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isra 纯属瞎扯,没有半句话是对的。
学习是一个很宽泛的事情,我们的各种技能都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你可以说成年人不太愿意接受学校学习,但不能说不愿意学习,就算是个体商户也愿意学习下怎么使用支付宝微信创建自己个人收款码的。
“而且有学习的兴趣和天赋本来就是一个很少见的事情”
学习和有没有兴趣/天赋没任何关系,这只是一件你必须要完成的事情,无关乎有没有兴趣。而且,有兴趣和天赋只代表着你之后在学术这条路可以走的很远,没有兴趣和天赋不代表你不能走这条路。早就听人说什么谁谁谁不适合学习,可学习是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除非先天缺陷,否则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是会的,想想看,你会说本国语言,这不就是个例子。最多只能是你不擅长逻辑思维,不擅长理解、记忆或任何的子项,这导致有的人不擅长英语,有的人不擅长数学或其他科目,但一概而论不适合学习就太扯了。
“大多数人就是极其平庸的”
什么叫做平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有喜欢做的事情,不同的 dna 决定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别人看来你所重视的东西或许什么都不是,但这和他本身的价值没有任何关系。你觉得大多数人极其平庸,是因为你在用你所谓的标准去衡量包括你和别人在内的所有人。试问,有谁定义了这个标准?又有谁规定了你必须接受认可这个标准。
“如果要挣扎一下的话,这个阶段主要抓的实际上是一些基础的习惯,知识性的东西反而没这么重要。”
明明是需要靠着逻辑方法去一步一步实现目标,到你这里变成了手摘星辰遥不可及的事情。请问在放弃之前,有了解过如何应对国内考试的具体方案么?有探索自身适合的学习方式么?有去自己拆解每个科目的特点么?有经历过就像测试工程师那样,不断的调试、失败、继续调试的过程么?这些全都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学习,从来没有系统的去分析这件事情,只知道说“自己努力了还是不行,所以我不适合”。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像工程师那样,分析--制定方案--测试--获得反馈--重新分析 整个过程,不可能没有一点好的收获。如果你最开始就用错了方法,走错了方向,那么无论你怎么努力都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这是方向的问题,不是努力的问题。
“小学六年级之前的知识内容没有任何作用这个已经是教育界的定论了。”
敢问这话谁说的?几乎所有基础中的基础都是六年级之前学习的,比如汉语拼音,多少人现在前后鼻音都不分;上千个常用汉字、词语都是六年级前学的;各种数学基本运算,逻辑思维也是在这个阶段知道的。换句话说,如果你小学不上,直接上初中,你肯定是连字都不认识,话都表达不清楚的文盲,上了初中都不能和同龄人正常交流,书上更是一个字都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