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外融入问题

2023-05-21 10:29:23 +08:00
 yhhsuf

背景

因为有一个老铁在讨论出国的问题上谈论了“融入”,且很多人提到了融入的困难。作为一个融入相当好的海外移居者,我也来随意提一提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吧。

我是 21 岁自己一个人去海外的,现在 28 了。新西兰居住了七年。个人身边的经验是,在无干预的情况下,以移居海外且开始独立自主掌握社交的年龄起计算:

有一些父母一直都带着自己的子女同住,且严格控制子女的社交,这会导致年幼的子女亦无法融入者居多。

定义

关于融入,这个词在我看来是一直自发的认同。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西方背景下的安慰是否能提供心理满足?或者人生需要做重要抉择时,能否接纳从根基上不同的海外行事方法?

这有些时候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心态,也取决于绿卡 /资本等等。所有人都知道新西兰的竞争远远小于国内,如果一直没有绿卡,思路上就会倾向于非常卷,为时刻可能发生的“不得不回国”做准备。一旦有了绿卡,明确知道自己可以一辈子住在海外时,思想也会松弛很多。

当然,外界的判断标准也有。西方人会不会和你 gossip ?有没有被华人以外的姑娘追求?外国人会不会在 ta 的人生节点上征求你的意见?等等

语言

语言是融入的根基,非常非常重要。我开始被洋人社团接纳时英文词汇量大概 25000 左右(雅思大概八分)。当语言能力不会在任何非专业领域卡壳时,对方才会视你为自己人。口音也需要额外训练。印度人虽然会和洋人无障碍聊天,但洋人和印度人也是泾渭分明。语言是个硬实力,只能自己练。

文化

这个是大多数海外华侨 /华人疏忽的地方。我们从小的教育其实没怎么教哲学,宗教。甚至我们学的历史都和西方人学的历史有很大的不同。我在这里不讨论两方历史观的对错问题,只是推荐想要尝试融入西方的朋友们去用心学习一下哲学(例如西方人推崇的 Stoicism ,Epicureanism ,西方一些近代有影响力的 Extentialism 等等),宗教(英语里就能看出宗教有多巨大的影响,不是说去信教,而是去了解一下各个宗教是怎么来的,教派间有啥区别)。历史部分就不提了,推荐随意看看。

娱乐也是。自己的娱乐也需要逐渐替换到海外的娱乐。去看一些海外人尽皆知的国民娱乐作品。这样才能在交流中及时 get 他人的幽默风趣。自己也会慢慢能够说出让他人会心一笑的一面。

其它

融入并不是指抛掉中国的一切当一个外国人。我个人是个三语者(中英日)。很多外语很好的朋友都能感觉到,同样的人说不同的外语会有不同的性格。文化融入也是在训练多重可以自由切换的大脑。洋人和我聊天时会觉得我是本地出生的亚裔,刚来海外的华人也能看出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日本人也会常常觉得我一定在日本住过很久。这不是在违背意志去接纳另一种价值观,而是一种有趣的人生体验。当对某一种文化足够熟悉时,就能从文化底层反推为什么西方人当朋友容易当密友难,为什么日本人距离感这么强烈。你不再会视这些价值观为“冲突”。

当生活在海外时,融入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不管是社交还是职场,融入好的人都有无比巨大的优势。实际上洋人社交参与多了后,反而会发现洋人圈子里高度融入的华人并不多。洋人也会对中国文化有初步好奇,但他们能够接触到的可随心交流的中国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自己也可以当一个中国文化的展示窗口。

