化可能都到不了一半。。。
wsseo
2023-05-05 17:52:13 +08:00
能不能不是美国的
wfnuser
2023-05-05 17:52:20 +08:00
好文章诶~ 可以申请转载一下到我的公众号吗 贴这个链接或者其他链接都可以
如果有大佬有发自己的公众号文章的话 也可以直接用公众号内置的转载
hlwjia
2023-05-05 21:03:53 +08:00
@wfnuser 谢谢。刚定时群发了,明天 9 点就可以快捷转载了。 公众号 sup 强森

@8355 对的,这个对没有很多 followers 的开发者还是很有帮助的。
hlwjia
2023-05-05 21:04:17 +08:00
@wsseo 没懂。
erosripe
2023-05-05 21:30:48 +08:00
@kulove 啥产品
huijiewei
2023-05-05 22:21:44 +08:00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所以一定要把一切消灭在萌芽阶段
wobuhuicode
2023-05-05 22:34:14 +08:00
海外市场是有一定的门槛:
1. 语言,这个是实实在在的一个门槛,很多人遇到这个就掉头了。
2. 思维方式,从语言延伸出来的对事物都不同看法,不是很多在国内生活习惯的人可以了解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3732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