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熬夜, 喝啤酒的各位建议去检查下尿酸

2019-05-07 20:38:18 +08:00
 Osk

先说下我的经历

常常听人说:

年轻人哪来这么多病, 别自己吓自己.

然而 lz 就是这么倒霉, 年纪轻轻就高血尿酸了.

我是感冒了去查血, 想想反正都要被扎一针不如顺便让医生开尿酸的检查, 后来才知道这个检查叫小肾功(检查尿酸, 肌酐, 尿素), 因为我之前有关节疼痛的情况.

检查结果是很不好的, 尿酸 550+, 肌酐 110+. 然后转内分泌科, 医生简单了解后开了 苯溴马隆 + 小苏打 + 大量饮水的解决方案.

后面检查几次, 降到 350 多. 医生让暂时停药观察了, 平时保持运动和饮水, 定期检查小肾功和肝功.

但是关节问题只能慢慢看运气能不能恢复了, 我是发现的算早一点, 大概是没有痛风石, 起码没有大的痛风石, 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自己搜集的一些信息

尿酸是什么

自己百度, 但不要误入莆田哈哈😄

可能导致尿酸高的一些因素

太多了, 举一些我自己相关的: 熬夜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 不注意喝水.

其它的: 大部分海鲜, 啤酒, 肾功能异常等.

危害, 危害, 危害 (划重点)

几条常见的发展路线感受下

痛风路线

尿酸在关节形成结晶 -> 痛风 -> 痛风石 -> 关节挂了,残废

痛风石啥样自己去搜一搜, 友情提示: 不要在饭前, 饭中去看.

幸运的是只要发现的早, 及时控制血尿酸水平, 就不至于发展成这样.

肾损伤路线

血尿酸高,尿酸结晶影响肾 -> 肾功能下降 -> 严重肾损伤 -> 最终结果: 尿毒症
         ↑                   ↓
         +---尿酸排泄减少-----+

我的肌酐有点点高, 基本可以确定血尿酸影响肾功能了, 所幸尿酸控制下去后, 肌酐也降了, 虽不多, 但至少不是保持不动或者继续再涨. 100+的肌酐还好, 300, 400 甚至更高的肌酐请立即马上去看医生.

除此之外, 肾结石也是一大威胁.

其它路线

肝损伤, 诱发糖尿病, 心血管并发症等.

治疗

定期检查

一部分血尿酸高的病人在日常没有什么感觉, 我之前关节疼痛也是误认为是锻炼导致的关节损伤, 所以一直拖了很久, 真是 Sx.

所以不要以为什么问题都没有就真的是什么问题都没有, 等发现了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去检查下吧, 随便挂一个科室的号, 跟医生说检查小肾功就行了, 挂号费 10 + 检查费 15, 很便宜. 不过建议挂内分泌科 /肾病科, 这样有异常可以回去复查, 不然你拿到报告了, 医生说你还是找其它科室看看吧就尴尬了.

检查方式是早上空腹抽血, 去医院的早上请不要吃饭, 喝一点点水好像不影响???

如果偏高

那就回去找医生, 医生会根据你的血尿酸水平和肌酐水平给你做判断, 根据需要可能会让你继续检查全肾功(相对于小肾功), 肝功能, 尿常规等.

这些是需要的, 检查费用也不贵, 特别是需要服药的, 肝功一般是要查的. 之前那医生不查肝功直接让我上苯溴马隆半个月回去复查... 嗯, 现在看来不是很合适啊.

药物

目前常用的药物无非三种:

目前看来非布司他是大部分人能承受的起的最佳选择吧. 医生会根据你是生成多还是排泄少来选药, 然而我根本没查就吃苯溴马隆了...

如果吃苯溴马隆最好配合碳酸氢钠 + 大量饮水, 不然小心肾结石.

饮食

外源性尿酸占比其实不高, 有的医生会告诉你不用太在意吃什么, 只要不要接触明显高嘌呤的: 啤酒, 海鲜等. 如果担心的话就自己搜一下嘌呤含量排名, 适当少吃一些.

如果吃非布司他那是最好的, 因为据说不用怎么忌口.

我自己做的调整

喝水:

食物:

拒绝的食物:

作息:

药物:

不建议的操作

关于药物副作用: 如果你不服药, 高尿酸对身体的影响可能比副作用还可怕.

其它

注意感冒可能拖成肾炎!

另外引用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话:

996 是年轻人修来的福报, 毕竟修福报的钱做几年透析(血透, 腹透)还是够的

我本身不是专业人士, 也不是长期和高尿酸抗争的, 所以本篇主题写了删, 删了写, 最后算是自己一年来和高血尿酸抗争的经历吧. 唯恐自己不专业误导别人, 本文仅供参考, 具体事宜还是得咨询医生, 特别是服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 lz 能将尿酸稳定下去, 也希望和高血尿酸抗争的朋友早日恢复, 当然还要祝福没问题的朋友不要得该病, 因为生病真的难受.

