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的 X 是不是一个糟糕的设计?

2022-07-21 12:40:31 +08:00
 Wallace01
身份证号校验位(最后一位)的设计原理是,用前面的数字通过一系列计算结果除以 11 取余数,分别对应 1-9 和 x 。不用 10 的原因是校验效果不好。

大家觉得这个设计怎么样呢。
1095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00 条回复
longgediyi999
2022-07-21 14:57:31 +08:00
不怎么样 有时候大写报错 有时候小写报错 有时候大小写都不报错
snw
2022-07-21 15:00:33 +08:00
@snw
顺带一提,除了 GB 11643 外,还有 GB 11714 是这个 ISO 的扩展,还有 GB 32100 也是这个 ISO 的变种(计算顺序反过来)
zxcslove
2022-07-21 15:02:15 +08:00
有没有可能,应用这套体系的时候,计算机系统还没有普及?
zxCoder
2022-07-21 15:02:40 +08:00
身份证号码刚从 15 位换成 18 位那几年,我就因为最后一位是 X 遇到很多麻烦,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在瞎写,整个 X
flexbug
2022-07-21 15:07:09 +08:00
我身份证最后没有 x ,我闺女有,估计她以后会麻烦点
adoal
2022-07-21 15:10:00 +08:00
典型的“原理还行,体验不好”
wonderfulcxm
2022-07-21 15:22:12 +08:00
@luob 没有改不是说明没有问题,而是因为太多的人、太多的旧系统还用着原来的规则,并且很多老系统更新也不现实,这一改的成本太大了,还不如将错就错,向前兼容,四个字:积重难返。
davidyin
2022-07-21 15:25:53 +08:00
早期身分證號,年份只有兩位,也麼有校驗位。
據說還有重號的。
davidyin
2022-07-21 15:27:21 +08:00
還有的系統輸入這個 X 还必须大写。
cubecube
2022-07-21 15:45:14 +08:00
@hzcer 7 不也行,本来就是一个校验位
popok
2022-07-21 15:46:42 +08:00
@villivateur
@subpo 对,主要是为了判断是不是输错,不是为了判断伪造。
pkoukk
2022-07-21 15:51:38 +08:00
@zxcslove 公布这套系统的时候已经是 1999 年了,在居民家庭普及度可能比较低,但是部门普及度已经很高了。那会儿我爸就是个乡镇公务员,办公室里已经有一台电脑了
Felix2Yu
2022-07-21 15:55:20 +08:00
在那个纸质年代,校验位有意义。但是在这个身份证查验基本都是联网的时代是否还应该存在?
普通在线系统多数前端也只是正则判断一下位数和每一位的范围。真要实名实人验证的严肃场合,也不会只要求身份证数字校验通过,还要人脸或指纹验证。
如果要兼容的话其实可以直接删最后一位,改成 17 位。
xqk111
2022-07-21 16:02:26 +08:00
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感觉不太好
atrexl
2022-07-21 16:07:34 +08:00
@davidyin 早年的 15 位,重号太正常了。
sky96111
2022-07-21 16:13:16 +08:00
@tabris17 是的,七八年前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不记得当时是怎么解决的。近几年是没遇到了。
sky96111
2022-07-21 16:13:59 +08:00
@sky96111 更正:七、八年前
hzzz0823
2022-07-21 16:20:13 +08:00
希望身份证号输入时候允许输入 16 进制
lambdaq
2022-07-21 16:26:50 +08:00
ISO 7064


除以 10 效果不好的原因是,不是质数,除了没用。11 是最接近的质数。
tmxklzp
2022-07-21 16:36:31 +08:00
看完上面的回复后有个疑问,这个身份证校验位真的需要模 11 吗?就算前面的数字计算结果不够平均但是否模 10 也足够起到校验的作用了呢?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6772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