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需求来讲,最大的利好是 arm 架构和新的芯片封装设计,把内存带宽和频率进行了一大波提升,也更靠近 cpu ,数据通量能做大更大,这就解决了集成显卡在图形显示(不是游戏,也不是图形计算)上面的最大短板 - 高分辨率、高帧率下的系统级动画。现在 x86 架构和 ddr5 内存下,新的 amd 和 13 代 intel 都能做到 16G 内存带 2-2.5k 120hz 的流畅动画,在上一代时是做不到的,所以上一代很多笔记本都是 2-2.5k+90hz ,基本是极限了,再贵一点的上 32G 更好的内存可以做到 120hz ,但是现在可以在更低的价位就能轻松得到一批各品牌的 2-2.5k+ 120hz 的笔记本,而且有独显的也都支持直连了,独立显卡的显存才是保证动画效果不卡的关键,而现在靠内存也能实现了。苹果 M1 的架构就在芯片设计上更进一步,当然这也导致了内存成本更贵,不能更换,windows arm 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轻薄式笔记本市场会有不错的反馈,4k 120hz 的 14 寸 arm 笔记本不是梦
sundev
2023-10-26 11:05:13 +08:00
@pcitme #90 arm 翻身肯定没那么容易的,但是我还是比较期待的,毕竟生态没那么容易构建的。 更多的肯定还是像苹果那样先优化转译性能,然后高通给力把芯片性能提上去,这样就算转义有损耗也不影响体验了,至于要开发者同时构建 x86 跟 arm 版本的肯定不现实的,毕竟 windows 的包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