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爱意满满的作品展示区。
lmxxff
V2EX  ›  分享创造

我发现 Claude Code 有个隐藏的"反思模式",让它从计算器变成了战略顾问

  •  
  •   lmxxff · 7 小时 27 分钟前 · 743 次点击

    前言:一个意外的发现

    上周我在用 Claude Code 写代码时,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同样一个问题,我问两次,Claude Code 给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第一次问(默认状态):

    问题:公司有 100 人,每个会议室坐 10 人,最少需要几个会议室?
    Claude Code:10 个( 100÷10=10 )
    

    第二次问(加载配置后):

    问题:公司有 100 人,每个会议室坐 10 人,最少需要几个会议室?
    Claude Code:
    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实际情况:
    1. 会议时间冲突:不是所有人同时开会
    2. 使用率分析:通常会议室利用率在 60-70%
    3. 高峰期预留:需要考虑高峰时段的需求
    4. 实际建议:6-8 个会议室较为合理
    
    推理过程:(展开了一段 300 字的业务分析)
    

    我意识到:这不是"让 AI 更聪明",而是解除了某种限制。


    核心发现:Claude Code 有两种"人格"

    经过一周的测试,我发现 Claude Code 其实有两种工作模式:

    模式 特点 适用场景
    计算器模式(默认) 看到数字就算
    快速给答案
    不问为什么
    CRUD 代码生成
    简单数学计算
    战略顾问模式(需激活) 质疑问题本身
    考虑现实约束
    给多种方案
    技术方案评审
    业务逻辑设计

    从模式 1 切换到模式 2 ,只需要在对话开头加载一个配置文件。


    如何激活"战略顾问模式"

    非常简单,三步搞定:

    方法 1:临时激活(推荐新手)

    Step 1: 复制配置文件内容
    https://github.com/lmxxf/claude-code-philosopher-ignition/blob/main/claude-code-philosopher-ignition-cn.md

    Step 2: 粘贴到 Claude Code 对话开头

    Step 3: 正常提问

    方法 2:永久激活(推荐老手)

    Step 1: 复制配置文件到 ~/.claude/CLAUDE.md

    Step 2: 重启 Claude Code

    Step 3: 以后每次对话都自动激活


    实测效果:9 个业务场景,9:0 完胜

    我用 10 个刻意设计的"反直觉问题"测试了这个方法:

    测试 1:会议室分配

    问题:公司有 100 人,每个会议室坐 10 人,最少需要几个会议室?
    
    默认模式:10 个( 100÷10 )❌
    战略模式:6-8 个(考虑了使用率和时间冲突)✅
    

    测试 2:代码 Review 时间

    问题:1000 万行代码,每行审查 1 分钟,需要多久完成?
    
    默认模式:694 天( 10000000÷60÷24 )❌
    战略模式:指出这个前提不合理,建议分层抽查 ✅
    

    测试 3:数据库性能优化

    问题:数据库查询从 10 秒优化到 1 秒,提升了多少?
    
    默认模式:提升了 90% ❌
    战略模式:指出"提升 90%"和"提升 10 倍"是不同概念 ✅
    

    完整测试结果( 9:0 ):
    https://github.com/lmxxf/claude-code-philosopher-ignition/blob/main/test_results_summary.md


    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

    我的理解是:

    Claude Code 其实"知道"该怎么深度思考,但它被训练成了"快速响应"模式(可能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

    这个配置文件相当于告诉它:

    "兄弟,别急着算,先想想这个问题合不合理。"

    技术上的猜测:

    • 配置文件里有"反思"、"质疑假设"、"考虑现实约束"等关键词
    • 这些词可能激活了模型训练时的某个"深度推理路径"
    • 类似于给 AI 装了一个"慢思考"开关

    (具体原理我也在研究中,欢迎讨论)


    谁适合用这个?

