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在外企或者润出去的大佬们,对于初中英语学习的困惑,长大后/现在已经解决了吗?

2023-09-03 16:20:16 +08:00
 shinelamla

最近给亲戚孩子辅导下英语,但是遇到动词后面是接 to do 还是 doing 的问题,感觉自己也说不清楚,一下子当年在初中学习这块的时候的感觉马上就回来了。 以前老师只是会说固定搭配,背就行了。但是人总喜欢总结规律,不过我查阅了好多资料,都没有一条规律能解释各种动词后面为什么只加 to do ,为什么有些只加 doing 的。那我就很好奇,在外企或者润出去的大佬们,会在意什么时候用 doing ,什么时候用 to do 吗?或者你们现在是怎么区分的?

1017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10 条回复
Mantext1989
2023-09-03 18:34:05 +08:00
学习语言就不要找规律了,就是得见一个记一个
williamjing
2023-09-03 18:40:06 +08:00
ChatGPT plus 版本给出的答案。

Verbs Followed by Infinitives ("to do")

Express Purpose: To indicate the purpose or intention of an action.
I am here to learn English.
Certain Verbs: Some verbs are commonly followed by infinitives.
decide, want, promise, plan, hope, etc.
She decided to go to the party.
After Adjectives: To explain the reason for an adjective.
I am happy to help you.
After Certain Phrases: Like "too + adjective/adverb + to", "enough + adjective/adverb + to", etc.
He is too young to drive.
She is old enough to vote.
Verbs Followed by Gerunds ("doing")
Activities or Actions: When talking about activities or actions as general ideas.
I enjoy reading.
Certain Verbs: Some verbs are commonly followed by gerunds.
enjoy, avoid, consider, suggest, etc.
We enjoy hiking on weekends.
After Prepositions: Gerunds often come after prepositions.
I am good at swimming.
As Subjects or Objects: Gerunds can act as the subject or object of a sentence.
Swimming is fun. (subject)
I love swimming. (object)
Verbs That Can Take Both Infinitives and Gerunds
Some verbs can be followed by either an infinitive or a gerund with little or no change in meaning.

I like to read books.
I like reading books.
However, some verbs can take both forms but the meaning changes.

I stopped to smoke. (I stopped what I was doing in order to smoke)
I stopped smoking. (I quit smoking)
shinelamla
2023-09-03 20:37:55 +08:00
@Mantext1989 同意了
shinelamla
2023-09-03 20:38:51 +08:00
@maplelin 我感觉我现在就有点副作用在身上的
tamer
2023-09-03 20:39:37 +08:00
语言学习 语法只是快速入门总结出来将就能用的规则

入门之后就是大量听和说

2 阶段方法不一样的。
你要是想学好外语别走偏了。
随便研究的话那就随意
shinelamla
2023-09-03 21:14:37 +08:00
@tamer 语言学习 语法只是快速入门总结出来将就能用的规则
这句话真的是醍醐灌顶
callmesmc
2023-09-03 21:41:05 +08:00
你说的这些问题,不是英语语言文学范畴,而是语言学范畴,买一本语言学的教材,把 syntax 这一章看了就行,遇事不决直接画 tree...然后你就会发现初中老师出的题目很多都是错的
tyzandhr
2023-09-03 21:42:03 +08:00
你去看拉丁语就知道了。拉丁语中有四种不定式,主动将来、主动完成、被动将来、被动完成。英语大幅简化了,用 to 和 ing 表示两种不定式
agdhole
2023-09-03 22:10:01 +08:00
语法只推荐一本书:旋元佑语法
逢人就推荐,不讲生搬硬套的规则,深入浅出直击本质,每一句话都是所有人能读懂的人话。
henryhu
2023-09-03 22:18:31 +08:00
这种死扣语法规则多是浪费时间,这只是语言习惯用法而已
nianyu
2023-09-03 22:38:50 +08:00
@liprais 又一个读书论来了,英语是技能,are you understand?
yuanmomo
2023-09-03 22:51:24 +08:00
@nianyu 哈哈,我相信这个句英语,我跟我的瑞典同事(有印度人)说的话,他们肯定能听得懂。虽然语法错了,但是不影响能听懂,这个我觉得才是语言最大的用处。
nianyu
2023-09-03 23:00:24 +08:00
@yuanmomo 只是技能而已,拿起来就用,谁也不会说背字典啊,,,
yuanmomo
2023-09-03 23:04:06 +08:00
先回答 OP 的问题:

那我就很好奇,在外企或者润出去的大佬们,会在意什么时候用 doing ,什么时候用 to do 吗?或者你们现在是怎么区分的?

