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ck274 在国外有好有坏,我现在都觉得。在国内,没有语言障碍,小崽崽们都能玩到一起,但是这边我们没法教她瑞典语,只能等她自己了,估计还得一两年,她才能真的开始说瑞典语。
至于看病,我在国内的时候,其实也信奉的是先抗一抗,然后再去医院。但是真当小崽子去年 7 月底,第一次发烧,还是急急忙忙去医院,毕竟这个是第一个,自己也没有经验。不过现在这么折腾一下,经历几次,确实心态好很多。
国内我之所以觉得比较乱的是,21 年的时候,有一次咳嗽,两三个月,最后看了两个三甲医院,去了好几趟,还做了 CT ,最后还是吃了消炎药好了。然后呢,我后面仔细一看,为啥每次拿药,都有中成药的冲剂,而且贼贵,170 的药,就那个中成药就是 140 ,然后再加上莲花清瘟的事件,我跟朋友好好聊了一下就发现了。至此,对国内的医院,没啥好感了,上个月刚跟朋友聊起说国内的医院太乱了,就该收拾,结果就一个多月,这几天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
国内吧,有环境的问题,都是为了规避风险,规避责任,就连打新冠疫苗,还有自己签个责任书啥的,这边瑞典上来就打,碘伏都不要。人去了,填个人信息,然后进到小房间,往凳子上一座,袖子一撩,直接上针头,几秒钟 OK ,然后观察 15 分钟,拜拜,多一句叮嘱的话都没有。
国内给宝宝打疫苗,先用碘伏消毒,然后打完了,宝宝当天注意避风,晚上不能洗澡。在瑞典,我宝宝今年 1 月份,去瑞典的宝宝体检中心体检的时候。医生一个个跟我们用谷歌翻译,一个个对宝宝在国内打的疫苗,然后看宝宝缺哪些,然后还有哪些国内打了没打完,这边可以继续打的。我印象那天小东西,打了 6 种疫苗,然后两针,一边腿一管(有 5 种在一个管子里面)。什么碘伏消毒,完全没有。打完了,我们问能不能洗澡,医生和护士很震惊,然后说道,当然可以,然后问我们为什么这么问?就有点像宝宝生病了,问他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一样?人家很诧异地告诉你:她想吃啥就吃啥。
国内,前几年还有新闻,婴儿死了,父亲提刀看医生。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做儿童医生也就是这样,风险系数高了。还有国内地医院,我印象是产妇或者做手术地人自己都不能给自己签子,真的很搞笑了。就是怕后面出事,家属来闹。然后吧,国内的法律也是和稀泥,基本上都是调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后谁闹谁有理,闹得凶就有赔,真的是助长坏人之风。反正我对这点很反感,也是我自己出国地原因之一。
国外很多东西,我喜欢,但是不能就说这个是对的。应该说,国外地这些东西在我的认知水平上,我认为它是对的居多。但是我地认知有限,不像其他人那么高,所以肯定有我地局限性。如果我地认知出问题了,肯定是我自己对自己负责,也不需要别人来负责,所以也轮不到别人来指指点点。
这个就有点像我出国的时候,我跟身边朋友说起来,有的很支持,有的反手就骂我是白眼狼,爹妈白养我。还有的就是跟你说国外的新闻,不安全,医疗多么差,交通多么不好,国外是吃了之前很多年的红利,国外融入不了,然后身边谁谁出去了一年,融入不了,受不了又回国了。总之就是一句,国外是地狱,国内才是天堂。这些人,我反手就直接删了,直接拉黑,一句多的话都没有。我出国吃亏了,要你负责么?
所以,OP 没必要在意这个帖子里面别人说的东西,相信自己的就对了。
人最蠢的事情就是:给一个不想主动改变的人不停的灌输自己的思想,告诉他自己多么多么对,你是多么多么的无知。
最后,不过不管怎么说,只能祝福 OP ,没有办法,孩子不在你这儿,不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