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layer 这家公司好让人失望

2023-03-14 00:07:22 +08:00
 Calen

这两年时不时也会关注这家公司,主要觉得公司官网做的比较简洁活泼,因此一直很期待他们家的云服务。

前几天试用 Ucloud 香港机器,网速非常快,IP 显示 Zenlayer 机房,于是毫不犹豫去 Zenlayer 官网下单购买了香港区的 VM ,1 核 2G ,带宽按量付费,一个月大概 20 美金,虽然很心疼,但还是很期待。开机后 ping 值延迟超高,北京 300ms 左右(全国最慢四川成都[电信] 433ms 平均 276.7ms )。于是关机取消订阅,然后联系客服申请退款。

今天得到客服回复说预付费模式不支持退款,赶忙打电话过去解释了充分的退款理由,客服就只会说不退款,反正明确告诉你就是退不了(客服原话)。第一次碰到不能退款的云服务,对个人用户谁家不是预付费的?基本都是随用随退。早期的腾讯阿里退款机制不完善时联系客服也能退款,Zenlayer 没有免费试用不说,初次购买又那么贵居然收了钱就别想要回来。真是失望透顶,格局连小 VPS 厂商都比不过。

今天的真实经历,发出来希望大家不要踩坑!

1589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云计算
130 条回复
cndns
2023-03-14 10:53:55 +08:00
Calen
2023-03-14 11:26:05 +08:00
@msg7086
--------------------------
比如我之前就见过有人一口气买了几十台 VPS ,然后让商家紧急加班购买并上架新服务器,但是用户用了几天就不想用了要退款的情况,商家一下子就损失了好几千美金。
--------------------------
这种说法就是强行洗白,个人用户一搬都会有核数限制。
Calen
2023-03-14 11:45:12 +08:00
不要再喷我没有看退款政策了,那种迫不及待的情况下就算看了也会买,如果你喜欢尝试各种云服务就能理解。
第一,因为有 Ucloud IP 归属,而且机器非常贵,流量还是按量付费,因此以为是相同的线路。
第二,Zenlayer 官网这样写着:Offer your users in China improved digital user experience with Zenlayer edge cloud services. Minimize latency with plug-and-play or custom edge-based solutions.
第三,一般正常公司都会 30-Day Money-Back Guarantee ,至少也是 7-day 。