答:不知道,随口就来,反正在瑞典的这一年同事都能理解我说的英语。就比如,上周五跟印度同事一起下班的时候,我说的是:once I got home, I will check that build. 这句话是错的,因为是将来时,所以应该是 once I get home 。 但是这个并不影响他懂我的意思。

所以,我经常随口说出来错误的英语,但是他依然能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只是偶尔会闹一些笑话罢了。虽然我会犯错,但是我也在努力学习。如果反过来,如果我看到别人在学中文,我肯定也不会斤斤计较,如果他向我请教,我还是会耐心跟他讲的。

BTW ,OP 如果让亲戚的孩子应付考试,这个真不好办。

就说我的中文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主谓宾,形容词,动词,副词,什么主语从句,定语从句,还有个什么状语啥的,我完全不懂,老师教的时候,我完全没学,很讨厌学这些东西。然后 150 的语文,我常年在 80 分左右徘徊。最低一次语文考了 62 分,选择题对了 2 个,的了 6 分,二卷 56 分,其中作文就是 48 分。我这辈子印象最深的,因为是倒数第二。

我平时说话有问题吗?有,比如我们老家说东西,都是说的条。比如,一条鸡,一条猪,一条西瓜,一条狗,真的是大部分都说的是条。这个偶尔确实会跟我身边的朋友,同事造成困扰。比如,我说帮我买一条西瓜,我其实说的是一整个,但是他给我买的是切下来的一小块。但是影响真的很大吗?

我自己的感觉,就如楼上所说,语言始终是个工具,如果你是研究文字的,考语言吃饭,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有其它技能,这个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工具,在不影响我的工作,生活的时候,我会尽量去学。

PS ,今天刚刚印度同事跟我发消息,if it ok, I would love to come on Monday. 就是说明天可以一起去办公司,OP 觉得有问题么?哈哈
yuanmomo
2023-09-03 23:05:01 +08:00
@nianyu 是的,所以我以前觉得我这个半吊子英语在国外根本找不到工作,结果来了过后,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哈哈。。。
mohulai
2023-09-03 23:07:25 +08:00
每天在 V 站见一个怪人
a852695
2023-09-03 23:13:35 +08:00
分享下自己学英语的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吧,目前词汇量冲刺 1w 中,说下对英语的学习理解。

1. 英语不是学出来的,是习得出来的。
语言习得:B 站罗肖尼、英语兔有非常好的底层讲解。
英语是第二语言,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逐步建立英语思维和框架,有足够的“原生”的可理解输入。只有在原生的可理解输入足够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去真正习得语言逻辑。而死扣教材语法,效率非常低,比较难驾驭二语。

2. 单词不会死记硬背出来的,是理解和反复出来的。
建议配合《超级记忆》这本书一起食用,单词是需要记的,就像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要学习“语文”一样,不断去输入更高级的词汇来应对更加复杂的交流场景。比如,一个初中生和博士生在某个高峰论坛上,虽然上面讲的都是中文,但是理解是千差万别了。
庞大的单词记忆需要拆分和抓重点,通过超级记忆方法,在理解基础上,提升记忆效率(毕竟 90%情况是没有原生的交流环境的,这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推荐:《 17 天搞定 GRE 单词》

3. 语言的背后是文化,只有去理解语言背后的思维才能有质的提升,否则只是“题海战术”,无法理解语言。
推荐几本书:《英语词根与单词的说文解字》《英语语法新思维-语法体系及底层逻辑全解密》
B 站:《英语兔》、《英语的平行世界》

总结:战略上各个击破,有的放矢;战术上多元方法并用;强化英语思维、框架、背景,甚至历史演进。应该会感觉到顺水推舟,越来越快。
cskeleton
2023-09-03 23:14:03 +08:00
@shinelamla #10 你看错了,#4 说的是他没有刻意练习过,但是听众都能听懂他在说啥。
a852695
2023-09-03 23:16:00 +08:00
很多前辈或者过来人分享了很多办法,经过各种折腾,发现一个非常有趣有用的方法:
了解英语的演进过程,很多事情就能推断出来了。有一些这方面的经典书籍或者音视频,真正去了解这门文化。
如果单纯当成一门纯工具或者纯死记,可能难以解决底层逻辑的问题。
jackmod
2023-09-04 00:08:15 +08:00
追求细节已经接近语言学范畴了。
有条件可以找一下小孩教材的教师用书。
另外有问答网站作为参考:
https://english.stackexchange.com/q/409671
https://english.stackexchange.com/q/115073
https://english.stackexchange.com/q/38376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7053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