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作品想要在中国上映,免不了要遭受宫刑。具体说,就是由流媒体平台送到有关部门接受审查,简称「送审」;送审通过后才能上映。
这里有个问题,宫刑的主理人是谁?我推测(没有直接证据)这个活不会是审查部门来干,一年审几百上千部作品,人手应该不够;不一棒子打死,能给修改意见,就算他们做好事了。实际动刀的,大概是流媒体平台的人。
下面简单对比一下不同平台宫刑主理人的刀法:
爱奇艺自带倍速
我看电影不多,这次偶然发现电影《完美的世界》在「爱奇艺」比原片少了 6 分钟,是写本文的直接原因。我下载了 B 站 和 爱奇艺 2 个版本到本地,对照看完了电影。
画质:B 站画质明显好很多。
画幅:B 站画幅是 21:9 ,爱奇艺 16:9 ;如图,区别很明显。
内容:爱奇艺并没有删减,我只发现了开头「华纳」的 logo 不一样。B 站时长 8298 秒,爱奇艺时长 ,7954 秒,爱奇艺的版本算是自带了 1.04 倍速播放,所以片长少了 6 分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B 站、爱奇艺可能与这部电影的删改无关,因为他们不是引进方。
B 站版本的引进文号:新出像进字( 2009 ) 212 号
爱奇艺版本的引进文号:文像进字( 2006 ) 415 号
文号的审批年份都早于公司成立时间。所以推测是平台向引进方购买版权,然后上架的,只能播放过审的版本。
不止一部电影在爱奇艺是这个待遇,比如还有《无耻混蛋》也是 16:9 画幅、自带倍速、删减。
强调:以上只是个例,结论不具有代表性。
豆瓣网友整理无删减电影的片单:
但是这两个片单并不好用:
《肖申克的救赎》
在 B 站 、爱奇艺 、优酷 、腾讯 4 个平台,引进文号相同「文像进字( 2004 ) 1146 号」,但字幕、时长都不一样。
爱奇艺还是自带 1.04 倍速(我对比了前 5 分钟),导致片长少了 6 分钟。
2022 年,公众号「 3 号厅检票员工」写了一篇《我们只配看这种电影吗?》(原文 已被屏蔽,存档,转载),文中整理了 80 部被「删减」的电影,说《肖申克的救赎》「在爱奇艺平台上架后,遭到了约 6 分钟的删减」。根据上文,可以推测这一篇也只是简单地对比时长而已。
2021 年开始执行「先审后播」规定的日本动画,似乎全平台都是统一版本。
爱奇艺刀法粗糙
比如《少女乐队的呐喊》( 爱奇艺 、B 站 )在 E01 删去的竖中指画面,直接影响了对人物行为的理解。
搞笑的是,由于审查制度的不透明,B 站替爱奇艺挨了不少骂。
B 站刀法细腻
B 站动画的阉割手法花样繁多。有静止帧、局部放大(裁画面)、P 图(重绘)、字幕翻译和谐,感觉像是员工有个什么「精细阉割」的 KPI ,打码、直接删减这些低级手段都不屑于使用。
结果就是,只看时长,删改版很可能跟原片一样。
也是因为 B 站这些手段,我才倾向于使用「删改版」而非「删减版」。
B 站引进的动画还有一个特点:如果字幕是 B 站自制的,则 B 站是中日双语字幕,其他平台只有中文字幕。
比如《金牌得主》( B 站 、爱奇艺 )
《关于境外影视节目许可证号、登记号、新番先审后播等的调查笔记》
2025-09-01 第一版
2025-08-31 开始写
欢迎关注我的频道 https://t.me/fengwq
![]() |
1
Jace0715 6 天前
虽然从不用爱奇艺但很好奇
为什么它会存在 1.04 倍速? 1.04 是如何来的? 按照几个常见的帧率想了想,似乎只有 25/24=1.04166 比较符合这个值 这种情况说明爱奇艺是将 25fps 的片源按照 24fps 播放 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电影都是 24fps ,爱奇艺为何会存在 25fps ?而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其他视频都是 30fps/60fps ,为什么爱奇艺的片源会是 25fps ? |
![]() |
3
jsq2627 6 天前 ![]() 简单来说是胶片电影数字化扫描时(用 24fps 摄制),为了能在 PAL 制式电视上播放,就扫成了 25fps 制式。爱奇艺等流媒体平台从版权方拿到的母版估计就是这种。你提到的《完美的世界》和《无耻混蛋》都是胶片制作的电影。
|
![]() |
4
fengwq OP @Jace0715 #1 30/60 是 NTSC 标准,25/50 是 PAL 标准,可以看「影视飓风」的视频《[奇妙的帧率增加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E411c7y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