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大厂子公司,然后去母公司驻场,算外包么

320 天前
 lu162

Hr 面试时说是入职大厂的全资子公司,然后去母公司驻场办公,不是外包性质,待遇和母公司一致。 这种情况算是“外包”么,如果将来换工作能说自己是大厂的员工么

876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63 条回复
abc1310054026
319 天前
别动不动 pua ,这叫话术。

1. 为了省钱。
一般外包公司开价 20k ,给底下员工就 10k 。
母公司不想让中间商赚差价,不如自己成立一个外包公司,原来 20k 一个,现在 20k 两个。

2. 出事故的时候避免影响到母公司企业形象。
比如各种物理冲击,劳动仲裁,官司之类的。一句外包员工与 xx 无关。舆论马上降下来。
InkAndBanner
319 天前
内包:
蚂蚁:数字马力南昌蚂答 等等
淘宝:爱橙科技
腾讯:腾讯云智
adwords
319 天前
母公司给的高呗
vuuv
319 天前
这个算内包。

首先待遇及权限: 正式>内包>外包。

可以简单理解为,公司综合成本(正式>外包)和可靠性(外包<正式),自己(成立子公司)下场承担一部分外包管理工作。

我个人理解:
1. 低调。总公司体量太大,一举一动都是大事。换成子公司就好多了。
2. 地方政府关系及税务优化。总公司不可能在地方开设分部(大规模投资),但是不能不去,有个子公司缓和就好多了。而且通过 总公司->地方分公司(属于集团本部,几个正式工)->地方子公司(内包,业务主体) 这样的业务流转,能充分利用地方税收优惠。
3. 人力。当地具备丰富的人力资源,直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鼓励正式员工平薪外调分公司(属于集团本部),也能避免人才流失风险。
4. 营业成本。就算是同一城市,正式工得一碗水端平,但是内包的办公楼宇可以低档点。
5. 降低外包的风险。鉴于正式员工成本太高,外包不可避免会获得一些敏感权限,单靠保密协议还是不够保险。如果有了内包,毕竟归属度要高点,这些敏感权限都可以下放给内包了。
6. 优化财务报表。裁正式 转/扩 内包。表现为人力成本降低,研发成本不变或上升,属于好趋势。

至于劳动仲裁风险,大公司这块会更合规。因为已经很赚了,没必要因为这点小钱上给当地政府上眼药。而且就算外包公司不规范,也能在事情闹大后争取到总公司的协助解决。

至于失业风险,外包确实可能换岗,但是内包肯定会更稳。如果要裁,也是先裁正式和外包,然后留下做事的内包。一个纺锤结构:少量正式工负责特种作战,少量外包打扫战场,内包负责主力作战。

ps:本人没有公司管理经验,都是到处瞎逛总结的。
ColdBird
319 天前
经典内包
abelmakihara
319 天前
内包 但是主要还是看是否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没人在意是不是外包
prosgtsr
319 天前
这个很难说啊
因为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来说的话,我现在也是内包,因为我签的也是集团下属公司的合同。但实际上我问了我的同事。全都签的是集团下属某个公司的合同。当然高管我不知道,高管可能是集团的合同吧。。
我这个集团总共才几百个人,我所见到的大家都一样,没人因为身份问题导致薪酬不一样,福利待遇也是一样,那我就不是内包

我回忆起多年前在制造业的经历,我去的时候是某个事业部的合同,后来转岗做技术销售,就变成了集团的合同。按照大家的说法岂不是我在事业部就是内包?制造业的人可没这么矫情。。。。
needhourger
319 天前
在歧视链中算是在正式员工之下, 在外包员工之上, 美名其曰"内包".
当然不论怎么包, 终究是看两边公司当不当人, 外企的外包可以很舒服, 什么宝马公司, 花旗银行, 摩根大通 这类外企, 外包都是十几天年假起步, 还有每月病假法定节假日. 国内百分制九十的外包都不把员工当人. (当然其实自己的员工都不怎么当人)
lu162
319 天前
感谢各位指点,我基本悟了,什么是“内包” 我也签了,跟前面好多兄弟说的一样,收入满意就先干吧。现在做运维的找工作真的难,祝各位的工作都不带“包”这个字,我也不想带,哎
imokkkk
319 天前
@InkAndBanner 爱橙科技不算内包吧 乌鸫科技算是
TArysiyehua
319 天前
这个就是内包,本人目前还在大厂混,有不少子公司的同事,其实就是内包。
为啥不用外包呢?外包也有,外包公司成本有时候更高,因为内部不需要外包公司这个二道贩子鸭。

用内包就是因为钱更少,没其他的原因
GBdG6clg2Jy17ua5
319 天前
外包。不是自己公司的东西,交给第三方子公司做,就是外包啊
shanks
319 天前
不是,爱橙科技也算内包了吗。。。都是从阿里集团大中台切分出去,正儿八经的正式员工。。
nanrenlei
319 天前
算内包,比外包好点,但和母公司待遇差点,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股票之类的,就像华为和汇通一样,华为职级和汇通一样的话工资会比汇通高一两千
kingfighters
319 天前
早些年的华为汇通?还是惠通?还是慧通?
ScepterZ
319 天前
肯定不是外包
内包和正式员工的区别,主要看有没有什么内部论坛不让你上,你活水去其他岗位是否可以,如果都没问题就是正式员工,有区分就是内包
glouhao
319 天前
会不会丢包
zgl263885
318 天前
以下内容来自 kimi:
现在很多公司成立人力子公司并将招聘人员放到母公司干活,主要有以下原因:

风险规避

● 法律风险: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可降低母公司的直接用工风险。如在劳动纠纷、工伤赔偿等问题上,子公司能起到隔离作用,减少母公司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风险.

● 经营风险:若某业务面临经营风险,因人员劳动关系在子公司,可避免风险直接波及母公司,保护母公司及其他业务不受影响,实现风险分散.

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

● 降低管理成本:子公司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市场情况,制定灵活的薪酬福利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子公司可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管理专业性和精细化程度,减少母公司管理压力和成本.

● 优化资源配置:成立人力子公司便于整合调配内部人力资源,依据母公司及各子公司业务需求,合理分配人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协同发展。如将专业技术人员集中于子公司管理,再根据项目需求派遣至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工作.

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满足多样业务需求:当母公司拓展新业务领域或进入新市场时,人力子公司可提前招聘储备相关专业人才,为母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子公司招聘,能吸引不同背景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满足多样业务需求.

● 提升市场竞争力:人力子公司可针对不同业务板块或市场区域,制定个性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方案,提高人力资源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而增强母公司整体市场竞争力,帮助母公司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灵活用工与效率提升

● 增强用工灵活性:子公司可根据母公司业务的淡旺季、项目周期等灵活调整人员数量和结构,快速补充或减少人员,提高用工灵活性,避免人员闲置浪费或业务高峰期人手不足的问题.

● 提高决策与执行效率:子公司与母公司在管理上相对独立,决策流程更简便快捷。将招聘人员置于子公司,可减少层级汇报和审批环节,加快决策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使人力资源管理更贴近业务实际需求,及时响应和解决问题。
whp1473
318 天前
算内包
whp1473
318 天前
@whp1473 类似的爱橙科技、数字马力、外企德科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9615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