如果你们觉得云服务不退款很理所应当,只怪客户没看协议,那就当我天真了。
beijinglowb
2023-03-14 11:46:54 +08:00
@wtfedc 开篇陈述事实、表达自己失望情绪,无可厚非。但是到后面罔顾事实胡编“基本都是随用随退”、“别家都如何如何”,再到拿“格局”这种话术来给商家扣屎盆子,以偏概全制造舆论前提。看见了当然要说,这里又不是微博谁嗓门大谁占理,凡事拿出条款和依据来。
Calen
2023-03-14 11:52:16 +08:00
@akay2351
--------------------------
@875127234 #30 你把这发泄自己怨气叫好心提醒。“Zenlayer 香港区的 VM 延迟较高,预付费不支持退款,想体验的注意一下哦” 请做对比。
--------------------------
是该这么说,谢谢!
beijinglowb
2023-03-14 11:52:20 +08:00
zenlayer 是美国公司,按美国规则办事,中国那叫层峰科技。不像你国内阿里腾讯,发达国家客户不是上帝,没人惯着。
Calen
2023-03-14 11:59:01 +08:00
@beijinglowb 大哥,这里就你嗓门儿最大。从头到尾编造一些政策强行洗白。你发的那种必须提前 30 天通知商家终止服务,并不是 VPS 的业务。
beijinglowb
2023-03-14 12:06:35 +08:00
@Calen 对事不对人,为啥我火气大呢,因为从头到尾你都抱有一种“别人都是编造,我说的才是事实”这种固执的想法,事实都摆在这了还说我编造。ultravps 和 hostens 哪个不是 vps 业务,我自己亲身踩过坑的事,能是胡扯?因为到期不想用了,出了账单没续费,被商家拉黑禁止再登录。邮件扯皮人家把 TOS 抛出来,条条框框写得一清二楚,我自己没看那不也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到您这我都是胡编乱造了,不知道说啥好……
dlsflh
2023-03-14 12:13:23 +08:00
我服了,你们都是些什么人会看那些冗长枯燥不说人话的服务条款?
beijinglowb
2023-03-14 12:19:30 +08:00
@dlsflh 冗长枯燥不说人话你也得读完啊,看不懂拿翻译软件逐字抠。不看也可以,后面没法用或者被封号了,人家拿出条款占理,也别喊冤就是了。顺便一提为防止无信誉商家偷改 TOS ,建议买时拿 archive.md 快照留证。
msg7086
2023-03-14 12:34:31 +08:00
@Calen #41 没什么洗不洗白的,这是我亲眼见到朋友被坑的故事。你觉得公司面向的用户都像你一样善良,是不是有点太小看人性了。
msg7086
2023-03-14 12:36:09 +08:00
@dlsflh 你不需要逐字逐句看服务条款,但是能不能退款,什么情况下给退,什么情况下不给退,这种基本内容总要看看的吧。
tin3w5
2023-03-14 12:40:39 +08:00
作为一个前某云厂商的售后 trainer ,我来告诉你你今天遇到的几个误区:
1. 你表扬了 UCloud 的线路好。先抛开实际网络情况不谈(我不用这家公司的产品已经好多年了,至少那个时候港区归国线路在高峰期并算不上好,可能近些年有所改善吧),你在 v2 里说 UCloud 好,就相当于在给一些其他友商请的“水军”增加工作量。具体的,我不说,你应该也猜到了是哪几家,毕竟除了它们,没谁闲的没事会把“舆情监控”放到 v2 这种大陆地区访问不到的网站上来。
2. 你说的这家公司的确不怎么样!我之前和他们打过交道,自从收了 C3 之后就飘了,不过很多时候没办法,毕竟咱们这种散户根本入不了人家的法眼,工作了这么多年“客大欺店,店大欺客”的道理,我想你不会不懂。我有朋友在这家公司做过,至少几年前,我的朋友说这是一家靠资源而不思进取的公司,具体的,就不多细说了。
3. 正如刚刚所说,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我相信你如果体量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自然遇到问题就会有人给你解决,但是真的到这种体量之后,你还会在意他能给你赔付多少吗?网络质量那么烂,第一次可以认了算了,第二次可以忍,第三次直接拜拜了您呐!就像当年我学弟公司用某爱 guo 云,傻叉售后搞不定,最后找了个研发工程师出来逼逼叨拽词,发现忽悠不了之后才主动认错,是他们的问题,那还留着它干啥,公司连夜迁移到其他友商。
msg7086
2023-03-14 12:47:51 +08:00
@goojia @beijinglowb
VPS 商家这种小本经营的公司,肯定是要考虑闲置最少才能利益最大化。如果有 200 个小鸡用户,每个母鸡能跑 50 个小鸡,那么一般商家也就准备 5 台母鸡就够了。每多一台闲置的母鸡,运营成本就会大幅提高( 5 台变 6 台就是 20%的成本增加)。如果有很多用户涌入但不贡献营收,你的运营成本下不来,很快你就会被自己的政策干死。
docx
2023-03-14 12:57:40 +08:00
这种体量的公司主要做 to B 业务吧,小厂商都是个人用户,肯定是不一样的。
另外看 IP 不能决定什么,UCloud 租的应该是优化过路由的版本,买之前还是问清楚、看清楚。
beijinglowb
2023-03-14 13:22:08 +08:00
@msg7086 是这样,zenlayer 这种体量的商家肯定也不差楼主这 20 刀,关键是不能开退款这个头,制度上明确了是好事。楼主 1 台 VPS 给退了是无所谓,但如果来个大户开 500 台,用 7 天都给无理由退款,上架扩容的服务器就全砸手里了。手里有几十万台服务器冗余,几百台随开随退的也就阿里腾讯这种大厂了,一般商家怎么比。
beijinglowb
2023-03-14 13:31:28 +08:00
@tin3w5 别光猜,哪些友商说说看。不会是阿里腾讯吧,大商家还靠这种营销手段?
不过有一点你说的没错,这贴里很多人可能是或者过去是 IDC 从业者,遇到同行挨骂应该幸灾乐祸才对,为啥都来帮忙呢?
Calen
2023-03-14 14:39:55 +08:00
@beijinglowb
1. 你#26 楼发的那些英文都是断章取义,那是域名服务的条款,服务商是怕客户域名因个人疏忽导致过期,因此会自动按期续费,如果不续费需要提前 30 天通知。
2. 云服务个人账号都会有配额限制,比如 AWS 创建的所有机器核数加起来不能超过 20 核,超过需要提交工单。DigitalOcean 、Lightsail 每个账号只能开两台机器,超额提交申请。像你说的几百台服务器用 7 天就无理由退款根本不存在,大客户是要签合同的,而且大客户都是先用后付款。
beijinglowb
2023-03-14 14:47:18 +08:00
@Calen
1. 我建议您把英文再学学,或者换个翻译软件。这些商家没有一个卖域名的,根本上的理解问题。
2. 做机场、抖音、搞诈骗的,疯狂开小号,每个号注册几十台,用完批量争议,屡见不鲜。只听说过预付,从来没听说过先用后付款的。
我不争论啥了,和气生财。您对 IDC 这行业是完全不了解,个人建议以后国内阿里云、腾讯云,国外 AWS 、GCP 、Azure ,别再用小商家或者做 2B 业务的商家了,省得买卖双方都整一肚子气。
beijinglowb
2023-03-14 14:52:11 +08:00
更正一下,先用后付费的模式有,但那种是绑定信用卡。之所以叫信用卡,就是有银行做信用担保,确保客户不会不付钱。也不会存在用了不满意不给钱 /退款一说,顶多是计费模式更灵活。被人刷流量产生了几万的账单,也得老老实实交钱,否则商家是有权起诉的。那种建立在足够的硬件冗余之上,没有几千几到万台服务器是搞不起来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2372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