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三月读逻辑学,觉醒,小王子…5 本

59 天前
 conge

引子

逻辑学

小说

觉醒

逻辑只是工具,也有解决不了的悖论。

引子

本月阅读主题是逻辑学。

逻辑学

1.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殷海光 / 2020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03-06 读过 | 逻辑学 | 豆瓣评分 7.9

我给它 [ 4 星] :逻辑学入门书籍,为了增加可读性,写成了两个青年学生遇到疑问,去一个忧国忧民爱抽闷烟老教授家拜访求教的故事。通过故事和对话的方式传达逻辑学知识,大概是避免学术性教材的枯燥无味。

逻辑学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近代由布尔将逻辑转为计算。弗格森,罗素和怀海特则是逻辑学现代化的大家。这些人在现代语言学里也占有一席之地,因为逻辑的起作用其实是透过语言的。逻辑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自然语言的某种抽象。

逻辑定义为“必然有效的推论规律的科学”,其保证推理正确,也可帮助辨别描述的真假。按照此严格定义,只有演绎推理是合逻辑的“必然”性要求。逻辑不讲实证。而实证科学所依赖的归纳推理,因其是“或然”或“概然”的,并不一定符合逻辑。逻辑在科学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也是基础性的。科学假设的提出,结果的解释都得符合逻辑才能得到承认。

个人看法:逻辑是个认识工具,其本身不具有真理性,但具有实在性和有用性。其有用之处在于验证真假。但它不关心对错好坏,也不能确定现象是否存在。其起源于自然语言,但超越自然语言,并可以用更为抽象的符号表示逻辑算法。

学习逻辑的目的,是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为逻辑问题,用逻辑方法去计算、解决、验证和论断。一个推论符合逻辑只能说明它符合逻辑,是否符合现实则不是逻辑所关心的。与概率统计一样,逻辑推断也是个 garbage in garbage out 的。

2. 逻辑学是什么

陈波 / 2015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03-14 读过 | 逻辑学 | 豆瓣评分 8.4

我给它 [ 4 星] :以古希腊和古中国的种种有名的悖论问题开篇,引出对逻辑学定义与功用。逻辑研究推理和论证,建立逻辑过程和标准以识别有效的推理和论证。在介绍了三大思想定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以及亚里士多德到莱布尼茨对逻辑学的贡献后。接下来的章节按照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的顺序介绍了演绎推理的规则,然后接受了归纳推理及其在批判性思维,数学,哲学和语言学中的应用。

个人认为本书的亮点是没有回避休谟对逻辑的批判。休谟真是厉害,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把逻辑学以及以逻辑学为基础的实证科学限定了其能力范围。以后,凡是遇到讲逻辑却回避休谟问题的书,可知其有所隐藏。

另一亮点是,书中插图很好。埃舍尔的绘画,Peter Callesen 的纸雕,逻辑名家论著的封面,都引人思考逻辑与现实的关系。

总结一下个人所学:现实分有无,语句分真假,逻辑分对错。错的逻辑是不符合推理论证规则的谬误。但逻辑只能应用于有语句构成的语义世界,而推理对错无关真假。当语句与现实相符合则为真。在探索现实时,作为工具的逻辑,能保证的只有在前提为真且符合规则的时候,真的推论和论证有效。但逻辑不能保真,以逻辑为基础的数学、哲学、语言学,均不保真。哪怕演绎推理的结论是确然的。

寻求真相者,请直面现实。

3. 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 / 2021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24-03-23 读过 | 逻辑学,哲学 | 豆瓣评分 9.2

我给它 [ 5 星] :维特根斯坦打算写一本书说尽哲学。他想让所有哲学家闭嘴,哲学之内不必言说,哲学之外哲学家不知道。“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当然,似乎没有哲学家听他的。

读的黄敏译本。不讨我喜欢,以至于读到第三句“确定了这些事实,并确定了这就是所有事实,世界也就确定了。”我就因不能同意而读不下去了。然而另外一个版本翻译“事实为诸事实所规定,为他们即使全部事实所规定。”就可接受多了。