1028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健康
89 条回复
azhangbing
2019-05-08 09:49:17 +08:00
@murmur 看错了;熬夜是血清谷丙转氨酶高 跟肝脏有关系 标准 0-40 我体检 81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其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 1000-3000 倍。只要有 1%的肝细胞坏死,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谷丙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其正常值是 0-40U/L。

症状

谷丙转氨酶偏高的症状有失眠多梦、乏力、纳差、低烧、厌油腻、黄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区不适等。轻度表现为容易出汗、嗜睡、口渴、看书眼睛容易疲劳等。

所以各位还是少熬夜
ylsc633
2019-05-08 09:53:35 +08:00
同高!
半个月体检 540

主要我太胖了..

本人不抽烟不喝酒.. 滴酒不沾

今年开始运动.. 刚跑了一次半马..

还是多运动吧!
SwordSong
2019-05-08 09:59:23 +08:00
同高尿酸,七八百。以前脚拇指疼痛没在意。直到过年时膝盖疼痛难忍去医院知道是痛风。提两个小建议,是别嘌醇不是别嘌呤,而且别嘌醇的副作用其实是要么没反应或者反应很小要么反应很大。然后蔬菜那里,西兰花是可以吃的,菜花是不行的。
zhouqian
2019-05-08 10:06:13 +08:00
@murmur 我在中日做的 ECT+GFR,GFR 是 43 和 44,正常是 45。检查坚果虽然写的是大致正常,但是医生说这已经是到临界值了,需要引起注意了。尤其是不能过劳加班熬夜。然后医生还是给我开了一个“百灵胶囊”的中成药(心里有点儿犯嘀咕)让我吃,说是吃半年先,没有[副作用?],但因其是专家,我也不好意思质疑。

还有谷丙转氨酶高( ALT ),去某个医院给我吃了三四个月的保肝药,结果药一断就高。
尿酸问题就是吃的苯溴马隆(立加利仙片)了。

去年 11 月左右查出的这几项问题之后,一直奔波于医院。得益于北京社保+补充医疗,目前自己花钱部分不多。
Osk
2019-05-08 10:25:05 +08:00
@lihongming 这是真的大实话, 我是在买保险后才发现的. 很多保险条款里面都有限制.
Osk
2019-05-08 10:25:59 +08:00
@lingyu 还是在 100 附近, 心里很虚, 只能定期复查肝功肾功尿常规
zhouqian
2019-05-08 10:29:09 +08:00
@Osk 肌酐这个问题,我问医生了,不可逆的。保持现在的值就是好的了。另外关注一下血压的情况。
Heavytiger
2019-05-08 10:29:21 +08:00
我水喝多了,尿就多,是不是肾功能出问题了?
zhouqian
2019-05-08 10:30:22 +08:00
@Osk 具体应该是说肾功的问题。

另:“百灵胶囊”-->“百令胶囊” 发酵冬虫夏草菌粉
zhouqian
2019-05-08 10:31:09 +08:00
@Heavytiger 哈哈,刚好有个患者问了同样的问题。医生的回答是:“有进才有出。”
Osk
2019-05-08 10:31:16 +08:00
@gimp 夜太美, 我不想睡 😂
Osk
2019-05-08 10:32:03 +08:00
@murmur 尿常规医生看了正常
murmur
2019-05-08 10:33:29 +08:00
@Heavytiger 那你少喝水不久完了?
Osk
2019-05-08 10:38:46 +08:00
@SwordSong 感谢指正, 我没吃过别嘌醇, 所以了解不多
Osk
2019-05-08 10:42:23 +08:00
@Heavytiger 喝多肯定拍多啊, 除非大量出汗排除, 不然水去哪里呢. 实在不放心去医院做个肾功+尿常规
Nachtblut
2019-05-08 11:29:06 +08:00
感谢楼主提醒,祝各位身体健康,吃嘛嘛香。
zyy314680012
2019-05-08 11:54:10 +08:00
现在在吃印度非布司他
zjz1993
2019-05-08 12:25:15 +08:00
我是肌酐正常但尿酸偏高 100 左右,五一第一次痛风,唉,现在吃的快成和尚了。
loryyang
2019-05-08 12:49:23 +08:00
有肾结石,医生让多喝水。。。别的看起来都正常
Heiban
2019-05-08 12:52:45 +08:00
我 19,不喝酒,一样尿酸高。去年开始注意到的,吃了半个月的药就降下来了,医生建议三个月查一次。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56196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