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创建于 52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对他人的偏见,误解,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了解的信息不够全面。
就像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未见全貌,就开始发表见解。
这里双方都有问题,被误解方,是否有把全部信息呈现出来。
误解方是否看全了信息才下的结论。
如果被误解方信息藏得比较深,信息比较多,他人无法快速看到全貌,那就有可能被人误解。
误解方仅靠片面信息,不主动了解全貌,毫无证据情况下就判刑,也是不对的。
不了解,不评价,开口就要有证据,是正常人的行为准则,但很多人其实做不到。
他们更热衷于空口无凭鉴人。
互联网上的很多争吵,都源于此。
举个正常人不会做错的题目,说李四去张三店里买电视,李四忘记带现金了微信里也刚好没钱了,就问张三借了 2000 元现金买了电视,李四回到家,筹措到 2000 元从微信里还给了张三。
正常人都会觉得张三和李四交易完成,互不相欠了。因为我们从“买了电视”四个字就可以知道,李四把从张三借到的 2000 元拿去买电视,已经把钱交给张三了,这是隐藏信息,但却是可推导出来的信息。
而有些人,就会理解成,李四借到的 2000 元现金带回家了,电视也带回家了,后来李四从微信还了 2000 给张三后,还有电视机钱没付,所以李四白嫖了一台电视。
为什么会这样错误理解呢?一是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差,二是他们没有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