因世界不可被事实确定,世界有不可确定性。用“规定”就可以接受。

我对维特根斯坦的世界的理解:世界存在,人借助语言描述世界,为世界画像,形成自己的世界。描述即命题即句子。句子符合逻辑,逻辑是句子的抽象,其形式可用符号表示其形式,可以用符号推理。哲学只能是演绎的。演绎逻辑命题是重言式的,其结论确定的,也就是自明的,无须解释,与世界没有关系。因果律是幻觉。归纳不是逻辑,是概然的。个人用语言构筑世界,“自我”是世界的界限。现代世界是基于语言的幻觉。

一些评论:言辞语句非真相。可描述的世界只是世界的一部分。符合逻辑的描述是描述的一部分。世界有不可描述不符合逻辑的部分。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可以指向,尝试,体验,投入。此书应当做成思维导图形式。

有哪位哲学家会闭嘴?

小说

4. 小王子

[法]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法国]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 2013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4-03-17 读过 | 文学,外国文学,小说 | 豆瓣评分 8.1

我给它 [ 4 星] : 你肯定会你喜欢《小王子》?因为其中写了你。

把 ID 改成了小王子的玫瑰的,一定做过向某人撒娇耍性子的事儿。也有人希望自己是那小狐狸吧,不想要猎人,想要肥鸡,可懂得事情哪里有完美。

读过一本观鸟的书。书中说,每次你将一只鸟儿从环境中认出来,你们之间就连上了一根细丝。你换一个时间再来,再次认出,就多一根细丝。渐渐的,你注意到它越来越多的细节,它与你越来月接近,那些细丝就编成线,线就编成带子,带子变成细绳变成粗绳。你再去它的领地,即便它不现身,你也能感受到它。

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就不停的编织这样的的绳子。玫瑰给小王子编织的就是这样的绳子。有那么多人在你生命中出现,让你做这样那样的事,也是编这样的绳子。

你是不是和小王子一样,认为这是束缚,于是就跑了?跑了之后,渐渐活成了一个做正经事儿的正经人,孤独的王,固守书斋的地理学家,麻痹自己的酒鬼(哦,手机是你的酒瓶),墨守陈规的掌灯人,把星星变成数字的守财奴……?,于是你,忘了自己降临之初,其实是小王子……你烦,你离开了。才发现,那些关系早就牢不可破了。可,有个花朵会对你说,“你跑来跑去没有根,很可怜”吗?又会有个小狐狸,告诉你,那不是束缚,而是亲情、友情、爱情……是驯服。

小王子是你,玫瑰是你,狐狸是你,王、地理学家、酒鬼、掌灯人、爱慕虚荣者……都是你呀!

觉醒

5. I Am That

Maharaj, Nisargadatta/ Dikshit, Sudhaker S. (EDT)/ Frydman, Maurice (TRN)

2024-03-15 读过 | 灵修,心灵,觉醒 | 豆瓣评分 0

我给它 [ 5 星] : 马哈拉吉的这本书,由道友马维斯传到我眼前,合掌感恩。

马哈拉吉是一位印度悟道者,悟道之路是觅得“我是”,没有冥想,持咒或学习经文之类。历时三年得以证悟。

本书 101 篇问答录,整理自求道人与马哈拉吉的问与答。马哈拉吉知无不答,毫无保留。在网上找到一些他的音像资料,得见真容。他讲法时,并不闭目端坐做高深状,相反,他肢体动作丰富,声音铿锵,气势坚定,仿佛要用力将所悟之境投入求道者心中。

他所传之法大致总结如下:现实不似你所见。身心皆为虚妄,只存在思维中。思维创造世界。你本来是世界的觉察,看着这一切发生。却不知不觉与其认同,将思维基于记忆所创造的身心、自我和外境,错当成了真实。造梦者进入了梦中,在欲望与恐惧中,一边寻求享乐,一边遭遇苦痛。而真正的实相,语言不足表达,且称之为“I AM”,超越思维与意识。

