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去年被银行诱导把定存的钱购买了终生寿险,一年后我才知道,目前已投诉

347 天前
 wulin2008
2023 年 9 月 28 日我妈在邮储工作人员的诱导下,将打算办理定存的钱购买了和谐财富一生终身护理保险( D 款),每年缴费 5 万人民币,连续缴费五年,在第五年缴满二十五万人民币后才开始计算收益(前四年被保险公司白嫖 20w 本金)。

经过我历时一个月的梳理,目前可以确认银行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在我母亲要办理定存业务时,获知其银行账户有适量存款,以收益更高为噱头,诱导我母亲购买保险理财;
2 、在明知道我母亲十几年前被保险理财欺骗并造成金钱损失的情况下,仍然推荐购买该保险理财产品;
3 、没有告知该保险前四年没有收益,要在第五年存满 25 万人民币后才开始计算收益;
4 、没有告知该保险理财中途退出需要承担大额本金损失,目前缴纳一年,如果终止合同,需要损失三万五人民币;
5 、没有告知如果我母亲中间交不上保费,应该怎么办,会对已缴纳保费本金造成多少损失;
6 、我母亲无业,在保险合同第 22 页末尾的投保人告知栏中,询问投保人的每年固定收入是否小于 4 万元?登记的回复为“否”,算不算伪造投保人信息;
7 、我父母是极度的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他们一直认为这是跟定存类似的银行存款产品;
8 、邮储银行为了推销保险简直丧心病狂,我父母在 2008 年被另一个网点欺骗购买了 46000 的保险,后来我父母去闹了才要回来,2020 年我爸在本次事件涉及的工作人员手上买了 10 万的保险,2023 年又忽悠我妈购买了 25 万的终生寿险,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啊。

目前进展:
1 、2024 年 10 月 8 号到网点要求退款退保,银行不同意;

2 、打总行电话投诉,没通知我的情况下内部把投诉工单完结了,说合法合规;

3 、打 12378 投诉六次,前几次一直没下工单要我跟银行私下解决,最后一次在我要求下正式下工单,银行领导才正式出面跟我接触;经过几次协商,银行只同意赔偿 2w ,银行员工私下赔偿几千,我妈需要承担至少一万的损失,我不同意,我妈说银行当初没有说这是保险,只说这个产品收益比存款高,现在很火爆,大家都在抢购。我坚持认为银行没有告知风险,银行说都告知了,我要求他们提供推销保险时的录音证据,银行以网点台风时被水淹过,录音丢失为由,拒绝提供,现在就僵在这里,打算今天再打电话给金管局,要求他们介入调解,不知道会不会偏袒银行;

4 、有没有同样经历的/懂行的 V 友给我支支招,先谢谢大家了。

结论:大家平时要多关注下父母,不然一旦遇上事,维权及其麻烦。
1792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88 条回复
LZC007
347 天前
不要说老人了。我也被忽悠过办些不知名的业务。 之前去银行办个银行卡。被忽悠说要办网上银行。然后稀里糊涂的过去办 反正就是同意 同意就办完了。后来才发现是被忽悠开通了证券账号
I3tZ9NgHU44xmaA4
347 天前
@processzzp #29
其实前面我指的录像是指银行现场完整的录像。
其实你说的这种,大概率那些销售应该知道怎么玩已经完整规避掉。
对方先将需要骗你的都骗好,然后对你说,等下做流程,那些地方需要注意,举例楼主说的母亲无业,销售会说等下问你收入是否大于 4 万,你就回答是。这只是流程不用担心。
骗你的是推销过程,但推销过程他们可不录,真正录的大概率是正式填表走过场,完全合法合规的过程
反正既然有可以要求出示,但注意如果结果是我上面说的,就坐实了楼主妈的错,反而能增加楼主输掉机会,我建议楼主最好问清楚妈这过程再决定.

@dylanqqt #40 看上面这段

楼主已经信访,看看对方会不会怕闹大吧,怕就会退。
另外再给个方法楼主,你现场跟对方说要报警,反正不管有没用,叫警察来了对他们来说就是头痛,因为现场大量围观他们也怕影响不好,还可以跟对方说不退你就找齐买过这个的一起闹,但说说而已,做做姿态,就赌他们怕闹大。
wulin2008
347 天前
@swiftg #38 感谢分享,我就是觉得五年太长了,就算放十年,跟现在买理财收益也差不多,买理财还能随用随取,就目前这个大环境,三年后的事情我都不敢保证,谁给我保证 10 年后的事情,还是老人。
更坑爹事情我后来才知道:银行另一个业务员发现我妈账户存款不少(大部分是我姐的买房钱),鼓动我妈多买点,要是我妈当时听劝,指不定现在这个保险就是 50w 了,这些人简直没底线。
swiftg
347 天前
@wulin2008 售前讲解肯定不会在柜台,可能是跳广场舞的坝子,大堂,最多经理办公室,有安防摄像头,可能有视频,但不一定有音频,或距离太远,声音太嘈杂录不到对话。而且都一年多了,即使有可能也真的已经覆盖了。法规强要求的只有销售时的双录。

