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值钱的经验,可让你免于中年后被优化

2019-12-29 06:56:21 +08:00
 xsen
就是单纯好奇,很多人都以为现在的中年人被裁,不外乎是
1. 经验不值钱
2. 经验老套,技术不更新换代
3. 就是老了——不能加班

所以,个人毕竟好奇哪些值钱的经验,包括不限于框架、技术点、业务经验等

可以让你 30-35+之后,避免被职业歧视
1005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73 条回复
lenjeans
2019-12-29 19:11:08 +08:00
你的价值最值钱
虽然我还没到 30 岁,但是这个是之前我上司给我说的话,嗯,虽然他也不到 30 岁。
ty89
2019-12-29 20:32:12 +08:00
@z7356995 不好意思,你多虑了。我除了搬砖,也在运作自己的公司。
micean
2019-12-29 20:37:41 +08:00
人际圈很重要
能够左右你未来的路
darmau
2019-12-29 20:44:29 +08:00
@lagoon 考虑到程序员收入比较高,如果家庭压力不大这么做不难。
问题是,老板对你加班的期待也是 25 岁的,你做得到吗?
lietoumai
2019-12-29 20:46:09 +08:00
是否被优化和拥有的经验之间的关系或许并没有撸主想象的那么强
不如思考中年被优化后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
hlwjia
2019-12-29 21:12:33 +08:00
@ruidoBlanco 大兄弟选址牛逼!
afsun
2019-12-29 21:49:27 +08:00
@lewis89 说的一点都没有错,看看房价就知道了 10 年就叫苦不迭,统治的基础或者收益群众 往往是官僚,士大夫阶级
melonrice
2019-12-29 23:10:48 +08:00
@xsen 地利是可以的,比如我现在在成都做着上海广州的远程兼职工作,是以一线城市薪资标准计价的,这个叫做地理套利,如果外语好,能接受时差工作,接海外项目地利因素影响更大
deving
2019-12-29 23:22:30 +08:00
@lewis89 然而这些依然会变优化
sagaxu
2019-12-29 23:51:37 +08:00
@lewis89 汇编和操作系统都是本科课程,这些例子难度不及科班作业。30 岁之后搞这些东西,比培训班的是有优势,但不会比 25 岁的科班更强。现在学历贬值很快,每年还有几万名科班硕士博士出来工作,靠这些底层技术,毫无招架之力。


感觉现在有点像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做了半辈子电工的老师傅,也许钻研或者积累了很多,等到有一天单位来了电气专业的大学生,才发现那些个经验,只够抵挡个一两个月,然后就被碾压。

以上故事来自一位建筑公司中层领导。
sagaxu
2019-12-29 23:58:11 +08:00
@darmau 产出跟 25 岁的人一样,拿 25 岁的人 80%的工资,这样子老板能接受吗?现在 40 岁那波人,赶在房价低位上了车,不少人早还清了贷款,甚至还有多余的收租,这个优势,年轻人要多赚几百万才能抹平。
outoftimeerror
2019-12-30 00:19:44 +08:00
大学自学过了 n2,准备抽空再补下日语,万一 32 岁找不到工作了还能去日本做 it。
只要人多,你学啥都没用,你学的别人也能学,而且年龄越大学历能力精力也越差,加班还比不过年轻人。
classyk
2019-12-30 00:47:45 +08:00
@xsen 没办法的事,新技术新东西层出不穷,年长的相对而言,过去学习的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必然落伍,或者没以前那么重要了。那么就必须思考,35,40 时,你有什么是五年工作经验的人无法媲美和取代的?

所谓不进则退
zpole
2019-12-30 01:02:56 +08:00
当你觉得自己到头了的时候,放弃一部分钱跳一个养老公司
andylsr
2019-12-30 01:16:43 +08:00
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你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和别人之间的关系,能成为老板,至少得拿的到投资吧,没有资方的信任,谁敢给你投。程序员刚好相反,永远把脑子用在了机器上。优化一个程序员跟丢掉几台旧电脑没啥区别,但如果你握着公司核心的客户渠道,优化前老板基本都得先思索一下。
lewis89
2019-12-30 06:32:30 +08:00
@sagaxu #50 我知道是本科课程,但是很多软开狗 不一定在学校好好学过,还有很多半路转行的哥们(例如我),我讲的只是一个方向,学校的教学理念并没有错误,给你搭好基础,后面你怎么发展,其实都是看个人的,基础的知识结构搭好了,后面学新东西就没什么压力了,实际上 IT 这么几十年真的有新东西吗?即使是现在看起来要起飞的区块链 /人工智能不都是老瓶装旧酒,这些领域很多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实际上 40 年前就有人在搞了。
lewis89
2019-12-30 06:36:29 +08:00
@sagaxu #50 在我个人看来,整个 Java 后端的应用体系,这个十年并没有新东西出现,都是老瓶子装旧酒,微服务更是如此,很多大型公司早在 90 年代就已经开始用分布式系统部署的方式了,Google 内部有比 Docker 领先一个时代的东西,只不过人家没有叫做 MicroService,但是大规模分布式部署应用的方式至少在 30 年前就已经有好多大型公司在应用了。
qqxx520
2019-12-30 07:04:51 +08:00
25 岁之前:年轻体力好,一张白纸可塑性好;
25-30:有一定经验了,体力不错,基本能独当一面;该结婚生孩子了;
30-35:上有老下有小,体力开始下降,这时软实力慢慢大于硬实力,对工作有更多想法。
35 以后:身体开始掉链子,在自己的行业积累一定资源(人,技术,经验,想法,看法等),靠软实力更多一些。

总体的趋势:由虚入实(从毕业到 30 岁左右)进而由实返虚( 30 以后)

我想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是这样比较好,当然牛逼的人除外。
twl007
2019-12-30 07:12:40 +08:00
@lewis89 话说 Google 内部领先 Docker 一个时代的东西是啥?
lewis89
2019-12-30 07:16:46 +08:00
@twl007 #59

谷歌从 2000 年初开始使用容器,但是它所使用的是自研的一种叫做 lmctfy 的容器格式,其实是 Let Me Contain That For You 几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谷歌最早使用容器的初衷之一是节省物理资源,通过用容器取代虚拟化层( hypervisor 和每个虚拟机所占用的物理资源)来极大地节省计算成本。谷歌在 2013 年对 lmctfy 其进行了开源:链接,但由于流行程度不如 Docker,后面就没有再继续推广。同时,根据谷歌内部运行 15 年容器的经验来看,将应用程序装入容器仅仅是第一步,而后面的大量工作是如何管理、运维这一个全新的容器世界,因此谷歌在 2014 年将精力转入了开源容器集群管理技术,即 Kubernetes 项目:链接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3323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