若想到达“I AM”之境,马哈拉吉推荐的法门是类似于禅宗之“参”。参的问题是“我是什么”。具体的方法类似于剥洋葱似的回答“我不是什么”。把所有的“我不是”丢弃,当所有可挂在“我是”之后的脱落,剩下的就只有“我是”。

有疑问者,翻开此书,也许已有求道者替你问了。

2024-04-04 初稿
112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阅读
24 条回复
shendaowu
58 天前
@conge #15

你的说法可能基于真理符合论。不知道你说的是你相信的还是在猜我相信的,我猜是你相信的。我在《世界观: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看到真理符合论就生理厌恶,然后虽然真理融贯论也有问题,我还是暂时选择相信真理融贯论。也许我的这种感觉是被作者套路了。顺便说一下,我只是对那个理论厌恶,我对持这种理论的人是不会厌恶的,就算那个人不接受反驳。真理符合论大概就是如果一条知识跟实际符合,那么它就是真的。真理融贯论大概是如果一条知识跟其他知识没有矛盾,那么它就是真的。我的表述很可能是有问题的,在意的话推荐自己去搜一下。然后我又了解到实用主义真理观,我看到的对实用主义真理观的表述是如果一个命题(也许是知识,我记不清了)能做到大致融贯,并且有用,那么就是真的。然后我就又相信这个了。然后就是最近看到的 YJango 的表述了,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那句。虽然那句话我感觉可能还是偏向实用主义真理观的,但是我感觉它的可操作性比我看到的那个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更强。那句话没有体现的相关重要概念还有实践和不断更新完善。实践大概就是每个概念都有相关的应对模式,而如果在实践中应对模式出现问题,那就需要更新完善这个概念了,或者更新自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看你 15 楼的最后那句感觉你对哲学好像有点失望?如果是的话,我怀疑你的这种失望可能就来自你可能所持有的真理符合论。我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大多数人都是持真理符合论的,就算没看过这个理论。
conge
57 天前
@smallboy19991231 逻辑新引 和 逻辑学是什么 已经很不错了,逻辑新引 里面的用语有些老派外,也没啥毛病。

不过还是谢谢推荐, 逻辑学导论 原本我是放在书架上,准备和上面两本一起读的,只是被 I Am That 吸引了,反而觉得逻辑学也没啥可读的了。
conge
57 天前
@YouMoeYi 哇,被你看出来了。

我读书的确没再找答案。

这你也看得出来,也太厉害了。

如果想摆脱苦大仇深,可以多聊。我博客上有联系方式。
conge
57 天前
@shendaowu 真理融贯论 真理符合论 都是头一次听说。实用主义个人认为是挺好的态度,至少威廉 詹姆斯 基于实用主义的对待宗教的态度,就比无神论者墙好多,前者至少还愿意看看宗教有哪些作用。 扯远了。

从你写的对真理贯通论和符合论的描述,还是对于语义世界对实际存在的关系。符合论,我的理解是,如果语义世界的一个描述不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就不该承认。贯通论则不管现实有没有,按照某种规则存在于语义世界而不予其他知识冲突就行。许多数学家都有贯通论,认为学术研究不该考虑是不是现实,是不是有用。

我的观念很像符合论,主要是我不想生活在语义世界。但我不是符合论,我不关心知识的真假,只关心现实的存在或存在的现实。

我对哲学不失望,人们编造出来的东西,工具而已,其启发作用,只有取去用,才有意义。

我是对哲学家失望,因为他们多数都跳过了最该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是谁,或者是什么。他们太过关心别人是怎么回答的,或者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就不找了,就去展示,讨论,辩论,编造自己的语义世界。

他们以为重要的是答案,找到了就急于拿出来分享。但真正重要的,是 寻找,而不是找到什么。

真正的答案,真实的实相,是没法分享的,只能每个人去亲见。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2979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