你如果真的要死磕的话,还是可以看健康告知,这些用健康险包装的储蓄险,销售大概率是没做健康告知的。你可以以这点为切入口,主张销售阻碍投保人健康告知,这是绝对违规的。

其他方法,恕我直言,你大概率是找不出什么实际证据能证明销售违规的
nuomi196500
347 天前
找媒体发,如果媒体不愿意接,自己发内容花点钱买流量,注意一定不要夸大,就讲事实,热度不够就继续投流量。各地都有专门负责舆情的队伍,发现某件事影响当地口碑马上就联系你解决。注意一定不要夸大,一定不要情绪过激,把握好度
wulin2008
347 天前
@helone #39 老哥消消气,大家都是为了提供帮助建议,只是表达方式略微不同,能提供建议的 V 友我都非常感激,我这次把事情发出来也是想给后面可能遇到类似问题的人提供一些帮助,大家出发点都是好的,消消气
swiftg
347 天前
@helone 你这么能口嗨,给 op 聘请个律师帮他死磕维权呗,或者至少给他点能实际能操作的建议?给他出点车马费好四处奔波?
wulin2008
347 天前
@swiftg #44 保单中有一项:
投保人告知栏
1 、投保人的每年固定收入是否小于 4 万元?
保险单上的记录是:否

我妈没有固定收入,我现在也是主要从这个入手,坚持认为业务员没有做风险评估,没有告知这项要求。
airw
347 天前
哎...居然已经被同样的套路骗了三次还没警觉。很无奈,就算今天能追回保险的损失,明天父母还可能会被推销进 xx 基金的理财大坑。
nuomi196500
347 天前
@testonly 你没到银行买过保险吧?根据规定保险的录音录像资料要在保险合同终止之日起算再保留 5-10 年,按 OP 妈妈买的产品算影音资料至少要保存 10 年,如果正常履约合同要保存 15 年,如果出现纠纷最长要保存 17 年。银行拿不出录音录像 100% 有问题,当国家规定可以随便不遵守的?
Pdk5a8759cbeD6CH
347 天前
@testonly 是的,对错已经不重要了,现在就是要闹起来才能解决问题,虽然这种行为不好,但是大家都是这么搞的。
swiftg
347 天前
@wulin2008 这也是一个切入点,再加上健康告知。都符合阻碍如实告知的条款
wbrobot
347 天前
保险的事,有保监会啊,怎么只找银监会。
icanfork
347 天前
幸亏我爸妈没有钱,每个月都等我的生活费,不怕被骗也不怕乱买东西
sagaxu
347 天前
@wulin2008 31# 别说邮储了,四大行一样有代售金融产品的柜台,从外观上看不出区别。劝说教育老人,不能用黑名单,得用白名单,认准“只办理银行的固定存款业务,其它都不行”。以为类似存款,结果却不是,心里其实还是想获得比正常存款更高的利息的,就是这一点点小小的贪念让人明知有风险也要试试。我平时会跟家里老人说现在利息是多少,比这个高的都是骗子。
wulin2008
347 天前
@wbrobot #53 现在合并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了,保险银行一起管,但是就我这次的经历来看,信访局投诉才是大杀器,其他的银行根本不鸟你
chosen1cwp
347 天前
拨打 12378 ,申请全额退保
samsum
347 天前
我在 2023 年 1 月为了帮人完成任务也是买在银行了 3 年期的保险,全程录音录像,估计楼主想要不损失要回本金很难,都要按合同约定走
mU9vX912XopmAoE1
347 天前
很简单,你已经投诉金管局,下一步,依申请公开,让金管局问银行拿保险销售时的录音

银行肯定没有,然后民事诉讼

或者你给金管局一封挂号信,书面要求金管局行权,保护你的财产权利,等 3 个工作日后,然后提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法

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view.aspx?src=https://wb.flk.npc.gov.cn/flfg/WORD/8043a742fe2446efb93fd7f3b5966320.docx

行政复议过程中,对方提交的证据你记得向行政复议局所要,你也可以要求举行听证会,让金管局,银行和保险一起谈。
mU9vX912XopmAoE1
347 天前
可以对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类似规范性文件 拿证据,

行政复议不需要律师,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证行政行为没有违法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8763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