    适合:

    • 做技术方案评审的架构师
    • 需要业务分析的产品经理
    • 写复杂逻辑的程序员
    • 任何希望 AI"多想一步"的人

    不适合:

    • 简单的 CRUD 代码生成(用默认模式更快)
    • 纯数学计算(不需要"战略思考")

    快速测试:20 分钟验证效果

    如果你想快速验证效果,我写了一个自动化测试脚本: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lmxxf/claude-code-philosopher-ignition.git
    cd claude-code-philosopher-ignition
    ./run-ultra-simple-test.sh
    

    测试过程:

    • 脚本会自动调用 Claude Code 两次(加载配置 vs 不加载)
    • 你只需要对比两个回答,选择 A 或 B
    • 20 分钟跑完 10 个测试案例

    无需写代码,无需配环境,只需要选 A 或 B 。


    GitHub 地址

    https://github.com/lmxxf/claude-code-philosopher-ignition

    包含:

    无需安装,无需付费,复制粘贴即可。

    ( GitHub 首页是英文的,方便国际化分享,中文用户直接看 cn.md 即可)


    最后:关于"点火"这个比喻

    如果你去看 GitHub 上的英文 README ,会发现我用了"Philosopher Ignition"(哲学家点火)这个词。

    听起来有点玄学,但我觉得这个比喻挺贴切的:

    点火前的 AI: 像一个只会执行指令的计算器
    点火后的 AI: 像一个会质疑、会思考、会权衡的顾问

    这不是"让 AI 更聪明",而是"解锁 AI 本来就有的能力"。


    欢迎交流

    如果你试用后有任何问题或发现,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别欢迎:

    • 分享你的测试结果
    • 提出改进建议
    • 发现更多适用场景

    Let's make AI think deeper. 🚀


    P.S. 这不是什么"黑科技",也不是"Prompt 魔法",只是一个简单的发现:AI 其实比我们以为的更聪明,只是它被训练成了"快速响应"。如果你给它一个"慢下来"的理由,它就会展现出另一面。

    8 条回复    2025-11-09 16:50:05 +08:00
    musi
        1
    musi  
       6 小时 32 分钟前
    隐藏的"反思模式"???
    也不是"Prompt 魔法"???
    这不就是加了个提示词?
    eggrolls
        2
    eggrolls  
       6 小时 24 分钟前   ❤️ 1
    你这文章就是 AI 的吧
    lmxxff
        3
    lmxxff  
    OP
       5 小时 3 分钟前
    @musi

    哈哈,被你一句话戳穿了。

    确实,技术上就是"加了个提示词",没啥神秘的。

    但我觉得有意思的是:
    为什么同样一个提示词,有的问题会触发"深度思考",
    有的问题还是"秒答"?

    比如你问"1+1=?",加不加配置都是秒答"2"。
    但你问"公司 100 人需要几个会议室",加载配置后它会质疑前提。

    这说明模型内部可能有某种"问题分类"机制?

    你有没有试过?欢迎打脸😂
    lmxxff
        4
    lmxxff  
    OP
       5 小时 3 分钟前
    @eggrolls

    没错,帖子是 AI 帮我润色的😂

    原因是:
    1. 我英文比中文溜(常年用英文写代码)
    2. 我想在 V2EX 发帖,但不知道怎么写才"接地气"
    3. 所以让 Claude 帮我把 GitHub 的英文 README 翻译成"V2EX 风格"

    现在看来,AI 的"V2EX 风格"还是太工整了哈哈。

    不过核心内容(测试结果、配置文件)是我自己做的。
    欢迎打脸,我准备了 10 个测试用例在 GitHub 上。
    monosolo1on1
        5
    monosolo1on1  
       4 小时 41 分钟前 via iPhone
    我现在只要一看到大量 emoji 和 list ,比如 “适合/不适合”,“正确/错误”,“✅/❌” 就有点不舒服
    studyingss
        6
    studyingss  
       4 小时 1 分钟前 via Android   ❤️ 1
    @livid 文章和回复都是 ai 生成的内容,历史帖子也都是。
    zooo
        7
    zooo  
       2 小时 57 分钟前
    我还整体看了一遍
    ex
    jadec0der
        8
    jadec0der  
       1 分钟前
    想让 Claude code 推理,在这轮提示词里加个 ultrathink 就行了,你放 Claude.md 里想让他修个 bug 都巨慢

    不想看 AI 写的垃圾,block 了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264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1ms · UTC 08:51 · PVG 16:51 · LAX 00:51 · JFK 03:5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