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个人网站收到来自资本平台的压力的时候,个人只能选择放弃对抗资本。
这有点像 vps 厂商收到某些影视公司的版权投诉邮件,大点的厂商就转发邮件到本人,小点的厂商直接删号封鸡了。
人人都想追求公平,但这个世界掺杂了利益与较量之后,就没法平衡了,最后都是息事宁人。
首先是很多想买房的人看到房价市场这个形势选择了放弃,所以储备下来的钱,就有了一个消费的去处,只不过 Su7 的火爆拉高了大家对 YU7 的期待罢了;
其次是黄牛承接转单之类的可能,猜测可能是不少的,得有个几万单吧,国内的二手市场是非常活跃的,别人有路子出手,这部分人总归会占一部分订单量的,虽说黄牛的订单是有点虚的,但是总归有受众购买,所以也是实际购买量了;
然后,订单造假的可能性……小米好歹是上市企业,就算你不审计,海外又不缺人盯着,还有人说恒大,恒大在 18 年就被海外爆了有问题,只不过国人不信还搞了个特色 5A 评级罢了。拿小米跟恒大比,倒不如拿一些不上市不公开的企业跟恒大比呢,毕竟都不经过全球会计事务所核查,怎么说都行;
最后,有钱人真挺多的,国内的很多中产和高产,别人本身没有消费欲望,只不过刚好 YU7 给了他们一个花钱的契机罢了,你要看数据的花,国内的企业家都有上千万人,体制内工资不低的也有几千万人,几十万订单量对比这么庞大的中高产群体,根本算不得什么。
至于说什么外观抄袭啥的,还是那句话“外观做到抄袭保时捷的,国内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能在赛道上跑过保时捷或者能跟保时捷争高下的,国内目前就小米做到了”,很多人盯着外观说事,其实 BYD 的豪车都是原创外观也没卖出去多少,所以说啊,网友的话,看看得了,你真信了然后做出来了,也没多少人买账。
国内也就 QQ 邮箱能打,网易的问题很多,盗号猖獗、找回账号方案复杂且存在死循环、广告多(不论网页还是客户端)、禁用第三方收件、注册账号限制多且容易触发靓号强制买断等等。 你可以说国际业务上 QQ 邮箱确实差,由于广告邮件多很多发信 IP 都被拉黑,比不上 Gmail 一根,但是国内业务上 QQ 邮箱真是绝对意义上的老大。 微软邮箱最大的问题是过滤规则很烂,永远只能在垃圾箱里找邮件,而垃圾箱里的邮件是不会触发通知 push 的,所以很耽误事。
真正有后台的人,干过的烂事都足够上刑场墙壁了,但是只要舆论遮得好,群众也是会吹嘘的;
而后台一般或者基本没什么后台的人,个个都会争相咬。
都在国内几十年了,这点基本逻辑还搞不明白么?
小米之所以被消费者追着喷,舆论追着骂,不过就是它只是一家民营企业,除了造车获得牌照是北京政府开了绿灯之外,没见过它拿了什么特权。
而有的企业既有企业的灵活性,又有政府的特权,可以非法集资、非法拘禁,可以虚假宣传、可以违反广告法使用“最”,可以下黑手派商业间谍,甚至伪造红头文件……但这种公司反倒更受群众青睐,因为它有特权,免受任何处罚。
所以说啊,小米不是舆论差,而是权力差,它要是也有天宫的后台,说一不二,想让谁入狱谁就入狱,我敢打包票它的舆论一夜之间就会比肩当年的房企某大。
谁能欺负,谁不能欺负,这可是老中人几千年的哲学。
空气炸锅,一开始没有闲置,天天炸各种肉串和薯条,后来体检被医生告知脂肪肝,不得不吃水煮菜,被迫闲置……
平板电脑,梦想是拿回来看电子书/手写笔记,实际上:看中长视频、刷抖音、领电子书,完全替代了手机在床上的位置,因为它 LCD 屏幕更大不累眼,续航也更久,但是跟初衷没任何关系了……
这几年频发的诈骗套路,先通过短信或者微信要求你提供邮箱,然后给你的邮箱发送录取 offer ,附件或者内容里给一个地址要求你下载 APP 参加培训,
一旦下载安装了带毒的 APP ,它们就会引导你使用 APP ,后面就是诈骗或者盗取手机信息啥的了。
感觉挺像 tg 诈骗操作的变种,诱导人安装 APP 然后偷取用户的手机数据啥的。
真诚的建议:国内 QQ 邮箱,国外 Gmail 。
国内 QQ 邮箱就是主流,学术、体制、银行内都是 QQ 邮箱,公司企业用 QQ 邮箱的也是大把,所谓的招聘盯着邮箱搞区分的基本都是垃圾公司。
