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shoushen
V2EX  ›  问与答

我们来一起做个实验吧

  •  
  •   shoushen · 14 小时 17 分钟前 · 755 次点击

    猜想

    闲来无事,想到一个观点: 未来人类之间的沟通可能会通过 AI 进行转译。 也就说,信息发给别人之前,会先经过 AI 的修改和完善后,再发对方。

    实验

    v 站是不允许发 ai 生成内容的,但是管理员是不是可以破例允许一次。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效果。

    讨论内容:

    我关于 ai 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几个观点,你可以反对或赞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1 、未来人类之间的沟通可能会通过 AI 进行转译。也就说,信息发给别人之前,会先经过 AI 的修改和完善后,再发对方。

    2 、随着 ai 被大量使用,当“虚假”被无限的创造,“真实”的价值会变得越来越高。比如:新闻的“真实、可信”的价值会越来越值钱,人们可能需要花钱购买真实性。

    3 、AI 的本质是对“人的智能”这一核心要素、基础要素的替代,从而对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包括重新评估人的价值,从而重构整个人类社会。

    4 、ai 不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智力的平等,而是将导致不同智力的人之间的差距的扩大。

    回复格式:

    请网友根据以上观点进行讨论,或者就 ai 对人类社会影响,发表自己的看法:

    1 、你的原始回复;

    2 、经过 ai 修改后的回复(提示词范例,修改自己编写:以上是网友的观点,以下是我将要回复内容,请帮我修改和完善。)

    3 、你的评价(你对 ai 修改后的回复满意吗?哪个更好?)

    结论

    最后,我们来对比一下,看看两者之间的优缺点。

    4 条回复    2025-09-01 17:37:33 +08:00
    nizhong044
        1
    nizhong044  
       11 小时 15 分钟前 via Android
    隔靴搔痒
    dfkjgklfdjg
        2
    dfkjgklfdjg  
       9 小时 49 分钟前
    并非是不允许发 AI 生成的内容,而是不允许做 AI 内容的搬运工。

    相信在 V2 上面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能力向 AI 提问,如果只是简单的将 AI 生成的回复搬运工过来,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
    特别是在没有加以验证的情况下可能会误导提问的人,或者让未来的读者以为是一个可用的解决途径,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对 AI 内容抗拒情绪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认为自己的时间被 AI 生成的虚假内容浪费了。

    OP 你提到的“转译”的作用是让内容提高可读性,而不是让 AI 创造一个回复内容。各种社区中不提倡使用 AI 内容,就是避免 OP 你提到的 [“真实、可信”的价值] 问题。

    -----
    所以我认为这个实现的目标和验证的方式已经出现偏差和错误了。
    gransh
        3
    gransh  
       9 小时 47 分钟前
    Charon2050
        4
    Charon2050  
       58 分钟前
    赞同 2 ,反对 3 。
    目前来看,AI 最有实际意义的用途是充当人机交互的媒介,**把不稳定的自然语言转化成稳定的 JSON 等格式**,输入给机器程序、比如监控视频识别、用户画像之类的用途。
    反而不太会用作沟通、知识等用途(因为 AI 无法 100% 消除幻觉,人不会信任经过 AI 加工的信息)。

    ---

    AI 修改完善:

    结论:赞同第 2 项,反对第 3 项。短期内 AI 最有价值的角色是把不稳定的自然语言结构化为稳定格式供机器处理,而非完全替代人类智慧用于直接人际沟通或知识判断。

    1. 对第 2 项的支持。
    * 大量合成信息会稀释“真实”信号的稀缺性。
    * 验证成本上升会使高可信信息成为稀缺商品。
    * 因此“真实”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信任价值都会上升。

    2. 反驳第 3 项的要点。
    * “替代人的智能”需明确层级。当前主流 AI 是统计模式匹配与优化,不具备自我意图、价值判断或长期责任能力。
    * 技术能替代可明确定义的任务,但不能自动替代人的主体性、道德判断和社会角色。
    * 因此 AI 会引起结构性调整和职业替换,但不足以单方面重构整个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3. 关于实际用途的判断(你的观点)。
    * 最稳健的应用是将自然语言转为机器友好格式(如 JSON ),用于监控、检索、画像、自动化流程等。
    * 人际沟通和知识传播领域对“可验证性”要求高。AI 的幻觉风险削弱了其作为最终信息中介的信任基础,因此人们倾向于保留人工校验或信源证明。

    4. 关于第 4 项(扩差距)的短评。
    * AI 更可能放大已有的能力与资源差异。资源与技能集中方获益更大,弱势方受替代与信息噪声影响更深。

    结尾句:现实是任务自动化先行,可信信息成为稀缺资产;宣称 AI 将彻底替代人类智能并重构社会,论据不足。

    ---

    我的评价:

    不满意。

    1. AI 脑补了「不能自动替代人的主体性」的理由,这不是我的观点,只是大众的观点。AI 擅自补充了原本不存在的信息。

    2. 太长。我猜 AI 训练过程中存在「回答字数越多,越可能出现有价值答案」的现象,导致长回答的得分更高,以至于 AI 倾向用很长的回答来碰撞正确答案。建议以后的 AI 测评增加一项指标「 score / M tokens 」。

    3. 用词过于复杂,「社会信任价值」「统计模式匹配」「信息噪声」不是很好理解。

    虽然这些缺点可以靠提示词来弥补,但是我不可能为每个场景都单独编写提示词(否则还不如自己整理)。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3531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0ms · UTC 10:35 · PVG 18:35 · LAX 03:35 · JFK 06:35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