538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63 条回复
davidyin
2023-05-21 17:35:04 +08:00
这个融入,感觉就像找组织。
离开了大陆,就摆脱了组织,何必再要找一个呢?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还不够吗?
yhhsuf
2023-05-21 17:52:38 +08:00
@hahadaxigua834 It's not a post about studying English... In short, my trick is to keep increasing the difficulty of the material you read. It requires little effort to reach a vocabulary of 15k once you immerse yourself i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After that, it helps make you sound more educated. You have to proactively read materials in fields such as psychology, politics as well as philosophy and history. Use them in offline meetups until you have a good command.
hello2090
2023-05-21 18:14:13 +08:00
中国人的融入一般就是指闯红灯了交警队有人打个招呼,要上学了能找个人在校长那把红包塞进去。这就是中国人口中的上流社会了基本上。
undefine2020
2023-05-21 19:29:22 +08:00
听你这么说我终于明白了,其实融入一个国家就和融入一个小圈子一样,比如外人想融入二次元圈仅仅看动漫是不够的,还得了解各种梗的来历,还得经常去二次元论坛谈笑风生。
对于融入国家来说,也要做到了解当地的饮食习惯,历史,俚语,行为方式,流行元素等。感觉要做到这些其实和年龄没关系,还是看自己愿不愿意吧。
levelworm
2023-05-21 19:35:35 +08:00
我其实已经不打算融入什么了,不过生娃之后又给拉回来了,至少还是得融入到家长圈子里,真是啼笑皆非。我这个国内外都是宅男的人,现在居然能够和随便什么陌生人都聊上一阵子。
nulIptr
2023-05-21 20:26:21 +08:00
我到北京上班这么多年,也没感觉融入北京。。。
noahhhh
2023-05-21 20:26:44 +08:00
@ViolaH 其实我意思也就是习惯他国达到一个舒适状态。长久居住海外,一定的社交是需要的,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孤独终老”,特别是步入中年,成家生娃,只是 V 站基本都是年轻人,不少都反婚反孕,不一定会往后去想。
ElonMute
2023-05-21 20:32:57 +08:00
非常棒的分享,感谢作者~
kangyue9999
2023-05-21 20:38:06 +08:00
你想要什么样的融入?你的文化和人家的文化都不是一个体系。谈何融入?另外,你那么热切期待融入人家,等你生的第二代思维生活作息完全在人家的体系里,成为香蕉人,你就知道什么是融入了。

有的时候人就是太幼稚了,总想要融入别人,与其说是想融入别人,实际上其实就是痛恨自己这身皮。

与其想做别人,还是好好做自己吧。
noahhhh
2023-05-21 20:42:16 +08:00
看到楼主说年龄,还想到一点是定居海外,当父母老了需要照料,是回国陪伴还是接来一起住呢?和楼主说的一样,年龄变大适应力下降,我见到大部分的情况都是长辈有文化和语言障碍,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觉得去哪儿都不自在,最后还是回国去住。

大一辈的人好在都有兄弟姐妹,多花点钱让兄弟赡养父母,这一辈都是独生子女,以后肯定会纠结得多。
eDeeraiD0thei6Oh
2023-05-21 20:49:32 +08:00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下一代关系的问题,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楼主还没遇到而已。
clouddd
2023-05-21 23:13:52 +08:00
不需要融入 有三两朋友就够了 自己过自己的
so898
2023-05-21 23:15:21 +08:00
很多人 Run 出去就是为了不用卷,OP 竟然在讲融入爬阶层,真是……
不利于 Run 的话少说!
bellchu
2023-05-22 02:22:54 +08:00
这厉害了,年龄标签语言标签种族标签都齐了。

21 岁到 28 岁这几年都接受了些啥教育啊这是?完全没有自我意识了吗?还是说前 21 年的教育太根深蒂固了?新西兰学校没有民族和宗教课程? 拜托,都快 2024 了,别再谈啥融入了,特别是在海外生活已经七八年的人,28 岁的年轻人,还不知道融入就是一句屁话?
rgyyt
2023-05-22 03:28:19 +08:00
在一个需要科学上网才能访问的网站跟我说国外不好融入。要是人在国外也就罢了,人在国内?我怎么觉得有种行为艺术的感觉啊。
rgyyt
2023-05-22 03:30:01 +08:00
@rgyyt 我好像回错地方了,我应该去楼主说的原帖回复
no13bus
2023-05-22 03:41:21 +08:00
宗教确实很重要。我最近在跟当地人学习圣经,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西方文化的切入点。先不说融入什么的,我只是对这个感到好奇,也想了解外国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和准则,有的时候非常佩服外国人的思辨能力,也非常羡慕。
CQdake
2023-05-22 08:37:49 +08:00
感谢 OP 提供的自己关于融入的一些看法与经历。
感觉很有用的部分,词汇量、文化。
loryyang
2023-05-22 09:37:54 +08:00
所以还是那句话,牛人在哪里都能混得好。在国内过不下去的,跑到国外,大概率也混不好
光是英语能力,绝大部分人就已经没戏了
hoopan
2023-05-22 09:39:21 +08:00
OP 讲的挺好的,人生是一场体验,熟悉、接纳并融入其他文化环境,应该是很棒的体验。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4165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