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痛风的交流贴

241 天前
 miaeLKK
26 岁第一次出现痛风,到现在 30 ,这两年一到冬天就会犯,有经验的朋友分享一些心得吧?

我是一到冬天好像就会出现,可能是冬天吃的多?而且肉类多?我觉得我也挺注意饮食的了呀

关于苯溴马隆,我以前是脚一犯病就吃,最近了解到他的原理是溶出尿酸,急性发作时不应该吃这个药。那应该什么时候吃呢?难道要长期服用吗?我看说长期服用比较影响肝,肾。

如何是好?

先交流交流,因为没有太富裕的时间去医院,想杠的可以划走了
899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健康
109 条回复
LLLeo
241 天前
@DoubleKing 老哥每天吃 这么夸张
baseball
241 天前
13 年痛风患者 建议内分泌科抽血化验 医嘱非布司他和别苯溴马隆吃一种 就我个人而言 吃过一阵非布司他,开始效果很好,680 降到 300 多,后来渐渐失效了,大夫建议换苯溴马隆试试,吃了一阵后持续有效,一直控制在 300 多,还有就是多运动多喝水,至于忌口这件事我不建议别人做,因为人活一回不容易,啥都吃不了那还活个什么劲?
DoubleKing
241 天前
@LLLeo 吃的医院开的国产仿制的,现在尿酸 250 左右两个月了,之前服药之前是 500+
sddi
241 天前
想问下,吃了非布司他( 20mg ) 1 、2 个月,降到 300 了(原来 550 ),那还需要继续每天吃吗?大夫还让吃 2 个月再去复查.。。。
reayyu
241 天前
@sagaxu #7 同问靠谱的尿酸检测仪
v2ye
241 天前
@sddi 继续吃吧。这个药停了容易尿酸反弹。我之前的医生是说维持在 300 以下最好。如果不放心就一个月去看,或者半个月去看。周期可以自己选择,但是停药或者减药还是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好点
aisles1
241 天前
为什么我从工作开始体检一直都 500 多尿酸,从来没痛风过?
Lexin914
241 天前
确定是痛风嘛?之前最高尿酸多少?我之前有阵子手腕一直肿痛,正好还是喝了酒之后,一直以为是痛风,每天吨吨喝水,后面去医院检测是关节炎
yavdein
241 天前
楼上几位老哥
天天 40mg 非布司他不会伤肝吗..
我之前吃的绿壳的非布司他 后来肝功能异常了
在想要不要去买原研药菲布力
forestrs
241 天前
吃非布司他,痛的时候半粒秋水仙碱
主要靠多喝水,我最高的时候 800 多,后面车前草泡水一直喝,帮助排尿,后面好了不少,没发作过了
sagaxu
241 天前
@reayyu @miaeLKK 大品牌的都可以,数值差个二三十不影响判断。

@yavdein 日本进口的帝人原研一样伤肝,非布司他原理上就伤肝,日常服用 100%转氨酶升高。
cabing
241 天前
多喝水,多运动。我也是有这个毛病,少吃内脏海鲜。最近几年还好。
dearmymy
241 天前
减肥加大量喝水,买个吨吨杯,强制自己喝水,
mark257
241 天前
买个指尖血尿酸测试仪器, 一周测试两次或更多, 发现高了回顾昨天的生活习惯, 改正往复半年应该能降低尿酸水平. 我本人 27 岁高尿酸血症 435, 34 岁 620 首次通风, 使用这个方法减重了 25 斤现在连续两个月尿酸水平 250 左右, 没使用任何药物.
oops1900
241 天前
我也是老痛风患者,每天吃一片苯溴马隆,多喝水,隔几个月体检一次,尿酸和痛风是小事,别把肾的肌酐搞高了!!!
cojjj321
241 天前
我自测一直 500 多但是没痛过,吃过几片非布司他但是只管两三天又反弹了,然后再也一直没管他。估计还是长期 500
james2013
241 天前
会不会是着凉了诱发的?
前几天天气冷,我在床上一只手伸出来玩手机,结果就这只手疼了几天
以前我没有用枕头的习惯,结果去年不时头疼,用了枕头就没有出现了,很可能是头部着凉了,因为垫了个薄毯子,下面是床垫
zmqking
241 天前
@DosLee 我靠,这么夸张
NoOneNoBody
241 天前
痛风主要还是靠控制饮食、改变膳食结构
药吃多了对肾脏不好,多喝水也照样增加肾脏负荷
就是年轻没啥事,上年纪的话这两样都不见得是好事
borpubi
241 天前
尿酸高和痛风其实是症状,不是病因。
病因是代谢异常。
所以要常期吃药调整代谢。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0514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