QQ 邮箱没有自带广告这一点已经秒杀了 163 了,163 全是狗皮膏药广告,关都关不完,而且找回邮箱的设计很蠢,几乎是逼着用户花 39 找人工的解决方案,更不提注册的时候乱码用户名都要花高价买。
推荐 Outlook 的人很多,但是 Outlook 的过滤规则就是一坨,“垃圾箱=收件箱”不是浪得虚名,经常有人因为这种原因错过面试、会议、稿件、录取通知,两边都耽误事,不建议用。
Gmail 国内收不到推送,但是全球通用,再一个就是国内支持度不高,例如银行业的信用卡邮箱填 Gmail 基本收不到
运营商的问题,关安卓什么事……
运营商默认套餐就包含这种视频彩铃,只不过 iPhone 不支持国内的视频通话功能,所以就显得没有而已。
说实话,我这种坚持用支付宝的人,现在都觉得支付宝太恶心了……
弹窗和各种乱七八糟的广告多到需要用户挨个关闭,给长辈用那更是难崩,一不留神哪天长辈点个弹窗就买保险了……
给长辈的支付宝关一堆功能,下个版本更新后,支付宝又自动弹出一堆功能,还固定在用户界面,还经常弹窗通知……
现在长辈都用微信支付了,微信支付份额已经大幅度领先支付宝了,归根结底就是支付宝自己作的。
这种事只会越来越多,手机号不像身份证号,是可以经常换的,一换就容易有这些争端。
国外是用邮箱来做 IDcard 的网络身份,邮箱从小用到大,国内一开始就是 QQ ,后来是微信,这种账号不会经常换,肯定是方便很多的。
但是手机号说换就换了,后面新老号主有争端,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就我办过的 3 个号码来说,早期办的电信号绑了建行一个人的银行卡记录,后来办的联通卡,原号主应该是个微博狂人,微博号封了,去年办的移动卡,有原号主的水电费通知;
比较庆幸的是,从没抽到原号主有老赖的。
先开始,然后在过程中完善。
因为只有开始记笔记,你才会意识到你的需求是什么,然后你会根据需求自主的寻找更适合你的工具。
我个人一开始用的就是系统自带的笔记,后来每周末写点感想,更喜欢电脑写, 就开始用 typora ,写多了不好分类整理,就开始捡起来我的 Notion 账号了。
至于思维导图什么的,我没有这需求,下了相关软件也是吃灰了。
任何品牌目前都是 L2 级别的辅助驾驶,没有达到自动驾驶的级别,不要把自己的命交给一个未完善的技术上。
类似的坑已经有过了,运营商半夜关闭 5G 基站减少耗电量以降低支出,但运营商和用户承担的费用反倒降不下来。
基站慢点卡点无所谓,但是车不一样,那是人命关天的事。
如果买了,也不要完全相信厂商的夸大宣传,最好只将智驾当辅助驾驶用,毕竟命只有一条。
倘若哪天出了事,这楼里的哪一个车主能替你发声呢?到时候不骂你活该就不错了。
封神的题材非常适合做游戏,玄幻场面大,修真修仙宿命论多,法宝打法多变,人物多人气高的角色也不少
三国的题材就更适合了,场景恢弘,武将奇多,人气高,任何一个角色抽出来做单人传记都足够了,但是因为剧本拉的太长,所以需要动用的资源会很多,感觉没几千人开发的话,大概率做不了
水浒的题材很好,但是剧情得改,不然后面都被诏安了,玩家不得憋死……
聊斋主题简单,降妖伏魔,主角可以只用一个,boss 每关安,跟玄幻的标准差不多,而且场景比较固定,开发难度小,极少数大场面,感觉是开发难度最小和耗费资源最少的类型
fastmail 的试用 ban 了中国 IP ,避免注册泛滥,要自己写邮件去申请才行,跟客服申请之后可以拿到 8 折优惠,如果自己用了 lastpass ,可以通过 lastpass 注册,75 折。
网易为了推广自家的邮箱大师无所不用其极,一直都这样的
@
kongbai1 思维导图没怎么用过,基本上也就用用手机自带笔记的思维导图功能,或者幕布。notion 基本上都是记的整理好的笔记。
Notion 吧,貌似是 16 年内测的时候图好奇注册的账号,所以是永久 plus plan ,不用升级也不用付费。
用习惯了就懒得换了,就是没有思维导图,不过也没这方面的兴趣,就当个笔记库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