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ader #40
你还是没明白
看我写的那条算式,充电器有两个,一个是*n ,随机配,另一个是*m ,零售,你想想为何是等号两边都要加起来,而不是分开两条算式?
两个成本可以看作一致或接近,但把零售价单纯以成本换算出来就错了,这个想法相当于两个算式,但零售价是“充电器成本+被充电设备的部分售后成本”(注意是被充电设备,不是充电器本身的售后成本),通过某个式子换算的,他一定比市面的充电器价格高,甚至高很多
不管对不对,就按你说的 30 元吧,它在 1700 里面成本就占 30/1700 ,而零售价 139=售后成本系数*1700+30 ,这个“系数”跟 m 和 n 有关,当然还有其他配件的零售状况,实际上也不单纯是 1700 ,应该是该品牌中,所有可以使用这个充电器的设备的售后成本,也就是还有 n1,n2,n3...,说细了就很复杂,动态平衡取某个阙值,具体就是品牌方自己算了
实际上就是品牌的策略,把主营设备售价降低,通过品牌效应吸引用户购买同品牌的高价配件,这些高价的价差,补贴售后成本。如果主营设备质量稳定,售后成本的曲线也是比较平滑的,配件及周边卖得多,它体现就是盈利;但如果质量不过关,售后成本大,相关配件周边体现的就是补窟窿
你就拿两个单价加减,是不是有点太纯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